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治疗到德育叙事

时间:2022-10-21 03:19:54

从叙事治疗到德育叙事

一、叙事的治疗原理

叙事,比较清晰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研究叙事的心理学家所接受的是这样一种概念:人类行为和体验充满意义,这种意义的交流工具是故事而非逻辑论和法律规定的格式。在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叙事与反思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叙说生活故事的过程中,边叙说边审视自己,从而有可能作出反思进而达到自律,对自己的生活也负起责任来。说故事的叙事方法可以视为对现存的思辨、实验、调查、观察和其他传统方法的补充。它使心理过程与内容结合,使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结合,使心理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二、叙事治疗与德育的契合

近年来,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十分关注“叙事”,尤其是在德育研究中,将其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朱小曼、杨广学、施铁如等学者已经作出了表率。朱小曼把生命叙事看成了德育存在的主要方式。有学者也提出,叙事过程就是道德形成和提高的过程。青年学生理解道德问题通常使用的是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而不是像理解科学知识那样通过逻辑推理或者实验证明的方式。因此,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青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不是道德知识的堆砌的话,我们就应该适应这种需求,了解青年学生的生活,给青年学生叙述生命故事,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教育方式。许多价值观实际上都已经内隐于那些具有丰富含蕴的开放性的生命故事中了。

三、叙事治疗的方法对德育的启示

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化实践,叙事心理治疗极大地扩展了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范围,使得我们不再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精神病学,而是将人类生活本身放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规划。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而在道德和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沉重话题的情况下,叙事可能是一种值得探究和运用的道德教育策略。通过叙事疗法中“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的有效运用,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从学生到教育者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更深刻的启示。

(一)启示1:“故事叙说”――让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得到倾听和关照

在学校德育中,教师有时候会无意识地受一些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把学生看成是纯粹的空的容器,然后讲授课本的既定内容,这些内容是已概括出的条理,而不是他们自身的经验。这种脱离学生生活、以“说教”与“灌输”为基本模式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了完全被动的“接收者”,而不是“接受者”,其结果往往是“接收”不一定“接受”,德育效果不明显就显得理所当然了。那么,德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故事叙说”可以实现这一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他生命成长历程中只要经历过或体验过的事情,特别是对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过“冲击”的事,他就有将其表达出来的愿望,并从“事情”发生之后,他就处在各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以及“关照”自己的空间中。如果我们能认真聆听,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助于消除负向情绪情感。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是以情绪的活动为前提的,“故事叙说”恰恰帮助学生通过叙事使情绪得到宣泄,有利于道德感的形成。

让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经历、生活经验、体验和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他们叙说的内容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而非转述、解说别人的故事。故事里包含了随着时间的改变叙事主体对事情的感受、认识、经验、体验与反思,可能还有自己的想象。而对想象的表达包含了生命个体的美好愿望,是“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与相互融合。学生自己的叙事直接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感受和意愿。

学生叙述的故事往往展示了某种问题重重的复杂情境以及个体面对或经历的某种危机。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经历着“成长的烦恼”甚至“苦痛”,却不愿选择家长作为倾听者。封闭带来的迷惘又使他们渴望倾诉,如果教育者能够适时地引领他们表达自我的感受和经验,则将直接有助于其道德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倾听显得特别重要。

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过程,是寻求学生个体道德生活的答案,激发其道德智慧,敞开其道德心智视野的过程。聆听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叙述,理解这种生命的叙述,进而在理解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中捕捉有德育意义的信息,教师给予理解、支持和引导;学生的叙事过程是对教师呈现自己的愿望、理想、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的过程,表达自我生存境遇中的伦理意愿,体现了他对教师的信赖。叙事的意义不在于让学生进行关于事件本身对错的评价,而在于通过自我经验的表达,达到启发和倾诉的目的,使学生领悟到道德的真义,达到对道德的深度理解。

(二)启示2:“问题外化”――挖掘优势增强学生的效能

一般说来,来访者过去生活中发生的系列事件是引起他心理苦恼的原因,通过精神症状而表现出来。过去的系列事件一方面来访者将某些事实过分地用语言叙说,施加了情节,给予这些事实十分强烈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被陌生化,产生了一种来访者既不能接受也不能拒绝的意义。叙事治疗师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对求治者挑明事情的“真相”,用问题成因的“真理”来取代控制求治者的不良感受,而是通过引导求治者重新述说,重新编织自己的生活史,从而改变事件的“意义”。简单地说,叙事治疗的过程就是通过叙说,在情节结构中换掉占主导地位的那些事件,以另一个情节结构取而代之,使在新的情节结构中那些曾占主要地位的事件处于附属地位通过外化问题的方式将人与问题分开。叙事治疗理论认为,人是人,问题是问题,问题永远无法界定人的整个存在。这就使得叙事心理治疗并不直接针对问题本身,而是把问题界定为“有问题的叙说”所造成的。

在德育工作中,将问题与人分开,更显得重要。学生往往是因为某些被贴上了的标签而造成自我评价偏差或往标签方向趋进的,德育工作者如果把学习成绩差这样的问题等同于学生,问题是和人一体,那么要想改变就意味着要改变一个人,无论是对于老师或学生都会感到相当困难。通过寻找问题外的闪亮事件,引导学生重构并正确地转换对问题意义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往真正改变的方向发展。强调学生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能力及潜质,尊重其价值观及生活的模糊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生活经验或问题的说法,转换为新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新叙说,从而改变了原先有问题叙说的负面意义,进而有助于问题解决。这与叙事治疗体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三)启示3:“由薄到厚”――积极正面引导

―般来说,人的经验有上有下。上层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面积极的自我认同;下层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一个学生如果累积了比较多的积极自我认同,凡事较有自信,所思所为就会上轨道,不需要教师、父母多操心。相反,如果―个学生消极的自我认同远多于积极的自我认同,就会失去支撑其向上的力量,使他沉沦下去。

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如果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找到白点之后,如何让白点扩大呢?叙事心理辅导采用的是“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叙事疗法认为:当事人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到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四、小结

虽然叙事心理治疗还需要更多严格的研究来证明它是否真正有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人群更有效,以便科学地具体运用。尽管如此,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它并不与各种经典心理疗法唱对台戏,而是吸纳各家之所长,力避各家之所短,它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叙事使得学校德育的内容不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故事叙说把对道德的个性化的理解与践行带入了课堂,他们有时间去表达、思考人生故事,去感受他人,这使得他们不再认为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是身外之物,而就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在情感上易于接受与认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控制走向激发,由抽象的普遍的走向鲜活的个别,由教师的切导、灌输走向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从而使德育走进生活世界,学生真正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主体。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叙事心理治疗会在将来的德育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上一篇:女研究生幸福感初探 下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