商务部:将进一步强化落实促进口政策等10则

时间:2022-10-22 04:08:08

商务部:将进一步强化落实促进口政策等10则

商务部:2011年将进一步强化落实促进口政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在例行会上表示,今年的进口政策会进一步强化,而随着促进进口政策的落实,贸易顺差应当会在一个平衡的基础上明显改善。

姚坚指出,传统上大家认为,出口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事实上,进口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长久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大家认识的统一,今年的进口政策会进一步的强化,贸易平衡状况会进一步的改善。

姚坚说,当然,扩大进口本身是有赖于企业作为基础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我们还会在尊重市场运行的基础上促进贸易的平衡。

――上海证券报

工信部:2011年钢铁行业增速放缓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10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1年的展望,工信部预测,2011年钢铁生产和消费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放缓。同时,由于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水平预计在成本的支撑下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钢铁行业效益不会明显改观。

工信部表示,从需求角度看,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缓慢,将在稳定中寻求经济增长;国内经济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刚性需求依然强盛。主要用钢行业如建筑、机械、交通、家电、造船等下游制造产业仍呈发展态势,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为钢铁行业和钢铁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信息网

商务部人士预测: 未来五年我国仍是贸易保护重灾区

近日,在中国工商界纪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会议上,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将是贸易保护的重灾区,贸易摩擦将伴随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的全过程,且愈发呈现出三“性”,即长期性、必然性和复杂性。

据介绍,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趋势明显,但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是影响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各国经济复苏进程进一步分化,一些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国、对象国和受害国。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占全球的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2010年中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7亿美元。

宋和平认为,贸易摩擦正日趋政治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某些国家将贸易政策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和缓解就业压力的砝码,试图利用贸易摩擦改变贸易伙伴国家的国内政策,用低碳等问题来质疑其国内政策,输出自身发展模式。其次,一些发达国家企图以频繁的贸易摩擦延缓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增加谈判筹码。第三,非传统领域的贸易摩擦强度大增。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市场准入等成为贸易摩擦的新热点。据悉,2010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不仅来自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也来自于巴西、阿根廷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既有针对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也有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 ――经济参考报

财政部:2011年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表示,2011年财政工作要做好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等多个方面工作。

谢旭人表示,“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财税体制;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坚持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素质。

――中国证券报

国资委明确重启电网主辅分离改革

国资委方面表示,国务院一直以来对“主辅分离”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曾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加快推进。2010年9月3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通过了国资委制订的“主辅分离”方案。11月,方案上报国务院。今年初,国务院同意该方案,并明确由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资委明确重启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并由国资委组织实施,意味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将出现重大进展,冰封多年的电改终于迎来破冰。

――中证网

何伟文:今年外贸将呈实质性增长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文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形势看,未来贸易形势总体上要更趋乐观。”何伟文预计,今年进出口增速相比去年会有所回落,因为去年是恢复性增长,而今年是实质性增长;另外,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的态势将继续保持。

何伟文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会保持外贸出口政策的稳定性,所以近期出口政策应该不会出现大的调整,而对于近期有关出口退税调整的传言,何伟文表示,只是改变一些高耗能、两高一资行业的产业政策,而不是出口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

易纲: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可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近日在北京强调,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直坚持的机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的最好选择。但他同时也指出,在改革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时机。

他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所采取的渐进式策略是正确的,一次性大幅升值既无必要,也不可行。

――新华网

余斌:2011经济转型众多领域需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余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国民经济众多环节和领域的调整。”

余斌表示,在三大需求中,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扩张;在三次产业中,由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逐渐转变为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此外,还需要从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从在产业链中、低端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转变到在产业链中、高端提高竞争能力和形成竞争优势。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

张燕生:今年通胀形势会比去年更严峻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通胀形势要比去年严重。他说,去年通胀目标是3%,实际达到3.3%。由于去年翘尾因素,今年目标值是4%,很多学者估计将超过4%。原因很简单,今年的经济复苏势头可能会超过去年,粮价、油价、资源价格可能继续上升。

他还强调,今年又是“十二五”开局,各地准备开门红大干快上,整个经济增速下不来。通胀预期效应仍然明显,但只要政策配合好,政府能够把通胀逐渐控制住。

――中国经济信息网

祝:今年成品油调价周期将缩短

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部副主任祝预测,今年成品油调价周期会缩短。“现在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太长,不仅没有熨而放大了油价波动的影响。如去年年底的柴油紧缺期间,柴油消费总量增长并不是很高,但车辆都集中排队加油,就加剧了供应紧张。缩短调价周期后,消费者会对成品油价格调整习以为常。”

他认为,今年国际油价不太容易突破100美元大关,因此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会比去年大幅回落。

――北京日报

上一篇:内蒙古科技人才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对“十二五”规划中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