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10-21 04:23:31

跨文化交际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文化传播是一个表现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模式过程。本研究以三个留学生的深访内容为主体对其交际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跨文化交际者在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文化空缺现象产生独自面对其他“陌生人”的心理焦虑。跨文化交际者会倾向于简单地将身边的人划分为同族内群体与异族外群体,并进一步疏离外群体、亲近内群体,来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留学生文化空缺;陌生人心理

文化传播是文化运动最早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来往越来越频繁,而留学生群体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语言、生活方面的显性差异,、价值观方面的隐性差异,对留学生在他国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研究以三个留学生的深访内容为主体分别对其生活、交际和心理方面进行分析。这三位留学生分别是中国籍短期留学生L,中国籍长期留学生C以及韩国籍长期留学生A,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深访和投射的方法对其曾经有的或是仍在持续的留学生活进行研究。

L,性别男,中国籍,年龄20岁,留学国家为挪威,留学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所受教育学校为OSLO and AKERSHUS University College。

C,性别男,中国籍,年龄20岁,留学国家为加拿大,留学时间为2007年至今,所受教育学校为Henry Wise Wood High School和University of Waterloo。

A,性别女,韩国籍,年龄22岁,留学国家为中国,留学时间为2008年至今,所受教育学校为北京市第11中学和中国传媒大学。

二、研究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环境的差异会引发跨文化交际者的心理环境不适应。通过对三位同学的深访材料研究,我们发现,影响跨文化交际适应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文化空缺、由此引发的陌生人心理、外群体与内群体四个方面。

(一)文化空缺――无法规避的交际黑洞

空缺理论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空缺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综合论文资料,可以把“空缺”定义为“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的概念、食物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找不到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形成了文化的空缺。”

综合三位同学的深访材料,我们认为,反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言类空缺、行为规范空缺、民族思维模式空缺。

1.语言类空缺。语言类空缺即在语言层面上能反应有文化内涵差别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当我们问到在当地的不适应时,三位同学的第一反应均为语言上的不适应,这是他们融入当地环境的最大障碍。

L同学在深访中多次提到自己英语不够好,其中一次是通过与挪威同学英语非常好进行对比提出的。结合上下语义,他将英语不够与当地挪威人进行正常交流归结为自己没有挪威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

C同学出国时间相较L同学与A同学更早,在初中就已经到达加拿大。对本地语言的掌握也是三位同学之中最好的。在他的描述中,他提到“就算你英语很好,刚去的时候肯定还是不适应”,并且将不适应具体表述为“语速、用词”,而他所描述的更深一层的困难:“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概括。在基本语速、用词的困难可以克服之后,还是存在语言上无法对接的空缺,这种空缺成为了他与当地人交流的一个盲点。

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信仰习俗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一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内涵往往难以在另一种语言上找到对应物。语言上的空缺更多地体现为文化上的空缺,而非语言能力上的差异。语言文化上的空缺无法简单通过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来解决,而需要深入对方的文化发展背景进行了解,使用当地文化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

2.行为规范空缺。行为规范空缺即表情和手势、习以为常的举止、约定俗成的规矩。行为规范的空缺对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活动方面。

A同学对于中国扔垃圾的方式、升国旗仪式感觉不适应,她曾经在深访中多次提到她无法接受中国人扔垃圾的方式,而说敬语这个方面她现在见到比她大一年的韩国留学生还是会用敬语。A同学来自韩国,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比中西方文化,在文化价值观以及习俗规范上的差异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她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生活小事上,可是这种细节不会影响她融入中国朋友的生活圈子。

在L同学看来挪威人的生活节奏和娱乐方式都是他难以接受的,谈到挪威年轻人去pub或者club狂欢的时候,他表达自己“可是我就,我就不太想去”,这种抗拒带着非理性的心理抵触,当然这种抵触也与他刚到陌生环境的“求稳”心态有关,可是在他自己的心理认知中,“朝九晚三”“Club狂欢”并不是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上的不认可阻碍了他融入当地挪威年轻人的生活圈子。

3.民族思维模式空缺。民族思维模式的空缺,这是指一个民族特有,而另一个民族缺乏的思维方式。东方与西方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变迁上走的不同的路程,文化发展的环境差异较大,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民族思维模式的生成。民族思维模式空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主导交际者团结同族群体,排斥异族群体,使远居异国他乡者迅速结成以民族为划分标准的内群体。

