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10-21 06:02:33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及静脉损伤、感染,减少护士工作量,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方法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结果我院儿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行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20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2%,无发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结论小儿静脉细小,易损伤,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时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熟练掌握科学的穿刺方法,为患儿康复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患儿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使用专用静脉留置针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损伤、感染和不必要的痛苦,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1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00名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男128名,女72名。留置2-7天。使用原因:病情危重,紧急抢救用药,静脉输血,静脉条件差,家长要求等。

2操作方法

2.1材料使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A0.7IN(19ml/min)。小儿静脉血管较细小且弯曲,各种病理原因可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穿刺时不易成功,易堵管。因此,穿刺时应选用管径为0.7mm,管长17-19mm,组织相容性和柔韧度较好的一次性密闭式小儿静脉留置针为宜。

2.2穿刺方法小儿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因其血管丰富、表浅,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但因其分支多且弯曲易损伤,所以常选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及其分支进行穿刺,较大患儿可选择手背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进行穿刺。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3-5ml,与留置针上的肝素帽接头紧密连接,排尽空气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抽吸回血以证实针头在血管内。左手大拇指、食指固定套管Y型处,右手食指、中指夹持固定注射器,大拇指轻缓地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生理盐水注入血管内,使血管充盈;以左手大拇指、食指缓慢退出针芯,同时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将暴露在外的套管稳妥地送入血管内,抽吸回血确定套管在血管内后,妥善固定。取下注射器,将留置针与输液装置相连接。

2.3固定固定位置一般以穿刺点为中心,近心端用透明贴固定于套管Y型处,远心端用透明贴完全覆盖穿刺部位皮肤;为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应将留置针尾部软管固定于透明贴周围的皮肤上,不易直接固定在透明贴上,以免影响观察视野,而且由于我们常用的透明贴较薄,操作时易破裂;肝素帽接头处不要固定,以便进行更换输液装置、封管、拔管等工作。同时在透明贴上记录日期和时间。输液贴和皮肤间紧密粘贴,不应留气泡,以免因粘贴不牢引起套管脱落或感染[1]。固定成功后,向患儿及其家属说明防止脱管的方法。如穿刺固定后应尽量避免头部、肢体过度活动;安慰患儿避免剧烈哭闹;防止患儿用手抓输液管;在四肢进行穿刺后采用自制固定板固定,头皮静脉穿刺后为防止脱管,常规使用透明贴固定外,可以加用一次性弹力头套辅助固定,使用前均应向患儿家属说明用途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将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患儿家属,让他们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护士,以保障治疗效果。

2.4封管常用的封管液[2]肝素液: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床常用抗凝剂,用量为3-5ml;生理盐水:对血管刺激性小,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用量为10ml。输液完毕,检查套管在血管内,穿刺部位无异常情况后封管。以2ml无菌生理盐水或2ml肝素钠盐水(5U肝素/毫升)冲管连接肝素帽,封管后关闭留置针开关。

2.5拔针方法拔针时,应遵循痛苦少、损伤小的原则,使套管针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时再快速拔出体外,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静脉穿刺处3-5min,至无出血为止。拔出小儿静脉留置针时,应向患儿及其家属告知原因、操作方法、穿刺点按压要点,缓解患儿紧张情绪。拔针后24h内应保持局部干燥,穿刺点消毒2次/日,预防感染。

3小结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减轻患儿痛苦、提升护理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护士应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护士要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从细节入手,促使护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月玲,文海兰.浅静脉留置针贴膜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64-665.

[2]魏晓兰,孔凡玲,金敏.血粘度和血脂浓度对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及封管液的选择[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4-6.

上一篇: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术术后尿... 下一篇:探讨急诊护士对护理风险与自我保护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