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效果比较

时间:2022-10-21 07:57:04

X线与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X线与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效果。方法:对114例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C臂X线机和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其中采用C臂X线机引导组62例,B超引导组52例。结果:X线引导组建立通道时间(32.1±15.2)min,建立通道中出血量(31±21.2)ml,结石残留率为6.5%,B超引导组分别为(29.6±14.4)min,(29±20.3)ml,11.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术者的习惯进行选择。

【关键词】肾造口术;经皮;X线;超声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5-0649-03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ncy of established percutaneous acce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B-ultrasound and radiography

WU Xing-hui,JIANG Xian-zhen,ZHONG Kuang-biao,et al.

(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ncy of established percutaneous acce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B-ultrasound and the portable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Methods:114 cases of renal calculi underwent mPCNL under the guidance of B-ultrasound and the portable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62 cases were guided by the portable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the others by B-ultrasound.Results:In the portable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 group, the operative time was (32.1±15.2)minutes,blood loss was (31±21.2)ml during operation,the rate of residual stone was 6.5%,while the B-ultrasound group was(29.6±14.4)minutes,(29±20.3)ml and 11.5%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different waycan be used for patients and operat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Key words】Nephrostomy;Percutaneous;X-ray;Ultrasound

2006年3月~2007年3月,分别用C臂X线机和B超建立经皮肾通道114例,比较两种不同引导方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肾结石患者114例,男86例,女28例,年龄14~70岁,平均42岁。其中经X线引导穿刺62例(X线组),经B超引导52例(B超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B超了解肾功能及积水程度,并测定结石最大直径。病例选择标准:病史超过半年,结石直径≥1.5 cm。

1.2 器械与手术方法:采用Wolf F8/9.8输尿管硬镜,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日本东芝SSD-220A适时超声仪,凸阵探头,频率3.75 MHz,飞利浦C臂X线机,美国G18穿刺针,Peel-away肾筋膜扩张器,Boston公司0.035英寸斑马导丝。

1.2.1 C臂X线引导下穿刺建立肾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患者先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于患侧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随后患者改俯卧位,肾区腹部下垫高使腰背成一平面,再次消毒铺无菌巾及一次性防水手术单。C臂X线定位下,透视结石所在位置(用钳尖定出结石投影的体表位置)。由输尿管导管内注15%的泛影葡胺,用美国G18号穿刺针于第12肋下、11肋间隙与腋后线到肩胛旁线之间的区域为穿刺点穿刺所需的肾盏,一般以中盏后组最多,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以筋膜扩张器自8F开始,以2F递增,扩张至16F或18F,推入16F或18F的Peel-away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以8/9.8F输尿管硬镜经通道进入肾集合系统,在高压灌注泵冲洗下,以气压弹道碎石机或钬激光击碎大的结石,利用灌注泵水压冲洗出结石或取石钳取出较大碎石。碎石及取石完成后,可再次行C臂X线机透视,以明确结石是否取净。术后常规留置5F~7F的D-J管,4~6周后拔除。穿刺处留置16F或18F肾造瘘管,术后2~3天复查KUB,如结石取净,3~5天后拔除肾造瘘管。有残余结石者,可考虑再次经瘘道取石或以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

1.2.2 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肾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截石位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将超声仪的探头外套无菌手套,以络合碘作为超声介质,在B超医生协助下进行扫查定位。助手由留置的输尿管导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肾积液”,扩大患肾集合系统容积,尤其是肾积水不明显的患者。根据造影片所显示的结石分布情况及位置,穿刺点以取净结石为目标,在B超引导下穿刺所需的肾盏,并用B超探头置于穿刺区,了解患者的结构、结石的部位以及周围脏器情况,测量皮肤至目标肾盏的距离,确定穿刺通道。用G18穿刺针依照超声引导的方向与深度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同上法行通道扩张及碎石取石术,扩张过程可在B超监控下进行。术后处理同上法。

