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薏苡资源考察及生产调研

时间:2022-10-22 02:41:00

湖南薏苡资源考察及生产调研

摘要 通过对湖南薏苡资源的考察,发现该省薏苡资源种类丰富,并对其产业发展的历程及1997年以后产业发展出现低谷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湖南薏苡;资源;原因

中图分类号 Q949.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53-02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8′之间,土地面积21.18万km2,是一个紧邻沿海地区的内陆省份。境内三面环山,东有幕阜山、罗霄山脉,南有南岭山脉;西有武 陵山、雪峰山脉,海拔为500~1 500 m。中部大都为丘陵,多宽广的盆地和谷地,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大都在50 m以下。

湖南省属大陆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在1 200~1 700 mm,无霜期270~310 d之间,年日照时数1 300~1 900 h,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严寒期短。湖南省良好的自然环境,温和的气候,繁茂的植被,蕴藏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山丘面积大、土地再生能力强、土壤类型多等特点,是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优良环境,因此境内作物种类繁多,野生资源丰富,可利用和待开发的各类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1]。

1 湖南薏苡资源考察

近年来,由于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薏苡的种植面积大为缩小,北方降水量的减少也对薏苡的栽培产生不利影响。部分具有优良性状的农家栽培品种现已失传,薏苡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日渐狭窄,如不及时收集保存,将在短期内丢失。因此,2015年8月开始,对郴州市北湖区、常德市石门、邵阳市城步和隆回、株洲的炎陵和茶陵等地的部分乡镇实地考察收集,共收集湖南地方薏苡种质资源20份(表1)。通过这次考察发现,该省薏苡地方种质资源的种类多和分布广,在丘陵山地差不多村村可见野生薏苡的踪迹。该省薏苡种质资源以黑色种壳和白色种壳占85%,其他颜色的种壳占15%;资源大部分种壳较厚,薏米粒偏小,商品性差,可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源少;植株集中在2 m以下,生育期较长。湖南省薏苡资源虽多,薏苡产业却未能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相反在近20年时间,湖南的薏苡产业日见萎缩。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尽可能地收集该省的薏苡资源,经过对比试验评价筛选,对经济价值高、商品性表现好、具有推广利用前景的优良薏苡品系筛选出来,选出适合本地域生产的优良品种[2]。

2 湖南薏苡生产调查

薏苡是喜温禾本科作物,也是C4植物,C4植物一般认为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因此,中国南方应是薏苡的起源中心和早期主要产地。薏苡最早的用途应是药用,薏苡有个别名叫药王米,在我国的许多古药书中都有关于薏苡药用的描述,后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现薏苡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作物,而且营养价值还很高,才将其作为食物发展。薏苡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过大量薏苡种子,说明薏苡在我国至少有6 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湖南薏苡生产是依托湖南的资源优势发展起来,具体从何时起开始栽培薏苡已无从考证,据邵阳市隆回城步一带的老人回忆,当地种植薏苡是一种传统,在他们的长辈手里就一直种植薏苡,以前种得少,后来随着市场的扩大,种植慢慢形成规模。至20世纪50年代,以隆回为主产区,和其相邻娄底新化、邵阳城步和怀化溆浦等县薏苡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叫出了“宝庆苡米”的名号,是湖南薏苡的主产区。因当时湖南薏米品质好、有糯性、口感好、商品性好,湖南“宝庆苡米”很受欢迎。在20世纪60年代后,隆回县苡米生产发展迅速,苡米成为隆回的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也成为“宝庆苡米”的集散地。1979年,隆回县苡米播种面积达到630.6 hm2,总产达到905.85 t,分别占邵阳市的51.4%和64.5%,成为邵阳市的主产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66.67 hm2左右,年产苡米1 000 t。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及欧美与东南亚各国[3]。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农产品被世界了解和接受,薏苡出口数量大增,湖南的薏苡生产步入快速发展期。在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形成了全国的薏苡市场,成为了全国薏苡的集散地。在20世纪90年代初,湖南薏苡达到鼎盛时期,以隆回为中心,和其相邻娄底新化、邵阳城步和怀化溆浦等县是“宝庆苡米”的主产地,年种植面积超过2万hm2。在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薏苡市场年成交量超过2万t,苡谷的成交价最高时达到18元/kg,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日本是我国薏苡的主要出口国。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薏苡产业遭遇到寒冬,最低时苡谷的成交价为2 000元/t。农民生产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湖南的薏苡产业从此日见萎缩。目前湖南的薏苡产业萎缩到只有隆回县宝庆苡谷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从事薏苡生产加工和销售,年种植面积近200 hm2,主要分布在隆回的金石桥镇和小沙江镇,及娄、邵、怀交界地带,海拔450~1 050 m范围,年产苡谷1 500 t,年加工销售苡谷逾2 500 t,缺口部分从云南、贵州等地调进;销售主要是出品日本。湖南薏苡产业的巨大落差,归结有4个原因:一是香港的回归,断了外销渠道。20世纪90年代的薏米在国内对普通人们来说,还是一个稀罕的商品,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当时湖南的薏米主要是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由于当时我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出口途径是通过香港转手出去。1997年香港回归,国内商品出口受到阻拦,薏米出现外销不出、内销不了的局面,在1997年薏谷价格出现断崖式下降,从18元/kg降至2元/kg,还销不出去。二是“非典”的发生,使农民不种薏苡转向种金银花。2002年11月在我国内地出现“非典”病例并开始大范围流行,2003年3月以后,疫情向全国扩散,其中尤以北京发生最重。2004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在“非典”的流行过程中媒体大肆宣传用金银花泡水喝可以预防,商家便大肆炒作,将原来价格为168元/kg的金银花炒到360元/kg。而湖南省娄底邵阳怀化的薏苡产区也是金银花产区,使农民弃薏苡而种起了金银花,使该省的薏苡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三是的争端发生,让湖南省的薏苡产业更是雪上加霜。经过香港回归和“非典”后,湖南省不多的薏苡主要销路是出口日本,同时也只有邵阳“宝庆苡谷”专业种植合作社在生产和经营。自从的争端发生后,日本政府对我国商品以提高检验标准、增加抽样数量加以抵制。湖南省薏苡数量不多,销路单一,经过日本政府的抵制,其打击可想而知。四是劳动力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同时农产品价格不但没涨还有所下降,农民从事生产劳动一天所得无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降低。正应了“困难就是机遇”的名言,在湖南薏苡生产受到香港回归和“非典”连续打击时,贵州省看到了薏苡的价值和前景、看准了时机,大力发展薏苡;贵州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从湖南请去了农民师傅,帮助他们培训当地农民种植薏苡,仅仅10年多的时间,贵州成为我国现在的薏苡主产区。目前贵州薏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薏苡加工销售最大的集散地。湖南的薏苡已风光不再,重振湖南的薏苡产业任重道远[4]。

3 参考文献

[1] 费凤艳.北方薏苡栽培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5):36-37.

[2] 杜维俊,杨万仓,李贵全.我国发展薏苡产业的前景、优势和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1999(4):51-53.

[3] 陈成斌.广西薏苡资源的保护、收集、整理与利用[J].南方农业学报,2003(3):10-13.

[4] 郑新利.我国薏苡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5):40.

上一篇:盐度胁迫对花鲈幼鱼肠道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 下一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