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网络体育时评的特征

时间:2022-10-21 02:38:28

拓展网络体育时评的特征

现代社会,体育精神和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体育报道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些体育爱好者和体育迷还积极踊跃参与体育事件的讨论,而网络论坛为他们提供了发表个人意见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与传统媒体的体育报道相比,网络体育新闻,尤其是在体育时评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

网络体育时评的个性特征

观点传递的“全时性”。网络体育时评的时效性观念在传统媒体的观念上有了新拓展,不但对体育新闻即时评论,同时还挖掘旧闻对当前形势的新的意义。其评论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又不失对旧闻的“再观照”。目前,新浪、搜狐等网站极为重视网民对体育事件的评论。网民中有大量爱好体育的草根,每当重大体育赛事一结束、甚至在比赛期间,他们或写博客或发帖子,发表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其中不乏有见地有深度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知名的体育记者和专家也非常看重网络体育评论的快捷性,如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董路和马德兴在新浪网上的博客、帖子拥有极高的点击率和人气指数。

各方交流的“互动性”。哈贝马斯认为,社会通过公共媒介交换意见,对问题或产生质疑,或达成共识。网络体育评论体现出传者与受者、受者与受者、传者与传者的互动式传播,形成一个“互动式评论”。网络体育评论比传统媒体提供了更透明的意见信息,适合受众启发性、对话性信息接受的需求,满足了受众参与性和话语权的保证。互动性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这在网络论坛中表现得极为明显。网民不再像传统媒体受众那样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对体育新闻的讨论。黄健翔辞职事件、艾冬梅状告教练王德显、亚洲杯中国队小组未能出线等事件均在网络体育论坛掀起互动式大讨论。

观点的“开放性”。网络体育时评的开放性体现在时间的随意性和空间的无限性,对体育新闻的评论是自由、轻松和随意的。在传者与受众的两个主体关系上,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受众对体育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力也增强,有很多途径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进行评估,网络成为向公众开放的信息平台。

意见传递的“多元性”。网络有着巨大的信息存储空间,网络媒介论坛的论题极为丰富,网民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一般不受发表文章数量和篇幅的限制。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功能,使人们无论在新闻报道还是在评论专栏都可以自由链接个人议论形成互动,便于对同一事件汇集多元意见。姚明在NBA打球,在中国广大体育爱好者中掀起一股姚明热,网络体育对火箭队和姚明的表现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形成所谓的“姚蜜”和“姚黑”两大主要评论派别,双方各持己见,莫衷一是。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为此也感叹不已:“中国有两亿‘火箭专家’。”对于何智丽回国发展一事,新浪网上的评论呈现一种意见的多元性,也不是过去那种一味的声讨和谩骂。

舆论形成的“指向性”。网络论坛能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价值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并将其拓展到大众。因此,它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各类重大体育事件,很快即能形成网上舆论,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有关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对此不得不加以重视。例如,艾冬梅状告教练王德显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艾冬梅讨回了应得的钱,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评论方式的“娱乐性”。竞技体育本质上即是游戏、娱乐。《南方体育》主编曾说:“在阳刚和力度美的体育中渗透娱乐,让体育好看起来,让原来的面目可憎的技战术分析和枯燥的数字轻松起来。”网络体育评论摒弃了故作清高的姿态,有的采用了调侃、搞笑的方式表现出了人生体验和喜怒哀乐。李承鹏的体育评论观点尖锐、文采飞扬,人气很旺,很大程度在于他文章风格的娱乐性。不能说他是个懂足球的专家,但完全可以说他是一位懂得如何写足球评论的专家。正如他所说:“我是不懂足球战术,但我总能猜对比分。”著名体育评论作者棋哥的体育评论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千万别让我分析足球战术,那会让我头痛。”网络体育评论的娱乐特征会让人感到一种释放、发泄和轻松。

评论体裁的“多样性”。网络体育评论的体裁丰富多彩,酷评、辣评、漫画、大话、搞笑等形式经常运用,像一个大拼盘,不同层面的受众可各取所需。

网络体育时评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假新闻导致评论观点无效表达。目前,网上虚假体育新闻泛滥。这个问题在传统媒体及一些主流体育媒体同样存在。虚假体育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追求名声、点击率和利益,作风浮夸,断章取义,业务生疏,不进行核实,故意扰乱视听。体育新闻评论必须建立在真实体育信息的基础上,否则评论不具有观点的效力,评论本身也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目前,网络体育新闻评论中很多评论属于无效表达,有的只是情绪和不满的一种发泄。

