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

时间:2022-10-21 03:39:34

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目标要具有明确性

科学课堂教学中,设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有可能会收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个道理在任何课堂教学上都是适用的。任何一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让小学生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则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探究《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小台灯的亮与灭去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的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探究电这种能量到底是什么东西,引发他们的有效思考。教师在教学这节内容时,如果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只是简单的为了让学生知道电是一种能量的话,没有其他的过度,学生在这节课上也就投入的精力减少,甚至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对于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很不利的。

二、创设条件、亲历探究

提供一定的条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小学科学也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亲历科学探究之前,为他们创造出良好的探究条件,让学生们也都像科学家那样亲自参与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当中,并且再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增长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探究《了解空气》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就可以让持有同种意见的学生3或者4人自由的组成小组,其次,再让学生按照自己设置的计划,自己选择实验材料,然后再给予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放开手脚地让学生们去操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去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动眼观察、动流以及动脑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事实证来明他们自己假设的正确与否,最后再得出正确的答案。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究过程,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这一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科学原本就来源于自然。因此,在上科学课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小动物”这一单元内容时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主动的观察、去发现,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的发挥出来。比如,在学习“蚂蚁”这一课内容时,很多学生对蚂蚁的形态印象都是黑黑的一点,但是并不知道它们的具体形态特征。因此,在出发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大自然,在观察结束之后,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观察所得画出来,这显然会比没有观察前收获更多的知识。通过观察,学生们也会知道蚂蚁有几只脚,在观察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加以引导,学生们很快也就会知道蚂蚁的触角发挥着的作用。这种带着任务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学习,充分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实验时明确目标,见机行事,灵活处理实验信息

科学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还要让他们知道材料的名称以及在动手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独立进行实验设计,然后再精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后全班一起进行学习研究。例如,在学习《反冲》这一课时,有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在往塑料瓶倒水之后,刚开始瓶子还能沿着喷水的方向倒转,但是接下来又沿着喷水的方向正转起来,这也就会造成实验效果不够明显,有时候还会导致实验失败。针对这一情况,师生要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于铁架台栓塑料瓶用的是两股绳,这样塑料瓶反冲转动之后,两根绳子可能就会互相绞在一起,当绞到一定程度后,也就会自然带着绳子往回转了。失败的根源找到了,学生们这个时候也会改用一股绳子栓瓶子,当他们再次实验成功时,喜悦之情也都溢于言表了。

五、在矛盾中产生疑问

有的课文内容,看似存在着矛盾之处,但是则可以让学生在这种矛盾中悟出其中蕴含着的科学道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认识。例如,在探究《冷水和热水》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演示:用一个烧杯放入350毫升热水,一个锥形瓶种加入150毫升的冷水,然后再把锥形瓶置于烧杯内,用硬纸将烧杯口盖住,再在硬纸上钻出两个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进冷水和热水中。然后再观察记录容器里初始温度,每间隔2分钟、4分钟、6分钟时的温度变化。可以先让学生们猜一下实验结果,很多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一点,这个时候,教师则可以说冷水温度会比热水的温度高,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不可能。利用他们的这种好奇心理,通过观察记录,最终公布的结果是冷水的温度要高。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也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也都会积极参与探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的途径有很多种,作为一名科学学科教师,则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然后再放眼于学生的未来,建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使学生最优化地、最高效的学习科学这门课程。

作者:岳延磊 单位:泗水县杨柳镇老泉小学

上一篇:摇臂钻床变频技术论文 下一篇:水泵自动化控制变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