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 心理

时间:2022-10-21 03:06:43

后高考 心理

2013年高考落下帷幕,广大考生终于从巨大的备考压力中解放出来。但这种骤然间的解放使得很多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

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普遍缺乏应有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有时会不受约束地做出一些过度的宣泄行为,要及时地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合理疏导情绪、理智释放压力。

据心理专家研究调查,从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时间,考生的情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然而却有60%左右的考生会在这个时候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有20%左右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

从高考结束到入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共有三个:第一个是高考结束时,第二个是录取结果公布时;第三个是刚入学时。而考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无聊心理、焦虑自责心理、绝望心理、迷茫心理、放纵心理等。

据了解,很多考生被发现有心理障碍时,往往是已进入了抑郁期,抑郁的治疗比一般的心理障碍困难。因此家长要及早发现学生异常心理的苗头,尽早释放考生心中的不快,让考生在上大学之前,拥有健康的心理及体格,以应对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

高考后的不健康心理

放纵型心理: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因此毫无节制地玩,生活规律全被打破。大功告成,不管不顾地邀同学吃饭,一醉方休者有之;深夜网游拼杀,漫画图书恶补者更有之,失度的玩乐,会引发多种问题发生。这会导致考生因暑假的过度放松,

而难于适应高校新的学习生活。

抑郁型心理:抑郁型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茫然型心理:茫然型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使自己陷入一段真空状态,无所适从,时常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对于相当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随着压力的释放,会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上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焦虑型心理:高考成绩揭晓后,部分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将面临许多压力,有可能陷入自怨自艾的状态,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敢见人。这些考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很有可能由于长期心境低落引发抑郁症。

后高考心理辅导的措施

作为家长,应该在考后教育中唱主角,及时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化解心理压力及负担,并作出正确的引导。比如,对那些把落榜看成是自己前途终结的考生,家长应帮助他们做好敢于面对现实、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同时,帮助孩子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技术。

减压法:考试结束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使考生尽快从紧张疲惫的状态下恢复过来。此时最好的减轻消除压力的方法是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可以每天和孩子聊聊天,或者去拜访一些老朋友。这些活动可以使考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平和的生活氛围,也有助于体能的恢复。应该注意的是:聊天或拜访朋友时最好不要询问或讨论有关考试的情况,这样往往很难被考生们接受。尤其当考试情况不理想时,更会加重考生的烦躁情绪。

疏导法:对于考试过程不理想或者发挥失常的考生,家长必须要直接坦率地与考生交流对考试成绩的认识,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因为此时的考生是最敏感的,旁敲侧击、欲言又止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他们性格上、理解力上或者其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些擅长的事务,在他们做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以帮助他们摆脱考后失意的阴影,走出失落。

激励法:对于成功和失败的考生,考后激励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考得不错,家长切忌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谨防孩子过于放纵而丧失积极性。而对考“砸”的孩子,家长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之后,要引导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缺点和不足。最好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未来行动的规划和具体的计划并马上行动起来,让他们感觉到前途仍然是光明的,只要努力,自己同样能成功。

另外,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例如旅行或者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这样既能让考生跟社会多接触,也对未来进入大学后的生活、学习有利。

高考过后,家长最好不要再代替孩子过多地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学生也应该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家务,这不仅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是一个锻炼,更是孝敬父母的好机会。专家提醒家长和考生,最忌讳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不可取。放松不能放纵,家长要适度引导,出门游玩散心、爬山、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高考后的暑假做些啥

牢记相关时间,关注信息动态 高考过后,有很长一段缓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学生都会找事情去做。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志愿填报和补录等重要的时间段和时间点。

记住时间,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即可。同时,尽量不要离开高中学校所在辖区,因为在领取相关材料或重要文件签名时都需本人到场;联系方式不要随意更换,并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以便校方和相关部门的信息传递。

学习各种技能,备战未来学习 首先,不管学什么专业,大学生都要过外语关。所以,考生在假期里可提前做准备,多学学英语,练练口语。其次,在高考结束后可参加计算机培训班,同时阅读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书籍也是一个不错的“充电”途径。再次,也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学习驾驶等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

重拾兴趣爱好,充实大学生活 高考后,考生可以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活做准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些兴趣班或培训班。当然,考生也可以找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和同学, 在一起交流心得、感受,从各自的经验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为充实今后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对“后高考时代”所寄语的那样:当学习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成为一种享受,当内心世界不再只有高考而向各种意义敞开,当思考不仅局限于知识而回归到事物本身,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祝愿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能愉快度过“后高考时代”,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今后的人生。

上一篇:广东中山“登革热”病毒 成今年新疫情 下一篇:如何安度中年高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