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产权资本化的风险及其防范

时间:2022-10-21 11:57:38

浅析国有产权资本化的风险及其防范

摘 要:在当前国有产权资本化广泛实施的阶段,该文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搭便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基本观点对产权资本化中可能及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看到股权资本化可能带来的使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分配不公、浪费资源等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搭便车;国有资产流失;制度变迁

一、基于搭便车理论分析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我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产权界定不清。这里的产权界定不清不是说国有资产法律上的所有者不存在,而是指国有资产产权的收益或剩余索取权界定不清。近些年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除了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流失外,更主要是经济意义上的产权流失,如国有资产收益权界定不清导致的流失。国家总是在努力地寻找一些机制如,利润分成、利税分流、承包制、租赁制等来克服“搭便车”问题,但是这些努力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

(一)国家作为所有者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人”,这种过程中产生的委托-的监督费用相当高,国家为了降低监督费用不得不用一刀切的办法,这就给“搭便车”留下了余地。

(二)从法理上界定国有资产并不是件困难的事,若把剩余所有权全部收归国有,那么又会回到传统的统收统支体制上去;若把剩余索取权给予经营者,就可能出现新的“资本家”和分配不公;若把剩余索取权交给职工,就涉及到产权的重新界定或分配的制度选择问题。

(三)我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使阻止“搭便车”的费用相当高,有时出现这种情况,与其阻止“搭便车”还不如让其“搭便车”。

(四)意识形态的“淡化”。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意识形态,而与市场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又未完全建立起来,所以缺乏道德约束也是我国“搭便车”现象增加的一个原因。

二、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制度变迁是在寻找现有制度中不存在而从另外的制度中可以得到的利润而发生的权利的重新规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也要对制度创新的预期收益和成本角度进行衡量。即使出现预期收益大于成本这种情形,制度变迁中的利益摩擦和阻滞因素也会产生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中的时滞。诺思认为,影响时间长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存法律和制度安排的状态。因为:它限制了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现存制度可能还有残存价值;发明是个困难的过程;制度创新是个利益调整的过程。

国有产权资本化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就是一种制度创新。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摩擦,实施主体的文化程度,道德素质对资本化的理解程度以及法制观念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律尚不健全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出现由于无知、贪图私利、手段不当等情况导致的国有产权资本化利益的流失,及其相关而产生的分配不公甚至触及所有制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我国的改革方式是两权分离。也就是说,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管理运作任务。委托-机制的问题应运而生,经理人徇私在理论上是无法避免的,现实情况如国企的经理人侵占国有产权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这也就是经理人作为少数人侵犯了多数所有者的利益,这种不公平愈演愈烈就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甚至社会不稳定。

中国企业经营自在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但是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将权利的范围和享用对象明确地广而告之,逐渐形成一种管理制度,反映了权利分解的必然性,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的发育过程。

三、产权资本化的实施风险及建议

(一)由于我国产权体制的问题,产权尚未清晰界定,或者产权清晰但剩余权索取界限未划清导致的资本化收益归属不明,从而涉及到有可能触及所有制变动的问题。

(二)由于实施公司化股份化后,法制不健全和监督不利导致的国有资产被少数人侵吞造成的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三)由于资本化实施主体的个人学术及道德方面素质问题,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从而使国有产权利用不当、流失或浪费。

(四)体制变迁过程,各方利益摩擦协调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社会问题,根本还是利益分配问题。

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产权制度,明确产权界限及其各个维度的界限

谁支配,谁获益,怎样支配,利益怎样分配都科学规划。有了清晰的界限,谁要是越界就很明显,想要越界者也就首先在自己心里设下了防备,不敢轻易去冒犯。从而在第一个环节上就起到控制作用。

(二)加强法制建设,用法说话

法律无情,是约束力最大的工具,用详细而科学的法条约束行为主体的活动范围,界限,让法走在市场之前,惩罚严明。这样不给任何人留下可乘之机,从而也就断送了许多人的投机想法,减少了投机对国家财产带来的浪费,也就提高了效率。

(三)实施产权资本化的各经济加强自身监督

监督要分为几个层次:对行政人员的监督措施,可以减少监督过程的交易费用,使行政效率更高;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措施,能提高整体办事效率,管理成本减小;对会计系统的监督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在会计环节保证清晰、公证。这三个环节是个整体的系统,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四)完善科学的人才选拔流程

国有资产的高层人是实施资本化的灵魂人物,也是这场制度变迁的主体推动者。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可能使国有产权资本化进行的合理,科学,尽可能减小损失。此外,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对资本化的执行过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最终结果的成败。完善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流程,使得德才兼备的人领导执行国有产权资本化是利国利民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葛杨.经济转型期公有产权制度的演化与解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郑贵廷.国有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海西新农村 下一篇:新形势下工会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