评论观点过于狭隘和偏激。很多网络体育评论观点显得狭隘和偏激,不够客观和理性。2002年世界杯期间,相当多的网民对韩国足球队“靠裁判取胜的做法”表示质疑。哈尔滨的一家日报转载了网上的一篇题为“一口痰臭死你”的帖子,导致哈尔滨市一所朝鲜族中学欲罢课,因为“文章中有污辱朝鲜民族习俗的观点”。网络体育时评在评论有我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上,观点和遣词造句有很大的倾向性,在一些传统媒体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在上届奥运会上,我国女篮与韩国女篮比赛结束后,有些媒体就用了《内封外堵,整死韩国》等带有攻击性的语言来评论比赛,带有浓厚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感彩,违背了奥运精神。同时,评论中充斥着暴力与血腥倾向。很多网上评论仅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赛,评论者站在本地域运动员的立场上看问题,只是一味地将责任指向裁判或对方运动员,使评论缺乏全面性、客观性与公正性。

人文关怀意识淡漠。体育比赛的胜负固然构成了体育运动的魅力,然而某些网上体育评论有以成败论英雄的倾向,对胜者不惜笔墨,极力赞扬;对负者落井下石,甚至以搞笑的方式冷嘲热讽。这种评论方式不仅违背了奥运精神,伤害了运动员的感情,而且向受众传播了不正确的比赛胜负观。

评论媚俗化和低俗化。媒介的产业化使娱乐化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娱乐元素渗入到体育新闻中,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贴近大众、活跃文化的功能,但在“爆炒”中也夹杂着低俗化、媚俗化等现象。网上花边体育新闻俯拾即是,越来越多的网上体育评论也将名人绯闻、球场暴力及带有煽情性、刺激性的内容作为评论的重点,对“星”、“性”方面的内容高度关注,刻意放大那些稍纵即逝的时尚内容,从而忽略了对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事实的认识和分析。的确,以娱乐的名义,多远才会被认为是走得太远了?

解决网络体育时评问题的路径分析

要使网络体育时评健康地发展,应注意从以下几个路径切入:

主流体育媒体加强自律,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体育新闻因其巨大的影响和拥有广大受众群体,而成为媒体激烈竞争的焦点。要解决好网络体育评论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主流体育媒体的虚假新闻、媚俗化及恶炒等问题,网络体育评论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以主流体育媒体的体育信息为依据的。主流体育媒体不能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和需要。主流体育媒体是体育新闻传播的主阵地,应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如果这个阵地出现漏洞,却去要求自由度和宽松度很强的网络,自然是舍本逐末。

提高网络体育采编人员的职业素质。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互动性等特征,这就要求网络采编人员应有更高职业素质。目前,我国的传统体育传媒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落后于媒体发展的需要,网络采编人员职业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许多采编人员未受过专业教育与培训,加上体育新闻远离意识形态,媒体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他们在迎合大众口味的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甚至在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

完善网络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由于体育新闻和评论远离意识形态,媒体的监管环境较为宽松。现在看来,应适度加大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时应加强“过滤机制”的作用。传媒的法制管理有个渐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加强新闻内部机制的管理。网络机制的管理是最具体同时也是最直接的管理。严格网络机构内部规章制度对网络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约束和控制,应成为网络传播自律的核心内容。

不断培养网民的自律意识。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道德的价值判断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媒体伦理道德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映。媒体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媒体所处的环境的一种循环的生态建设。在加强对网络体育报道从业人员的道德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网民的道德培养,要逐渐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这一方面需要网络有意识地引导,同时需要网民的自觉自律精神。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这项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因为它能从舆论方面展示出中国人对奥运会和奥运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素质和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柏兴、汪宗保、龙长征:《专业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叶春华、连金禾:《新闻采写编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丁海峰、周志俊:《浅析奥运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4)。

4.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新闻知识》,2006(3)。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

编校:郑 艳

上一篇:扎根绿色事业 功在旷野青山 下一篇:思想宣传工作的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