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时间:2022-10-21 10:50:27

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压力大。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多数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很感兴趣的,但随着内容的不断加深,这种兴趣会慢慢减弱。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一方面,来自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是有趣的,但同时又是难以理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思考、分析、运算,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比较费力的,如果基础较差就可能感到吃力,长期积累就会影响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家长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给了学生莫大的压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讲:“我孩子语文考了80分,数学才得95。”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常常会问他们:“80分就是优分了,你孩子考了95分,很不错了,你怎么还不满足呢?”家长的回答通常是:“老师,你是不知道,我家的这孩子以前都是考100或者99的,现在下降了。”听到这话,我真的替孩子们感到委屈。从家长的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对小学生数学成绩的要求普遍高于语文成绩。家长重视数学是好事,但是过分重视转到学生头上就变成了过大的压力。本来,孩子考80分以上就不错了,应该得到家长的表扬,结果却是被批评。一次、两次没什么,长期下去孩子就得到这样的信息:数学要考100分才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可我们都知道,考100分是多么的难呀。回忆一下,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考过几次100分就知道了。家长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要求,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倦,最终失去兴趣。失去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后,我们的教学面临的情况可想而知。

2.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人们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对教学的设计过于粗糙,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不够,这就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一种方法多次重复。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觉得数学不好玩、不新鲜。另外,受当前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有意无意地将课堂简单化处理了。他们只注重多讲、多练,却往往忽视了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简言之,就是没注意课堂的生成问题,没注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不透彻,其结果就是学生做题时出现方法和步骤的错误,造成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就成了“差生”,形成了恶性循环。

3.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相对来说,农村学生的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原因主要有:农村的经济不发达,思想意识跟不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硬件设施较差;农村家长的素质于城市的家长相比有较大差距;交通不便利,大多学生走读,在上学和回家路上花去了大量的时间。

4.没有亲自批改作业。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有的老师工作繁忙或者责任心不够,就会让家长批阅学生的作业或者请同学批改。有的家长草草看完了事,有的根本不批改,有的批改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或者为什么错……这样就会留下很多问题,长期下来肯定是会影响学生学习。

二、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激发和保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如可以给学生模拟这样一个场景:假设有两个人都在卖菜,现在同时有10个人来卖菜,每个卖菜的人分别接待五位顾客,其中一个由于计算能力不行,3分钟才能算好一笔账,另一个1分钟能算好,请问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假设学生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算得快的那个人会接到更多的顾客,生意会更好。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数学的重要性。然后给学生讲数学这门课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会为我们学好物理、化学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需要老师付出艰苦的劳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是否浓厚以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的改变。

2.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多位一体,立体式、全方位式重视教育。离开了社会谈教育那是无本之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重视。社会应该全面关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这个事情只能是政府来做。就学校可操作的层面来说,学校、教师、家长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及时沟通和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做出相应变化。进一步加大数学教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学校要把高校优秀毕业生引进教师队伍,把一些素质较高的教师调到学校充实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加强学校硬件软件实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这个行业由于从事的工作比较单一,面对的都是学生,因此职业上比较容易产生倦怠,教师要努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培训,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和心态的调整。除了不断地学习促进自身的进步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会让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会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4.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课堂上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对于能开发学生潜力的问题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或者动手亲自探索数学知识。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的知识将会非常牢固,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师,2010(27).

[2]李才继.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经营管理者,2009(20).

[3]李艳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4).

上一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反思认知水平 下一篇:对中职烹饪专业《烹饪美术》课程开发的几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