在C同学的两位表弟身上可以很清晰地体现民族思维模式空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大表弟小时候生活在国内,而小表弟从加拿大长大;大表弟会说中文,能看懂中文读物,而小表弟基本上不会中文。两个孩子在国外生活的时间相同,目前两人与当地人对话均不会产生语言上的障碍,但是两人的朋友圈子的构成却不尽相同。大表弟和中国孩子的交往更多一些,小表弟的朋友则什么人都有。对于大表弟来说,他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可度与中华民族思维模式的认可度都是远远高于小表弟,他更倾向与中国孩子交往。而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概念对于小表弟是模糊的,他更接近土生土长加拿大人的思维方式。正是民族思维模式空缺的影响,大表弟与小表弟的交际圈子构成产生了差异。

跨文化交际者在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所引发的文化空缺现象会减少他们与当地人交流中的契合点,使之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类似于“被排斥在外”、“无法融入”的心理感受。

(二)陌生人心理――“一个人”面对“其他人”的焦虑

陌生人这一概念首先由犹太裔德国人西摩于1968年提出,指“属于某体系的成员却与该体系没有紧密的联系”,即没有完全为该体系的成员所接受,在一些重要方面与他们不同。根据该定义,陌生人最初用于描述和衡量同文化或同群体内成员与所属文化或群体的离异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交际使产生的陌生感与同一文化内的人们之间的陌生感并无本质的区别。在与陌生人遭遇时产生的紧张、戒备、退缩性或攻击性自卫等心理倾向便是陌生人心理。

结合上文讨论过的“文化空缺”,身处异国他乡,感官上的差异与心理上的空缺落差必然会催生“陌生人心理”。

L同学在三人中出国时间最晚,在国外生活时间最短,在他身上,陌生人心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在谈到国外生活初期的过程中反复提及“安全”问题,他在描述自己的心理时最常用的一个字是“怕”――“怕出乱子”,而他在对当地的治安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前提下,感觉自己的戒备心“放下了”。在我们问及为什么在国内不担心治安问题的时候,他表示“这边毕竟不是一个人”。

L同学这种“一个人”“怕”的情绪很好地总结了陌生人心理在跨文化交际者身上的表现。是因为“一个人”所以“怕”。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人”剩下的当地人是“其他人”,而那些陌生人不会帮助他解决自己的困境,所以很“怕”,想要“求稳”。直到他觉得自己不对当地的治安环境不再陌生,才敢出去走走,开始放下戒备。

陌生人心理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一种情感,自我保护的本能使这种心理固执并且持久,成为交际者融入当地生活圈子的一大障碍。

(三)外群体――粗暴划分、简单概括

在我们进行深访的三个对象身上均体现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以及对待两个不同群体的不同态度。所谓内群体是指自己所属的群体,而外群体则是自己不属于的群体。三位深访对象在划分内外群体时,以民族或国籍作为群体划分的标准,在对话的过程中时常以××人来代替留学所在地的当地居民。在他们看来,外群体比内群体有更强的同质性。

外群体同质性则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比内群体具有更加固定、刻板的特征,认为外群体成员间比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成员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更少变异性以及更多的刻板性。这是一种文化定势(刻板印象)的体现。从心理学上讲,文化定势是具有某种信念或情感性质的态度,是对外界事物进行简单分类的感知过程的产物,是“人们头脑中的画面”。定势具有如下特征:不加鉴别地简单化,把具有某些特征的一组事物或一群人定格为一定的形象,群体内的特别特征不予考虑。

L同学在深访过程中一共10次提到“挪威人”的概念。这10次概念的重复,以及在明确重复之外用“他们”、“西方人”、“老外”进行同义提及多达40次以上。从L同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在他的描述中“挪威人”就是惬意生活、共同信仰、英语好的代名词。然而忙碌工作、不信仰基督教、英语不好的非典型挪威人仿佛并不存在。这部分非典型挪威人被简单地排除到了他的表述范围之外。

