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应从体验入手

时间:2022-10-21 03:27:43

品德教育应从体验入手

品德教育的软肋就是不能把“认知”内化为“行动”,往往是学生说的和实际做的对不上号。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品德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向学生告知“结论”的教学,结论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体验过程都给省略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它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重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去自主体验、感受、领悟,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让体验融于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一、体验要贴近儿童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而且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实际生活中捕捉到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如教学《怎样做好事》(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这一课时,教学生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需要利用课件与说教,只要请班集体中那些经常默默无闻做好事的学生来谈谈他们为什么见到地上有纸就主动捡起来,他们为什么每天都争着擦黑板等等,相信被采访的学生今后会做得更好,而其他学生为了争取“做好事,做好孩子”的荣誉,一定也会努力去效仿身边的榜样。这样教学内容就有效内化成了学生的行为。

二、体验的形式要多样化

有效的体验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活动体验。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能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确保活动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而非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多采用游戏、制作、实验、故事、表演、模拟体验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为小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时,我就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我先问学生:“一个人有几条腿?”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两条。”我又接着问:“那么两个人有几条腿呢?我们把四条腿变成三条腿比比谁走得快,好不好?”学生一听又要做游戏了,那个高兴劲简直没法用语言来描述,大家都争着要上来表演。我挑了四个小朋友,把他们分成两组,分别将其中一位学生的左脚同另一位学生的右脚绑在一起。游戏开始,只见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前跳着,不时停下来调整一下,有一个小朋友走着走着竟然被同伴给拖倒了,自然他们也就失败了。后来,我也参加到游戏中去,每次比赛,我都跟同组的学生讲好,我们把手相互搭在对方的肩上,由我发口令,我先出左脚,他先出右脚。比了几次,学生们感到奇怪了,怎么每次都是老师赢呢?通过有趣的游戏,学生知道了要想走得快,关键在于要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密切,能够互相帮助,扬长避短,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体验活动真可谓是轻轻松松学知识,快快乐乐学本领。

三、体验要打破课堂局限

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或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的确,学生脱离了社会实践,所学知识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因此,要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在上《超市》一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的超市进行了一次购物实践活动。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纷纷购买了家中需要的和自己喜欢的价值十元的商品。通过这一次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梳理了超市购物的常识,拓展了教材内容,使课堂对学生真实的生活发挥了更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行的统一。

另外,教师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指导学生行为,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如上《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课后开展“金点子”行动,围绕“如何减少塑料污染”这个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金点子”。如归类回收;利用课余时间捡拾废旧塑料;开展“我是环保小天使”的系列主题活动;用废旧塑料制作各种模型、玩具,使用自己制作的购物袋等。但光说不动可不行,我就根据学生提出的“金点子”布置任务,让学生的行为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达到了理解认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心灵世界的教育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塑造”,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那才是品德教育的归宿。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浮华背后求真知 下一篇:善于运用 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