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现实主义的体现

时间:2022-10-21 07:55:35

[摘 要]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品一度风靡全球,掀起了世界文学的全新浪潮。并在拍摄成电影之后也同样获得了极大好评。尽管很多评论家认为《哈利·波特》仅仅是一种流行现象,只不过是“儿童影片”的范畴,然而它集合了诸多电影传统的“混血”精灵,充分展现了魔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社会生活。本文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哈利·波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探寻作品中值得深思与研究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哈利·波特》;现实主义;批判

20世纪60年代注定是一个非常动荡不安的时代,而1965年则更是非凡的一年。这一年,美国入侵越南,并卷入了越战悲剧的泥沼,越陷越深;马丁·路德·金带领两千多名民权主义者为了黑人的平等积极抗争,并在亚拉巴马州被捕入狱;同样是在这一年,前苏联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太空行走的创举,而美国也是在全世界首次完成了太空飞船的对接试验。然而就是在一个两极如此激烈对抗的年代,出生于英国一个偏远小镇的J.K.罗琳,却创造了风靡21世纪头十年的《哈利·波特》魔幻世界。尽管在系列电影的前两集上映之初,人们都觉得这仅仅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儿童电影而已,可是其后《哈利·波特》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的思想、所创造的商业奇迹以及跨学界的讨论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儿童电影”。作品始终将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亦真亦幻、虚实相间、完美融合。并且哈利那种戴着破旧的圆眼镜、骑着飞天扫帚的形象也成为世人敬仰的英雄人物。通过魔幻世界来映射现实社会的黑暗与丑陋,对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与怜悯,给作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作品对于欧洲文学中源远流长的不同类型的题材进行了融合,比如古希腊神话《圣经》中的相关故事、巫术传统、中世纪传说、探险以及批判现实主义等方面的内容都有涉及,使得作品不仅极具复古特色,同时又不缺少创新,所以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追捧。本文对于《哈利·波特》在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所反映的整体价值观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揭示了《哈利·波特》所反映出来的深刻主题,就是运用魔幻题材来对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批判。

一、浪漫现实主义的个人观

《哈利·波特》的开篇也与《小红帽》《灰姑娘》以及《白雪公主》等以往传统的童话故事相同,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社会,这对一个只有11岁的孩童以及与其年龄差不多的读者来说,是合情合理的。然而伴随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好人与坏人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越来越现实的人性逐一体现出来。比如在第五集《凤凰社》当中,由于原魔法部长福吉不敢正视复活的伏地魔而不得不和邓布利多背道而驰,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贪图权力而向黑暗低头的现实人性;而在第六集《混血王子》当中,邓布利多坚持让斯拉格·霍恩重登魔药课的讲台,由于他拥有一段打开伏地魔永远不死秘密的记忆,然而在对名誉的渴望以及虚荣心的驱使下,斯拉格·霍恩始终没有透露出一点点关于此事的内容,所以观众看到了一个为了虚荣而甘心退居二线,不想承担责任的现实人性;除此之外,在终结篇《死亡圣器》当中,之前始终支持哈利的洛夫古德,为了营救自己的女儿卢娜而背叛哈利向食死徒通风报信,导致哈利陷入险境,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由于担心无助而缴械投降的现实人性;就算是一直深信哈利的长者邓布利多校长,也展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软弱一面,那种对错杀亲人的深深自责以及对利用友人的无可奈何。有评论认为,罗琳就像一个十分残忍的作者,因为她将人性裸地展现在广大读者眼前。

尽管《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对现实人性毫不掩饰地进行了披露,然而浪漫主义的色彩始终伴随影片之中。哈利本人和斯内普教授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虽然哈利的成长过程历经了内心的黑暗,尤其是在《凤凰社》中得到了所谓的寓言后,他也深陷于“本我”和“自我”的纠结与挣扎,但是最终在朋友以及他的追随者的关心和鼓励下,他还是超越了自我并打败了伏地魔,这充分体现了罗琳对于纯粹人格的无限向往。而西弗勒斯·斯内普,霍格沃茨的全部魔药学教授以及前任校长也都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为了自己对哈利母亲莉莉的爱而在间谍岗位上坚持了十几年,直到临终之时那双眷恋莉莉的双眼也不能释怀。哈利在最后一战的时候讥讽伏地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因为他不知道支撑着背叛自己的斯内普惟一的前行的动力,便是对一个不能企及的女人的爱。这正是影片最为关键的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影片所追求纯粹人格的浪漫主义情怀。

影片《哈利·波特》中反映的这种人性的现实与纯粹纠缠不清的个人观,也正是作者罗琳的亲身经历。罗琳曾经在各种场合谈到自己大学毕业之后生活的穷困潦倒,尤其是在2008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更是重点提及了此事。她曾经经历过短暂而又非常痛苦的婚姻,经历贫困潦倒的生活,甚至由于不堪重负而想到过轻生。正是这种经历使得她日后写作充满了现实主义文风。不过,在工作的经历又使得她对人生抱有了一丝感激之情,这也就造就了她独特的浪漫现实主义的个人观。

