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川菜台前幕后

时间:2022-10-21 06:44:29

在听海派川菜泰斗徐正才大师“摆龙门阵”时,谈及当年上海滩川菜的“三鼎甲”、“四大流派”、“四小流派”、“一龙二凤”趣闻轶事,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现与读者诸君共享。

烧干的鲫鱼――干烧鲫鱼

当年海派川菜“三鼎甲”为:一王(炳成)、二向(春华)、三萧(长发)”。其中重庆派鼻祖向春华,在主持“兴华川菜馆”期间,素以干烧见长。向春华早年在南京总统府进出自由,军警还敬以军礼。上海“大世界”首任老板黄楚九有一天到“兴华”吃饭,指名要吃向师傅的豆瓣鲫鱼。鱼上火后,身为瘾君子的他哈欠连连,赶紧去抽一筒。待过足瘾回来,鱼卤汁已烧干。向春华吓出一身冷汗,但鱼尚未焦,他马上加以醪糟(酒酿)、肉末等调料、辅料,收汁装盘上桌。雅座内觥筹交错,向春华的心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多时,黄大老板传下话来:“这是什么烧法,烦劳向师傅再烧一盘!”至此,向春华的心才收回腔内,笃笃定定再烧一盘。从此,向派“干烧鲫鱼”风靡申城。

再说,彼时上海和重庆有班轮来往。船上一位厨师赖师傅到了上海,就在上海各家川菜馆吃吃,“领领市面”。见上海流行“干烧鲫鱼”,次日回程当即在船上试烧,接着又红遍重庆。成都食界对重庆和“下江(指上海)”的“新动向”密切关注,干烧鲫鱼一下子又红遍成都,乃至全国。一条烧干的鲫鱼就这样成就了一道海派川菜佳肴。

“蚝油豆腐”川菜乎?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宗旨,已经深入人心。徐正才大师更是以“清鲜见长,麻辣著称”来概括其味别。进一步阐述为,大菜(即宫廷宴席)是清鲜见长,小吃是麻辣著称,但要你认可“蚝油豆腐”是川菜,可不是每个人都心悦诚服。此菜来自海派祖师爷,三鼎甲之一的萧长发,他来上海前,下两广,过南洋,常见粤菜师傅的拿手好菜是蚝油菜,于是将此元素吸收进去,发明了“蚝油豆腐”。盘中豆腐,色泽红中透亮,卤汁紧而饱满,油量多而不吐,豆腐烫而不碎,口味嫩而具鲜,成品齐而具香。别看几块豆腐,蚝油烧成灰色,放酱油就会变红。加老抽色靓而味不足,加黄豆酱油味佳要防过咸,两者结合,色、味俱佳。油少不亮也不烫,稍过则吐油,前功尽弃。锅中如何旋锅,如何炮锅,火功时疾时徐,最后收汁,十分讲究,讲究十分。

川扬大师吹唢呐

徐正才大师1982年曾在《新民晚报》上撰文《从枪毙阎瑞生谈起》,谈及被阎瑞生杀死的名妓王莲英生前开过“陶乐春川菜馆”。听时全神贯注,又怕打断大师思路,一些疑问始终没有机会问及。后来查了一点资料,四下拼凑,遂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据1913年任民国首届议会参议长的张继说,1920年11月23日他亲眼看见阎瑞生被押至龙华寺附近一个操场上枪决。当时从四郊和租界赶过来看热闹的有5 000多人,其中不少是娼门女子。凶手阎瑞生系洋行职员,平日热衷买跑马票。他因输光了钱,铤而走险,于当年6月9日,骗名妓王莲英乘汽车“兜风”,与同伙吴春芳、方日珊在北新泾麦田将王莲英勒死后,所得不过一个钻戒而已。他曾逃至佘山教堂,被教士拒绝接纳,后来在徐州车站被捕。

王莲英是一位色艺两绝、有情有义的烟花女子。镇江华阳某厨师同她交谊甚厚,她想资助这位厨师,合开一爿饭店。那时,川菜在上海大俏,佳厨难得,王莲英遂拜托名厨廖海成代为物色。廖海成说,有一位朋友颜承麟手艺了得,不过刚到上海,人生地疏,沦落在城隍庙吹唢呐。王莲英忙叫廖大厨将颜师傅找来,开一爿三开间的“陶乐春川菜馆”,请颜承麟(红案,即菜肴)、秦老四(白案,即点心)联手组阁,以“川扬帮”为号召,生意十分红火,名菜有粉蒸鱼、贵妃鸡。特别是贵妃鸡,将鸡翅在炒后焖烧的过程中,加入葡萄酒,取当时梅派京剧《贵妃醉酒》之典,又和业内称鸡翅为“飞”,同“妃”谐音暗合,故一时名噪沪上,以至成为“国菜”。 颜承麟也成为上海滩上世纪30年代川菜“四大流派(向春华为重庆派,廖海成为成都派,何其林为官场派,颜承麟为川扬帮)”之一。

上世纪30年代上海餐饮界物价如何?中医名家陈存仁说,有一次沈知方请他在“蜀腴”川菜馆吃饭,他和朋友樊剑刚同去看过四马路(即今之福州路)“太古渝”栈房所堆数万令白纸后,到蜀腴赴宴。几个人点了回锅肉、干炒牛肉丝、干烧鲫鱼和一个汤,又略饮一些酒,结账为三元一角八分,他认为物价已经很贵。

卓别林与香酥鸭

1945年,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随行厨师北京饭店的范俊康(曾在上海当过厨师)带去献艺的一道“王少卿香酥鸭”,喜剧大师卓别林吃了一只不过瘾,还要求带一只回去,一时传为佳话。

香酥鸭这道国菜,曾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私房菜,后落户“西来顺”,故京菜有“马连良香酥鸭”。却说王少卿为成都人士,系川菜业内“二王”之一。“大王”是“宫廷御厨”,姓名不知;“小王”就是王少卿。他来到上海闹市中心的“小花园”,惊动了上海滩大亨黄金荣,当即订两桌捧场。食毕,唯一道“干烧排翅”未动一筷。第二天,黄请上海川菜“一龙二凤”的何其坤、冯文宾以同样菜单再开两桌,一道“干烧排翅”却吃个盆底朝天。

这个下马威着实厉害。但王少卿不甘心打退堂鼓,不久,就出来了“香酥鸭”,一炮打响。并以此打破了上海餐饮界“烧鸭(烤鸭)”为宴菜的一统天下,而并列为“两道大菜”。当年烧鸭生意太好,来不及“救场”的权宜之计就是将冷菜“盐水鸭”炸一炸改刀后上桌。王少卿从中受到启发,心想,如果让鸭子外脆内酥,岂非更好!于是用“一腌,二蒸,三炸,四改刀”的办法,做出了“王少卿香酥鸭”,配以“荷叶夹”,并以番茄沙司和椒盐跟碟,一时风靡上海。

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上海作为远东现代化大都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海派川菜一定会随之发展,绝非“一辣一麻两只锅(鸳鸯火锅)”所能涵盖。研究海派川菜完全必要,非常重要,闻者不可不察。

上一篇:云南味道(三):异域风味 下一篇:难忘咖喱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