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型、互动型等教学法在《农作物种子生产》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1 02:00:59

设计型、互动型等教学法在《农作物种子生产》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设计型、释疑型、互动型、快乐型等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和课改前相比,采用新的教法后,学生的平均成绩增长了10分以上,效果显著。

关键字:设计型教法;释疑型教法;互动型教法;快乐型教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90-03

《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之一,是学习了植物学、作物栽培学、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种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种子生产的整个环节以及与种子生产、经营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内容主要包含总论与各论两大块内容。总论中理论、方法较多,值得思考的知识点多,而且大多理论都和以前所学的《遗传学》、《作物育种学》联系性很强,是前面所学原理、理论的融合和应用。因此,学习的重点不是简单把前面所学的理论重新罗列到一起,而是认真思考不同原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生产中如何利用各种原理和方法。在授课方式上,不能仅仅介绍知识本身,而是要认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和延展性。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怎样把各种知识的联系和延展部分对学生进行阐述,是《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改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各论部分主要是讲每种作物具体的种子生产技术,是总论部分所学知识的应用。很多技术相似性很强,而且偏重操作性。在课堂上按照其他内容的方式进行讲授,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很低。在相似的内容中把不相同的地方给学生讲明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各论部分教改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思考,在《农作物种子生产》授课中应用设计型、释疑型、互动型、快乐型等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释疑型教学。释疑型教学主要针对容易理解、内容具有扩延性的知识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回答等方式弄清知识点的教学方法。

如在《农作物种子生产》总论部分“种子生产的知识体系及基本原理”一章中,用到植物的繁殖方式、遗传平衡定律、纯系学说、杂种优势理论等知识点,分别来源于前面所学的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等课程,若按课本内容进行讲述,学生会感觉教师重复讲授,容易产生瞌睡、精力不集中、开小差等现象;若不讲,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不够,后续知识点理解困难。课前有针对地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无性繁殖作物是否需要选育自交系,为什么?”“自交系算不算纯系,为什么?”“自交系算不算遗传平衡群体,杂交种算不算遗传平衡群体?生产中如何保持或打破群体的遗传平衡?”“为什么杂交种亲本种子纯度越高,杂种优势越明显?”等,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准备,上课时围绕这些问题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评定课堂成绩,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学习效果非常显著,一堂课的知识容量也很大,同时也调动学生在课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扩充知识,达到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设计型教学。所谓设计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两个或几个相似的内容,第一次出现时认真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把后面相似的知识点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法有几个优点:一是可以把讲解的内容进一步进行复习;二是通过自学,找出相似内容的异同点,能在短时间内精准区别相似知识的差异;三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能调动上课积极性;四是通过限时、提问、讨论等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上课效率。如在《农作物种子生产》各论部分教学中,请学生自己分析各种作物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找出异同点;根据总论的理论自己设计不同作物种子生产的流程,并写出种子生产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打开课本,对照课本,看自己设计的种子生产流程、方法步骤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带有了主动思考的机会。在实施时可以分组,各组之间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法,然后相互讨论对方和自己的优缺点。

3.互动型教学。互动型就是要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多多交流,且要对等、主动交流。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同学是不知道;有些是胆小不敢回答;也有些是不感兴趣。因此,要实现互动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胆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兴趣主要在课堂上通过穿插讲授本课程的研究前沿、行业前景、就业方向与本课程的关系等来实现。在《农作物种子生产》教学中,通过讲目前制种产业的辉煌前景、存在问题以及往届出色校友的创业故事等,能极大地培养同学们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胆识需要逐步推进。我们的做法是,对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实行课堂考核成绩奖励;小组讨论无人回答全组成绩清零;课堂提问抢答者课堂考核成绩高分奖励。通过一段时间的执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胆识和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从上课的每一个细节上进行要求。首先,上课要求随时准备作业。通过眼、脑、口、手的协作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其次,要对讲过的要点给学生几秒思考的时间,并告诉学生思考很重要。通过勤思,学生才能把知识进行充分消化;最后,在上课过程中,要随时提问,使得犯困的同学能够时刻保持清醒。通过一段时间有意识的训练,互动教学的效果才能显著地体现出来。

4.快乐型教学。所谓快乐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不要带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上课。在上课中发现,每当举例子或讨论的时候,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而在满堂灌的理论讲述时,同学们很容易犯困。因此,调动大家的兴趣和热情是快乐型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生动形象的授课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兴趣。而举例子、讲故事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如在《农作物种子生产》的植物新品种的侵权部分的讲述中,以甘肃河西走廊的种子公司在种子生产中发生的多起侵权案件为例讲授,由于是身边熟悉的公司和事件,让大家有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学习的热情非常高。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的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从图1可以看出,课改前,大多数学生成绩在60~69分段;课改后峰值转移到70~79和80~89两个分段。

注:粗线表示课改前成绩;细线表示课改后成绩。

同时,0~59分区段的学生人数课改前后也有显著的变化。课改前,不及格人数较多,课改后不及格人数急剧下降。

在采用设计型、释疑型、互动型、快乐型的新的教法后,学生的平均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表1所示。

课改前《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的平均成绩是67.41分,课改后提高到77.6分,成绩平均增长超过了10分,增长率达到了13.13%。说明采用设计型、释疑型、互动型、快乐型等教法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的课堂教学有显著作用。

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针对不同的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教法是教改的基本思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采用设计型、释疑型、互动型、快乐型等教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学习效果显著。针对不同章节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是《农作物种子生产》课程教改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基金项目:河西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XXYJY-2011-18)。

作者简介:张有富(1977-),男,讲师,主要从事种子生产的教学、科研工作。

上一篇:浅谈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 下一篇: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