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10-22 01:57:24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探索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农民公共文化需求得以满足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其关键又在于如何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近年来,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以来宾市实施“求知、求乐、求技”(简称“三求”)文化惠农工程为契机,对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象州县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村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1.1象州县各级基层政府遵循统一、均衡、公平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2009年该县开展“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后,各级政府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方筹资,因地制宜,分步修建了休闲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共建各类文化广场15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12个。2012年政府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现在,县、乡、村三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文化体育网络全面覆盖,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分布均匀、功能齐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健身体系。

1.2整合国有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文化资源的整体效能,保障农民享有基本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象州县主要是抓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三馆一站一中心”的辐射功能,让群众随时都能享受到“文化大餐”,看书报、看电视、看电影、看演出、搞活动成为常态,大部分乡镇实现了“半小时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辐射和覆盖,实现了送图书、送文艺、送健康、送快乐、送文化进村入户,形成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互动互助滚动发展模式,让群众真正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3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文化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如该县文工团通过优化组合等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发展道路,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配合农业、计生、人大选举等中心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演出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每年演出70场次以上。县电影公司通过盘活资产等方式,坚持开展电影放映活动,每年放映电影400场次左右,每个行政村每月能看1场以上电影。

2.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农村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进城”、“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国有专业院团、民间职业剧团等的公益性作用,使群众文化活动定期化、常态化。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县文工团、县文化馆与农村、社区文艺队联演共达2610场次,农民进城演出200多场次,到来宾市演出50多次,到外县演出100多场次。二是大力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捐资兴办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推动公共文化各项活动的开展。该县通过开展“文化结亲”活动,发动各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各届为各个村(社区)捐款、捐书、捐器材,帮助他们完善活动中心中各个功能室的建设。三是外聘专家强力辅导,大力提高文艺队伍的整体水平。目前象州县有农村文艺团队112支,演职人员1200人。2010年以来,该县陆续邀请自治区彩调团多位专家到县里为农村文艺队骨干进行彩调辅导,请自治区社文处的艺术家到县里进行培训,两年来共辅导文艺、美术、舞蹈人员达3500人次,切实提高了文艺队伍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象州壮欢、师公舞、甘王会等独具象州特色的活动项目,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享誉区内外,深受群众的欢迎。

3.农民自办文化,成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和享用者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不仅体现在向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要注重农民的广泛参与。象州县对群众自办文化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一是大力扶持业余文艺队、狮舞队、秧歌队等,在经费、剧本、道具等方面给予一定帮助。二是组织和支持群众开展传统的对山歌、壮欢等文化活动。全县有山歌协会会员100多人,本县歌手参加全区歌王赛屡获佳绩,全县有广西歌王12个,桂中歌王4个。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效率不高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都是由上级规定,统一以实物形式下拨,所以品种单一、形式单调、层次划一。再者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重硬件建设,轻运行管理投入,导致已经建立起来的文化场所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基层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无论是文艺活动设施、文化学习设施还是体育活动设施都偏少,不能满足正常活动的需求。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笔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不能仅局限于读书、看报、唱歌、演戏等范围,还应包含讲座、培训、宣传、咨询等服务活动,但是,这些方面的服务还非常欠缺。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的建立是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与缺少健全的评估机制有直接联系。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什么(内容)、怎样供给(效率)、供给结果(效益)等基本问题不被重视。

三、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几点思考

1.重构机制,搭建平台

要改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求脱节,提高其供给效率,必须打破目前这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决策程序和机制。为此,必须改变长期形成的统一计划,强制执行的模式,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农民意愿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一方面,应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逐步把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和机制变为能够真实反映农民意愿的“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从目前来看,可以分层次进行,如对大型设施建设、大型物品供给仍然由上级统一决策、实物下拨,对单位价值较小的产品如图书、体育用品等则可以实行总量资金控制,在招、投标选择销售渠道的前提下,具体决策权下放给县、乡(镇)。另一方面,应逐步建立起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即给农民搭建一个表达需求意愿的平台,引导农民提出自己的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充分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为原则来确定产品的种类,从而把目前这种远离需求群体的外在因素决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机制转变为由需求群体内部因素决定的供给机制。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应该说,尽可能快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足够的公共文化产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个共同愿望,但要把这个愿望变成现实,仅靠财政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则有利于破解这一难题。因此,可以在明晰产权关系的条件下,积极引进民间投资,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本为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筹集资金。基于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创造多种可行形式,以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积极、广泛的参与进来,从而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拓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筹资渠道,形成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新机制,为迅速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创造有利条件。

3.明确职责,任务共担

一是明确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职责。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承担起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切实改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的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政策倾向,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资金投入。二是根据农业税取消后的实际情况,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财权,建立各级政府按层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共担机制,即属于国家提供的由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地方性的,由地方政府承担,从而明确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镇)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责任和权力,保证基层政府对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资金来源。

4.强化考评,完善机制

一是改变片面的政绩观,重构基层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硬性指标纳入其中,作为基层政府党政一把手工作绩效的重要考核内容,以改变考核中的经济指标硬、文化指标软的状况,强化一把手的公共文化建设责任意识,改变各级政府官员重经济投入、轻文化建设投入的状况。如来宾市把“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建设达标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一项统计指标,纳入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考核目标。二是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果的评价,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反馈等方面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并实现定期评价,同时将评估结果有效利用,达到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目的。

上一篇:新余市春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下一篇:农村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