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经验的艺术创作研究

时间:2022-10-21 10:36:57

主体经验的艺术创作研究

一、主体经验的特质

主体经验受时代、地域文化、知识构成、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它具有集体性与个体性特质。

1.集体性特质

主体经验的集体性特质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是主体所处时代的某种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决定集体性特质的多元化,它可以指向某一群人或某一类人的经验特质。社会越进步,主体经验的集体性特质也越多元化。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等各种艺术运动和思潮的相继产生正是主体经验集体性特质的多元化表现。不同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必然不同,这也决定主体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表现世界的方式不一样。在西方,印象派之前的艺术,更多地倾向于集体经验的表达:中世纪艺术是神权下的艺术世界,这与当时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上处于统治地位有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理性精神开始复苏,人文主义思想成为新的时代精神,主体经验在艺术的表现上也较好地体现了理性与科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摄影术的诞生改变了人们记录世界的方法,也使得绘画作为记录形象这一重要任务得到消解,“描绘光色变化”成为这一时期主体经验的集体性特质。

2.个体性特质

个体性特质与主体个人的性格、爱好、阅历、情感、知识构成等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这也决定了主体经验在个体性特质上的多元化。就以印象派来说,表现光和色是印象派大师们主体经验集体性特质的集中体现,但印象派大师们在艺术创作时选择了不同的物,莫奈倾向于对自然界中景和物进行写生,德加则选择以室内光色人物为主体,这是主体经验个体性特质最好的例证之一。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艺术风格的特点是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其艺术中体现出来的个体性特质与印象派不同。马蒂斯的作品除了绘画本身,还折射出主体在哲学、社会学、色彩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个体性特质。在他的作品中,和谐与优雅是其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马蒂斯说:“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使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即便是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个体性特质也有所不同。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毕加索,毕加索一生经历了“蓝色时期”(1900—1903)、粉红时期(1904—1905)、黑人时期(1905—1907)、立体主义时期(1907—1916)、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4)、超现实主义时期(1925—1932)、蜕变时期(1932—1945)、田园时期(1946—1973)。这与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有关:对自己的已有成就不断否定,不满足自己的创造,并在艺术风格和手法方面不断开拓。集体性特质决定大时代背景下主体的艺术取向,个体性特质决定艺术家创作的风格、格调、创作方式、媒介,对主体艺术创作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说个体性特质在艺术创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

二、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不同于普通的物质生产者,他们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具有以下特质:1.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感觉以及生动的想象力。2.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一定的创作个性。3.有一定的文化修养。4.有一定的艺术技能,能熟练运用某种专业技巧和艺术语言。艺术创作的基础构建于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决定了艺术创作必然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艺术家把主体经验经过整合、迁移和运用,慢慢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自我的知识结构,主体再运用一定的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知识结构物化。不同的主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画家会用手中的画笔来实现;行为艺术家会以自己的行为艺术来实现;摄影家会用手中的相机来实现;音乐家会以声音的形式来实现;舞蹈家会以自己的舞姿来实现;作家会以笔下的文字来实现。同时,艺术创作也是艺术家高度个性化的劳动,是创作主体人格品德、思想感情、审美情趣、性格特征的体现。表现主义画家蒙克少年成长的环境造成了他忧郁和孤独压抑的性格,也导致了其在艺术创作中常以死亡作为主题;成年后的蒙克,对女性既迷恋和渴望,但又带有某种不安和恐惧,对性的困惑也成为其创作的主题之一。

三、主体经验决定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艺术传达活动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与主体经验分不开。在艺术体验阶段,情感是核心,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结构、成长经验决定艺术体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艺术构思活动则是融合了主体想象、情感、愿望、理想等多种心理因素,是创作主体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较为复杂的精神活动和脑力劳动。艺术传达活动是主体借助一定的媒介、材料、技法,将艺术构思阶段形成的某种“意向”物态化。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决定了艺术家的情感、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决定了艺术家用怎样的技法和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作品。从西方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来看,主体经验的集体性特质和个体性特质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西方传统艺术中,主体经验主要体现为集体性特质占主导地位。西方传统艺术受宗教政治的影响很大,在主体经验的集体性特质中表现出来的是“神性”大于“人性”。艺术家们根据神话故事或者宗教故事来进行艺术创作,其中很大一部分作品就来自于《圣经》里的故事,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还有部分作品取自于神话故事,鲁本斯就很喜欢表现古代神话题材,如《劫夺吕西普的女儿》;还有部分作品就是权贵或统治阶层定制的肖像画,如凡•代克《查理一世骑马像》。在西方传统艺术中,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一方面表现在对形体解剖、透视等的探究上,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绘画材质、技法的推进上,如鲁本斯、伦勃朗。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神性”让位于“人性”,在这个时期,西方哲学、思想观念、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等发生了变化,艺术也走向多元化发展。在艺术创作中,主体经验的集体性特质和个体性特质得到了更好的彰显,集体性特质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个体性特质在集体性特质的导向下,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艺术创作表现为对传统艺术的挑战,艺术走向过程和生活,主要表现在:第一,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主体经验受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观点与学说影响,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性特质体现在表现心灵的真实、表现纯粹的主观情感,如野兽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等。在这些流派中,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决定了不同流派的风格不同,野兽派强调用纯粹的色彩表现感情,如马蒂斯的作品;而表现派强调以强烈的情绪化的手法表现主体的内在情感,如蒙克的作品;超现实主义则致力于探究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如达利的作品。第二,放弃了统一的绝对美的标准。印象派冲破了传统艺术的模仿写实,艺术创作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梦境、自我的关注。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决定了主体的内心和情感,也就更为直接地决定了主体表现这种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方式和媒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喜欢用具像的手法,将主体经验中的潜意识形象、幻觉形象和事物荒诞的组合在一起。艺术创作不但可以表现美,还可表现丑,如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德•库宁的作品《妇女IV》,用有力、快速行进的用笔构造出了一个丑陋恐怖的妇女形象。第三,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与纯视觉性。比如热抽象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用色彩、点、线、面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使画面有一种音乐感。西方多元化的后工业社会背景决定了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转向,艺术创作也从关注“艺术本体”、突出本体论和形式主义转向媒体制造、关注人本主义和智性论。主体经验的物化——艺术创作的形式,媒介也越来越多元化:装置、环境艺术、表演、行为偶发、影像等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波伊斯把材料作为其观念的载体,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主体经验的个体性特质得到了更好的彰显:他的作品大量运用毛毯、油脂、石蜡、蜂蜜等元素,这与他二战时期受伤后被鞑靼人救回有很大的关系;辛迪•舍曼采用照相艺术去体验女权的处境;维奥拉用影视媒体去表现“生与死”;达明•赫斯特常常以装置来表现出生、死亡、疾病和生命,如作品《人们心里不灭的物质》就是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缸里用福尔马林浸泡着一条死鲨鱼来完成的。

当前是一个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在生物技术、影视、电脑网络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类从生产方式到生活状态,从信息媒介到传播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也促进了主体艺术创作的转向:科技媒体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材料媒质成为观念的载体,艺术创作不再单指画一张画,做一件雕塑,“跨媒介”成为艺术创作主流语言方式。这决定了艺术家不应该只具有技术和技巧,主体还应该在哲学、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生物学、科技等方面丰富自己的主体经验,这样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才能用合适的媒介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念。

本文作者:许永康工作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上一篇:艺术创作主客体的朴素美 下一篇:中职教学有效记忆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