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散文信息筛选方法摭谈

时间:2022-10-22 02:24:03

文言散文信息筛选方法摭谈

一、 了解文体特征,找到抓手。

记事散文类文章,阅读时关注的主要信息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哪些人参与了这件事(或是同一人做了哪些不同的事);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人物对事件所持的态度;事件表现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这件事说明的道理。

写景类散文的主要信息有: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与景相关联的人;写作的顺序;作者寄予的情感及想说明的道理。

议论类散文的主要信息:对什么事进行的议论;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论述观点的主要依据;主要的论证方法。

散文的命题者倾向于筛选文章的某种思想,某种现象及作者的观点或文章主旨等内容。

例1 2008年高考天津卷《墨子·兼爱》

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 ①②⑥B. ①④⑤

C. ②③⑤D. ③④⑥

答案 B

解析 本文的主旨是“兼爱”。②是“兼爱”的结果。③是墨子批评天下士人的话语。⑥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做。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二、 了解设题陷阱,知己知彼。

(一) 对象错位

例2 2008高考湖北卷《龙渊义塾记》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 ①③⑥B. ②③⑤

C. ②④⑥D. 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是说他的先辈办义学,而不是章君,命题者却把它放在了章君身上,属于对象的错位。②是章君的困惑,虽说和办学有关,但不是办学义举的表现,属于“内容的错位”。⑥属于章君传承祖辈美德,侧重于义, 这三项不是章君的办学义举。

命题者在设置这类题的时候,大多会考虑事件涉及的人物,主要的内容等方面的信息。

(二) 内涵脱离

例3 2010年高考江苏卷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 ①②④B. ①③⑤

C. ②③⑥D. 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得很重。

该题命题者在设置题目选项时,所涉及的选项人物都是其妻,但是上述解析的选项中都涉及的是其妻的品行和性格,和夫妇之间的情感无直接联系。

(三) 进程混乱

例4 2006高考江西卷 《醉书斋记》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 ①③④B. ③⑤⑥

C. ①②⑤D. ②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②句说的是作者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在案边阅读并圈点。但题干要求表现的是作者的醉书,筛选的信息应该是作者沉迷于书中的句子,而②句中作者才刚刚进入“看”的阶段,还没有进入“沉迷”阶段,所以不符合题目要求。

三、 掌握答题策略,对症下药。

(一) 全局考虑,把握主要内容

回答这类题时,已经完成了前面实词题的回答,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在做这题前再浏览一遍文章,目的是对文章的每一部分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事件有哪些,脉络是怎样的,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是什么,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等,为筛选有效信息打下一个可靠的基础。

(二) 看清题干,寻找答题区间

这点关系筛选的方向,是做题时特别要关注的内容。答题时一定要看清要求筛选的内容,是关于什么人的或者什么事的;是人物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还要看清题干要求,比如是“直接”反映,还是“间接”反映。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答案的选择。

审清题意之后,对照题目提供的句子,找出它们在原文中的位置,最好能判断出每个选项的句子所要讲述的主要意思。这一步是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三) 回归原文,抓住中心内容

在对选择肢初步判断之后,回归原文,抓住每一段所讲述的中心意思,对照题肢进行判断。阅读时抓住关键词语,明确题肢和题干的关系,筛选出必要信息。每一段选文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带着题目的要求去分辨、取舍。

(四) 留心陷阱,排除错误选项

答题时既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掌握了选项句子的意思以及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接下来就要看选择的答案设置了。一般这类题目的设置是提供几个句子,然后把某些句子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选项。这时应该注意命题者常在这类题目中设置的陷阱,仔细斟酌。排除掉跟题目要求不相符合的句子,利用排除法,排除掉有这个句子的选项。运用排除法时一定要注意,排除的是和题目不相符合的选项,而不能把确定是这个信息的句子作为选择的依据。

蒹葭苍苍,______ 。所谓伊人, _____。

现 场 练 兵

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下列各句中,全能反映作者认为“天下以无事,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的一组是()

①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 ②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③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④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⑤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⑥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A. ①②④B. ③④⑥

C. ①③⑤D. ②⑤⑥

答案 A

解析 ③句是说作者与曼卿的交往,并不能很好说明“无所用其能”。⑥句是说两人的才能。

上一篇:睡觉,抽动一下很正常 下一篇:定语后置句错译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