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语文课堂上的互动策略

时间:2022-10-22 02:53:13

浅谈生本语文课堂上的互动策略

如何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舞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走进课堂面带笑容,用亲切而自然的微笑,拉开课堂的序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

2、在教学活动之余,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去,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们一起利用搞活动,做游戏,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以达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一致和共识,为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批改作业不流于形式,我们不能简单地划一个勾和日期,一定要对学生的作业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作业本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写上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善加鼓励,对较差的学生要正确引导,帮助其改正错误,提出希望。批改作业也可采用面批的形式,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形式。

4、课堂充满激励与赞赏。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

二、激发生生互动的潜能

语文课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生生互动的潜能呢?我认为教师应有一个基本的学法指导,在一堂课中应抓住这六个字:读、疑、议、说、评、练。

1.指导学生“读”。

一篇好的文章,读者用心的读是很重要的。怎样读效果好,教师应对学生予以指导,但仅限于轻、重、急、缓、抑扬的分别介绍,而不能具体到这句话怎么读,至于用什么方式读、或默读或速读,用什么感情读,都应由学生自己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的感情融人反复的诵读中,在诵读之中主动地品味语言的美妙,而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适时点拨指导的作用。

2.教会学生“疑”。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更是学生质疑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疑难的练兵场。教师可因势利导地按以下环节进行:组织筛选一合理调整一设疑辅助一注重语言训练。对于学生的质疑,部分可让学生自行解决,部分可当堂明确,或留下悬念,经过筛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主问题和辅问题,适时做出教学调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适时设疑,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而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难点提出来,引起学生探索。在释疑的过程中,不能只在理性上做出解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感悟,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训练,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解答。

3.组织学生“议”。

“议”就是议论、讨论。学生初读一文,教师可组织学生2人一组或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组织有序,先议什么,后议什么,教师都应组织协调,不可开单人演讲会,也不可七嘴八舌,应在确保纪律的同时人人参与,人人讨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感为学习的主人,对知识充满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安排学生“说”。

一般来说,学生初次议论后,应先安排学生说文章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并让学生互相解答。其次可安排学生讨论学后的收获。形式多种多样,座谈会,演讲,主持节目,采访等形式都是说的最好形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井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正确的理解认识。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

5.激发学生“评”。

“评”就是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评论,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评讲。评课文,是学生对课文学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课文的评论可以是整体性的,也可以是课文的局部内容。另外,对于学生的解答或演讲、朗诵,我们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可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评他人之时弥补自己的不足。

6.布置学生“练”。

练,即练习、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联想和想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训练。但这只是一种思维训练和曰头训练。真正对知识的巩固,对实际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布置学生做好两个方同的练习:一是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点评,写课文读后感,写阅读联想作文等。二是布置学生背,但我们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量背诵积累一些优美的文段,名言警句。

在“专题”教学的“探究练习”“讨论研究”“思索质疑”这些环节中,往往有许多结合实际的题目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扩展三尺讲台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让学生把视界放得更开阔一些,思维更灵动一些,把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也就等于把自己所学到的本领拿到社会生活中一试“锋芒”,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体会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值得关注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最后的拓展思维环节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台阶提升式设计,使学生的阅读收获转化为一个自我的发展过程,才能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创造式学习的能力,否则只能是漫无目的地走马观花,学生在喧闹中一无所获。

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到重要作用。

专题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磨擦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掌握了查寻资料的方法;小组的凝聚力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我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对专题教学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也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上一篇:怎样从“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的认... 下一篇:语文教学境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