二、批评现实主义的社会观

通常现实主义都带有一定的批判成分,尤其是对社会制度以及阶级制度的批判。《哈利·波特》是一部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影片,毫无疑问难以将这种对制度的批判与19世纪社会经典影片对社会批判程度相提并论。然而从社会背景的视角而言,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与19世纪相比较,也没有显得如此尖锐,所以影片《哈利·波特》所反映的这种批评没有那么的深刻,但是很好地对近现代社会凸显的各种矛盾进行了批评。

电影《哈利·波特》始终贯穿着对阶层差别以及种族隔离的批判。而“狂热追求纯血统的伏地魔与捍卫混血和纯血统和谐共存的哈利之间的斗争”就是电影《哈利·波特》故事情节的真实写照。影片中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第一个陌生词汇就是“麻瓜”,也就是那种不懂也不信魔法的平常人,往往被那些自认为纯血统的巫师看成低等人类。根据罗琳的说法,伏地魔以前的一个黑魔头格林德沃被击败是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的那一年,而伏地魔也是在二战期间开始狂热地追逐纯血统。一旦麻瓜社会与纳粹反人类的罪恶行为相对抗,巫师世界也在进行对“泥巴种”(对麻瓜出身的混血巫师的蔑称)的清洗与反清洗的战争。这种阶层对立即便是在伏地魔第一次失败后还存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尔福一家对混血巫师的轻蔑。除此之外,在种族方面,该作品同样是进行了犀利批评。作品中描写的魔法部高级特派员多洛雷斯·乌姆里奇是一个让人深恶痛绝的形象,这样一个热衷对非人类魔法生物进行迫害的形象令人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海格想方设法隐瞒自己巨人血统的情节想让我们明白,就算是在正常的社会中种族歧视也难以根除。罗琳在这些问题上并不是点到而止,从她对巫师与家养小精灵之间、与小妖精之间的种种利益关系以及与马人之间的相互猜疑以及妥协等方面的描写就可见一斑。

在《哈利·波特》当中对于社会贫富差距也进行了批判。创作《哈利·波特》时正是英国经济不断衰退的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下滑,工业产量负增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而罗琳在这一时期也是举步维艰:她在BBC的纪录片中谈到,此时的她可谓是她心灰意冷、悲观不已,每天都祈祷第二天醒来后女儿不会死去。《哈利·波特》中有一种称之为博格特的魔法生物,没有人清楚它独处时的样子,但一旦出现在你的面前,它就成为你内心深处最为恐惧的东西。对于罗恩的母亲来说,博格特在她面前就会变成死去亲人的模样,而对于贫穷的恐惧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除此之外,罗恩第一次到哈利古灵阁的金库的时候所流露出他对财富的欲望是显而易见的,而哈利第一次到陋居时罗恩由于家庭贫穷而表现出来的自卑感也让读者有非常深刻印象。影片中并没有一味地厌恶贫穷,而对由于社会的不公平而造成的贫富差距增大进行批判。罗恩的父亲是魔法部的公务员,并且是纯血统,本来家庭条件应该非常好。然而由于其父亲非常热衷麻瓜及麻瓜世界,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而十分贫穷。影片所想阐述的观点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青少年自卑情绪快速蔓延以及由此导致仇恨社会的心理是非常值得警醒的。

尽管当家养小精灵闪闪被奴役的时候赫敏只能发出十分微弱的呐喊,当巫师被冠以窃贼的时候哈利只能对执法者进行小小惩戒,当隆重的圣诞舞会到来的时候罗恩只能对那身古老发臭的礼服默默地发出一声声哀叹,然而这些情节却能够让整个系列影片变得更加厚实而沉重,让广大观众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对一些即将被遗忘但被扭曲变形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反省。

三、结 语

在2008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结束的时候罗琳再次强调了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想象力并非做白日梦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人类这种有感情的生物所独具的一种能力,人类即使没有亲身体验某一种生活却可以通过读书想象获得某种感受。影片《哈利·波特》深深地感染了全世界的少年儿童,像这种将历史中沉睡的魔幻元素充分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的讲故事的手法,给广大观众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尽可能去爱你们周围的人,尤其是去爱那些未曾获得过爱的人。影片巧妙地将作者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借助魔幻、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将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影片的这种批判现实主义让作品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传统性与现代性完美融合,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从而让古老的题材展现出全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Elizabeth E Heilman.HarryPotters World:multidisciplinaty critical perspectives[M].New York:Roufledge Falmer,2003.

[2] Kirk Connie Ann.J K Rowling A Biography[M].London:Greenwood Press,2003.

[3] Lana A Whited.The Ivory Tower and Harry Potter:perspectives on a literary phenomenon[M].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Press,2002.

[4] 段波.来自魔界的呐喊——试析《哈利·波特》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J].学术交流,2007(03).

[5] 段波.魔幻与现实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水融——试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创作渊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2).

[6] 申媛媛.任晓霏.挣扎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哈利·波特——细读《哈利·波特与凤凰社》[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作者简介] 段志芳(1979—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上一篇:还原最本真的妖魔形象:孙悟空 下一篇:《生活大爆炸》中文化空缺词及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