2 结果

114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肾通道,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仅有2例在C臂X线机引导下成功建立通道后,因出血、术野不清而中止手术,1周后改行二期取石。总结石残留率9.0%,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6天。见表2。

3 讨论

经皮肾镜技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Fernstrom和Johansson首次报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4例成功至今,经皮肾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术及ESWL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1]。它与碎石技术相结合,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取石的较大损伤,残留结石率高,诸多手术并发症以及难以重复手术等问题。本组114例采用mPCNL治疗,效果显著,结石清除率达91.0%,无严重并发症。影响mPCNL手术疗效最关键的步骤是工作通道的建立,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是成功碎石的先决条件。穿刺入路着重考虑最接近肾脏及接近结石取石,并尽可能到达各个肾盏和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净结石并顺行放置D-J管做输尿管内支架管。因此最常利用的穿刺目标肾盏为后组中盏,通过后组中盏入路建立的工作通道使入路可更大范围地向上、下摆动,以达到更多的肾盏,并可处理肾盂输尿管交界梗阻,顺行在输尿管内放置D-J管[2]。

准确建立工作通道依赖于较好的定位方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定位方式有C臂X线机、B超、CT和MRI,其中CT在国外认为为目前最安全快捷的定位方式[3]。我们采用了两种国内常用的两种定位方式,C臂X线机和B超比较P>0.05,在其效果上差异无显著性。

采用B超引导建立工作通道是国内最常用的定位方式。高新等[4]曾单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建立肾通道行mPCNL,认为B超引导下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同时在监视通道扩张过程中能提供积水小盏至皮肤在通道上的距离,为术者掌握穿刺与扩张的深度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在穿刺中体会到,B超与C臂X线机定位相比,最大优点在于对患者及医生辐射损伤小,无须特殊的放射防护及专用放射诊疗手术台,简便、方便术者操作,可提供适时三维立体信息,更有利于提高目标肾盏的命中率;利用介质声阻抗不同,能显示所有结石;能使穿刺针避开肾内较大的血管及盏间结构,从而有效降低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需要术者熟悉B超图像,具备一定的超声知识,对技术要求较高;显像不如X线清晰;无肾积水的患者定位困难,需在行“人工肾积液”后定位;超声观察受到肾内外条件影响;各种因素影响致无法明确观察残留结石,仅靠输尿管镜目视观察。

采用C臂X线机引导下建立工作通道也是国内外较常用的定位穿刺方法,具有B超所不具备的优势:定位准确、成像清晰,监视术中残余结石,X线透视图象与术前检查的静脉尿路造影片较接近,容易为术者辨认,较直观地显示导丝、扩张管及造瘘管的全貌,实用价值大。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对医生的累积放射损伤,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影响手术的便捷性,对一些“阴性”结石无法明确显影,X线图象为二维平面图像,对肾集合系统和结石缺乏空间立体信息,前组肾盏与后组肾盏成像相互重叠干扰[5],不能反映肾实质厚度穿刺入针角度及深度,降低目标肾盏命中率,对肾周组织及器官观察不清,还可能会损伤肠道等。

C臂X线机和B超优势劣势并存,我们的体会是关键在于术者的偏好和对某种引导方式熟练程度,通道建立效果还与术者的穿刺技巧、经验及患者肾脏结构、结石分布等有很大关系。因此不论选择何种引导方式,力求熟练掌握,同时竭力提高自身的穿刺水平,最终会达到同样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逊.经皮肾镜术[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365.

[2] 李 逊,吴开俊.多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8):426.

[3] Matlaga BR,Shah OD,Zagoria RJ,et al. Computerizedtomography guided access for 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J]. JUrol,2003,170(1):45.

[4] 高 新,周 铁,萧翠兰,等.单用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附102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10.

[5] 吴荣佩,郑克立,丘少鹏,等.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2):97.

收稿日期:2007-11-15

上一篇:微创经皮膀胱穿刺肾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膀胱结石... 下一篇:抑癌基因FHI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