同样,在C同学的描述中,也出现了“老外”以及具有同义指代性的“他们”大量反复出现的情况。在他的描述中,“老外”人挺好,不是很擅长理化,难以融入其交往范围。“老外”的形象趋于刻板化,而中国人群体内则有不同特点,有人不喜欢学习,有人非常善于和“老外”交往,适应能力非常强。

以民族为划分标准的内外群体划分方式确实存在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定势大量存在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太过复杂,任何个体都无法逐一亲自体验,所以人类学会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方式――从有限的具体抽象再到无限的具体来认识事物――在遭遇不明情状,被迫行动时就有了初步预测的依据,定势虽然简单,却可以有效缓解面对陌生时的焦虑感,迅速采取行动。

留学生生存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说也太过陌生与复杂,他们无法亲自逐一体验所有的个体差异。划分内外群体的方式简单粗暴,但却可以在初涉异国他乡时有效地缓解因为文化空缺与陌生人心理而产生的焦虑。同样这种简单粗暴的群体划分方式也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在跨文化交际的后期,会成为主要的限制因素。

(四)内群体――难以舍弃的温室花房

内群体在跨文化交际初期,与外群体带给留学生的空缺感以及陌生感相比,带给留学生的多是归属感与安全感。在我们的三次深访中,三位留学生在提到自己的内群体时,所表达的感情大同小异。

在L同学的描述中,华人教会在他到达挪威初期给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他说“在这个陌生的环境,还需要一种这个心灵上的安顿下来”。而从他的描述来看,教会的宗教意义并不大,牧师回答的问题不是宗教意义上的问题。华人教会更多是借着教会的形式,将挪威当地的华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当地华人的内群体,并且积极招收华人入会,大部分华人教会的成员都是到了挪威之后才接受的洗礼。

然而,教会并没有在宗教意义上感召L同学,对于L同学来说,在挪威能把华人组织起来带给他安全感的组织,他是愿意去接近的。而回国之后,内群体急剧扩大,他再也不需要教会的形式或基督教教义来获得心灵上的平静。所以他开始因为学习托福的原因不再去教堂。

在C同学与我们的交谈中,在交友问题上,他反复提及“归属感”这个概念。在同年级没有中国人,以及中国人内部“不怎么团结”的前提下,他还是更愿意和中国人在一起。在他的描述中,这种“归属感”来自于“相似”,这种相似体现在文化背景和信仰方面。在文化背景和信仰相似的群体中,文化空缺达到最小,陌生感也不再存在,由文化空缺和陌生所诱发的焦虑感也得到很好的缓解。

我们要求A同学做了一个以“朋友”为核心关键词的知觉地图。

这张地图体现了她朋友的分类方式,首先是从国家以及民族概念入手的。对于传媒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在她心中是“互相依靠”,高中韩国朋友是“想念”,还有澳门、香港以及其它国交的留学生朋友,她觉得彼此相处得很快乐。

这种留学生抱团的现象并不少见,哪怕是背景文化不同,在异国,同样是被本地人划为外群体的他们更容易视对方为自己的内群体成员。内群体的凝聚作用与提供给跨文化交际者群体依赖的可能性,会在他们初涉异国时成为保护因素,同时也会在他们需要深入异国文化时成为阻力。

跨文化交际者在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所引发的文化空缺现象会减少他们与当地人交流中的契合点,这种契合点的不足会使跨文化交际者产生独自面对其他“陌生人”的心理焦虑。这时,跨文化交际者会倾向于简单地将身边的人划分为同族内群体与异族外群体,并进一步疏离外群体、亲近内群体,来缓解他们的“陌生人”焦虑。这种以民族为依据划分内、外群体的方式与进一步表现出来的交往倾向,在跨文化交际者进入其他民族文化环境的初期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缓解焦虑,更快适应当地风俗习惯,可是在跨文化交际后期却对于他们进一步适应当地文化表现为限制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杜秀芳.国外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02.

[2] 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02.

[3] 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4] 程翠英.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

[5] 陈亚明.文化定型与英语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8.

[6] 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5.

[7] 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探讨[J].社科纵横,2010,03.

[8] 王淼.和陌生人交流――跨文化中和陌生人交流的障碍[J].青年文学家,2012,01.

作者简介:张梦悦(1993- ),女,中国传媒大学;刘九阳(1993- ),女,中国传媒大学。

上一篇:日语助词「に在初级日语课程中的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政府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角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