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制度,培养合格从业者

时间:2022-10-21 08:32:20

创新德育制度,培养合格从业者

我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4年,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担负着为首都信息产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所谓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我们看来,不但要求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熟练,更要求思想品德优秀。就像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的:“一个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如果职业技能不过关,对接岗位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如果职业道德不合格,对接岗位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培养有道德的人。

如何培养有道德的合格从业者,一直是各个学校努力探索的问题。我院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

根据马克思主义,“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从何而来呢?正是从他律转化而来的。社会对人们提出道德要求,为人们自觉认识,并在行为中自觉践履,才形成了现实道德。自律对发动道德行为固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生活经验昭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和自利意识加剧,决定个体行为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往往是外在的约束力量,特别是对内在自觉性差的个体更是如此。而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其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引领的能力较差。

基于对高职院校教育任务和培养对象的分析,基于对道德理论的认识,我们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制度先行。制度与道德关系密切:“制度与道德原本就有着亲缘关系,起源上同根同源,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支撑,特点相异而又义理相通。”我们注重发挥制度传导道德规范、促进行为养成的作用,通过制度所内含的伦理精神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使学生在“依从”基础上,经过反复的道德实践,逐渐养成理想的道德品格。

首先,我们根据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如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等。这些制度在确保学校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向师生传达学院在育人过程中的道德规范要求,让师生知晓学校倡导、鼓励、支持什么,个人应向哪个方向努力。如《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将辅导员具体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身心健康教育辅导员、就业指导辅导员三种类型,并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八项岗位职责,其中有: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动态,及时给以教育、疏导等。这就明确界定不同类型辅导员的工作内涵,为辅导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又如,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学院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执行力的活动,如辅导员“精彩一课”大赛活动等。这些活动成为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再如,按照学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的要求,以灵活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有效进行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本系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并把经验和理论成果运用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等等。这样的制度,方向是明确的,师生也易于明白。

其次,制度建立后,我们能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些制度。道德的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强化德育实践。通过严格而又明确的制度,让教师明确如何开展道德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从而弃恶扬善,健康发展。如《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大纲(辅导员版)》,规定:对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辅导员要对其进行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说来,第一学期是适应教育,第二学期是法纪教育,第三学期是思想道德教育,第四学期是“三观”教育,第五学期是就业指导教育,第六学期是社会化教育。一个主题下,又有若干次级主题。如“法纪教育”这一主题下,就包括了“让法律为你保驾护航”“化解矛盾靠沟通”“明确义务,担起责任”等次级主题。这一大纲还对每个主题的实施时间、目标和要求、主要内容、学时以及评价考核作出了规定。拿“诚信――最有价值的美德”这一次级主题来说,实施如表1所示。

这样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便于学院实施。

最后,借助评价机制检测德育的效果,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德育实效性的检测是复杂的,也是不容易的。然而,借助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用相对公平、公正的标准,对德育的实效性进行必要的检测,以发现问题,修正不足,最终实现德育目标。如《教学系学生常规教育管理工作量化考核方案》中,对“基础管理”中的“系风学风”的考评依据和测评标准为:教学系注重培育“洁净、文明、求知、进取”的教室文化,所属固定教室没有脏乱差现象(0.25分);教学系所属学生仪表仪态大方得体,符合大学生身份和校园文化的要求,没有违规吸烟现象(0.25分);等等。如此一来,教室文化与学生的仪表仪态的好坏就表现在分数上,分数低的就说明存在着问题,要努力改进。

以制度引领学院德育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首先,制度要健全、完备。要将对学生的一切道德要求,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认,并建立配套的相关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

其次,要保证制度本身的道德,最主要的是要公平、正义。制度的公平、正义一个基本的要求是能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道德的制度通过赞扬或表彰道德行为,禁止和处罚非道德行为,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指导人们作出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三,制度的制定过程需要民主参与。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遵守,关键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主体的意志。对于面向学生的制度,如果没有学生的民主参与,只是教师高高在上,一厢情愿地制定,很难保证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学生对它也肯定是抵触的。只有学生参与,学生才会认可;只有学生认可,学生才不会视制度为单纯的外在的束缚,制度才会深入学生内心。

最后,制度的价值取向要以人为本。制度的确有管理功能,但制度的价值,归根结底不是约束、限制人,而是发展人。人是通过制度社会化,并过道德生活的。如果学校制度仅是为了防范学生别出事、控制学生别惹事,那么这个制度就是太平制度,是培养不出完全的人的。制度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生命的活力,向上的动力,这个制度才是育人的制度。

我院的德育制度创新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培养合格的从业者,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16】

上一篇:论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 下一篇:现代学校中传统诚信理论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