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

时间:2022-10-21 07:18:14

浅谈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

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在本文中,笔者从爱的情感、对学生的期待之情、保持愉悦之情与宽容之心四个方面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以期与同行共享。

关键词:体育教师;情感品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55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一、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爱的情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保持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 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教师的教育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反应。

二、体育教师对学生必须有期待之情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学生最信赖教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的支持,学生可以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体育教师课堂上必须保持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的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能够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由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之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较多。如学生在投掷教学中忽视安全,违纪现象屡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愉悦的心境会使学生平静理智地处理问题,使突发事件转化为新的契机。反之,教师本来心情烦燥、压抑,遇到这种情况便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向学生发泄出来,其结果往往是说话“走火”,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整个教学情境随之变得沉闷、压抑。这样,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稳定的、愉悦的情感品质,带着欢笑走进课堂,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的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四、体育教师对学生必须有宽容之情

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因此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其有勇气纠正错误。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采取冷静的态度,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也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人情味,对教师产生崇敬的、友好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并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的激情。

(作者单位:①山西省和顺县职业中学 032700;②山西省和顺县职业中学 032700)

上一篇:傍名牌商品名称的语言特点分析 下一篇:制造认知冲突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