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时间:2022-10-21 08:45:02

宋代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中国山水画的成就,毋庸置疑宋代绘画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运用多姿多彩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且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明清绘画中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依据,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

[关键词]成熟;促进影响;高度繁荣

宋代艺术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态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山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达,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概括的写实能力。文人士大夫绘画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他们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贡尤其深远献。宫廷绘画在整个社会绘画的繁荣基础上得了到高度发展,其艺术成就也不容忽视。

中国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吸收、渗透、影响,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采的面貌。

绘画的繁荣,北宋的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造成的分裂和隔阂,在一段时期内社会都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严格界限,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南宋虽然偏安江南,由于物产丰盛的江、浙、湖、广地区都在其境内,大量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一起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文化都得到继续发展并超过北方。北宋的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南宋的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等城市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城市文化生活比以往都空前活跃,绘画的需求量也明显增长,绘画的服务对象也有所扩大,为绘画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是绘画,绘画中成就最高的,推山水。……山水画崛起于盛唐,而极盛于宋,境界最高的画,也多产于宋代。”如果说,雕塑艺术在六朝和唐达到了高峰;那么,绘画艺术的高峰则在宋元。这里说的绘画,主要指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门,它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同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宝。

中国画如果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于魏晋南北朝时萌芽,在唐代开始繁荣。“画圣”吴道子,其突出贡献是人物画;但他的山水画也有卓越贡献。他与李思训在大同殿墙壁上分别所绘的嘉陵江山水图,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的两种不同风格。李思训与他的儿子在山水画方面贡献极大,画史上称“大小李将军”。他们作画,往往先用墨笔勾勒轮廓,再用大青绿着色,那是一种工笔青绿山水画,所以一幅画作要画几个月时间。吴道子则属于写意山水画,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所以三百里嘉陵江的山水风光,他一天就描绘完成了。

到了宋代,山水画兴旺的景象更是空前未有。宋代山水画的题材内容逐步扩大,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比如它不只是单纯地展示自然本质,而是在着重描绘山水的同时,结合行旅、游乐、山居、访道等活动描写、再现社会生活的某种风貌;比如它不只是展示天地造化的万千姿态和无穷变化,往往还结合现实表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有些画家还借物抒情,通过山水画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人生态度和审美理想。

“延续千年的中国山水画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明清不论,宋元山水便经历了北宋、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山水画中构成“宋元山水的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的,是那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的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

北宋前期的山水画,主要有两大流派。

一派是善于描绘北方雄壮浑厚山水的李成、关仝、范宽。这一流派都深受晚唐五代山水画大家荆浩的影响。荆浩提出山水画要在形似的基础上尽力表达自然对象的生命,做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他的山水画对自然景象作整体性的描绘,写大山、大水,宋人称之为“全景山水”。

一派是善于描绘江南清新秀美景色的董源、巨然。其实董源是南唐出类拔萃的山水画家,但到北宋,影响更大。巨然师法董源,是一位画僧。在画史上,董、巨并称。

这两种画派尽管在风格上有重要差异,但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他们又同属一个美学范畴:他们都是“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美的历程》)。

“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导向更为明确的意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特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两美并峙,各领千秋”(《美的历程》)。

南宋的山水画,有李、刘、马、夏四大家。大体上说,由李唐、刘松年作为开端,到马远、夏圭完全成熟。马、夏画派,统治了南宋山水画坛一百多年,到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其画风甚至远渡东洋,为日本画坛所重视。

马远、夏圭的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们善于用局部来表现整体。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画面多留空白,引人遐思。人们称之为“边角之景”、“小景山水”,或称“马一角”,“夏半边”。古代曾有人这样来形容马远的山水画:“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形象地说明这一画派在画面布局的特点。他们的这类画,抒情意味也更加浓厚。作者往往通过对有限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出某种确定的情趣,从而对观赏者的审美感受作指定性导引。后人把他们的创作意图与南宋的“半壁江山”相联系,说他们着意画“剩山残水”,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显然没有立足之地。

宋代山水画和其他花鸟画、人物画等画种一样,在艺术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探索创新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当前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宋代传记资料丛刊,2006.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靳玉海,男,汉族。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毕业,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2012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立项编号:12B018

上一篇:浅析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效应 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软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