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入情感式教学

时间:2022-10-21 07:42:09

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入情感式教学

摘要: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而爱的激励又是情感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要尝试用情感去感染学生,用爱激励学生,同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多种情况尽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用爱激励;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往往都是被忽略、不被重视的问题,现在人们经常在语文教学中掺杂一些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总是带着异样的心情,好像学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如果能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愉悦的学习气氛,语文教学将会取得更显著的成果。因此,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必须单独拿出来重点培养。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当步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后,语文教学任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生识字、阅读和分析课文了,而应该再往深层次发展,例如拓展文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部门精心选择的优秀作品,内容娴雅景致,其作品往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亲身经验,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所有内容都是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情景,感受作者当时所感受的、领悟作者当时所领悟的,从而慢慢与作者的心灵相契合。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说明每一本书都是作者与读者在相互配合间才完成的。作者不能每次把自己的作品都以口头描述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只能运用文字形式来传达给学生的,这种形式构建的虚拟空间旨在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由于每个人的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不同,在接受这种形式前学生本身就已经存在在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期待视野,学生带着种种期待走进作品的空间时,会不自觉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不会与作者的体验过分背离,会产生部分共鸣,这时学生就达到了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真挚的情感是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的最大的共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冰心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一腔报国之情;“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我的第一本书》中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正确引导和点拨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尽的义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在一旁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打开心扉,用心去感悟、去体会,主动与作者寻找心灵的契合点,从中得到预约的心理体验。这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真正意义。

二、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数教师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后,总结经验时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总会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格外喜欢上他讲的课,因而学习这门课程时会比其他科更加努力。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呼唤学生的情感。成语中的“爱屋及乌”一词就非常贴切地描述了这一情感景象。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拿出这种满腔热情与学生达成共鸣,想必肯定会对语文教学带来很大帮助。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呼唤学生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多数年龄都在12-15岁,对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有一定的情感体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相对应的情感教学法,要善于创设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葛佳.《西北职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情感教育”2008年06期.

2.赵丽.《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情感教育问题”2012年01期.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下一篇:探讨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