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时间:2022-10-20 11:33:24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内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异常突出。在自然环境差、人口基数大的状况下,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严峻形势。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然后对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084-03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立足于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根本性,是一种战略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它不是代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而是解决规划阶段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对决策阶段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生态循环。

1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预先计划运营步骤并且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城市战略的代表。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城市规划的运营对城市生态、布局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这种影响在规划自身中没有系统分析,更没有修正制度,只能等待下一次规划来解决这次规划产生的问题。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的结构布局、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环保规划,是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引,城市规划应该有一套自我完善的监督制度。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弥补城市规划的不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促进资源和环境的统一,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生态循环的良性发展。

2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1 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本原则,从整体上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获得准确科学的相关信息,为环境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2.2 早期参与原则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方案编制初始就开始参与,不仅能对城市规划方案中环境方面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且还能对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环境方面的参考意见,加大环境影响因素的比重。

2.3 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大力支持公公的参与,认真听取公公的建议,协调好社会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城市稳定发展。

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并实施降低环境影响的相关措施,进而使城市规划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经济建设、环境建设需同步进行,保持相同步调,实现经济、环境的共赢。

2.5 可操作性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影响因素极多,使得环境评价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尽量使用实用简单的方式,或者使用通过实践检验的评价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其评价结论尽可能追求简洁清晰,使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2.6 保护与建设并重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必须保障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三同”。

2.7 跟踪评价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后,需适时、及时的开展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最终将评价报告上交城市总体规划相关部门。如果在跟踪评价工作中发现城市规划对环境已经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相关措施,快速处理规划方案中的漏洞,避免城市的后期规划产生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3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3.1 规划分析

首先从规划的背景、目标、内容、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详细分析与其他规划之间的联系。根据城市地理、资源、区域边界等,确定出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大致范围。在分析规划包含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初步得到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与环境协调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与此同时,分析规划实施后城市当前环境质量,预测出环境为城市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的大小,从而判断出规划目标是否合理。根据城市自然地形、发展状态,分析城市用地模式。分析城市空间规划是否合理,比如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绿地用地等。最后城市总体规划需同国家、社会整体规划一致。

3.2 环境影响分析

首先分析城市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分析规划未实施前的环境进行对比。城市总体规划一旦展开,将给环境带来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大量破坏地表植被,使得城市规划区内的环境受到极大冲击。由于城市规划的扩大,人口集中,所以环境影响评价需对城市生活用水、用气、固体排放物等给出确定的数据,结合现状做出合理的预测。

3.3 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中需包含预防、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无论何种方案,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冲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降低环境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一、首先完善规划方案,并对环境保护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施性较强的措施。二、积极做好城市拆迁工作,提高环境问题严重的生活水平,减少污染物来源,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积极引进高技术的交通工具,降低废气的排放量,对布局不合理的生活区、商业区进行重新规划,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跟踪管理

为了保障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实施与执行力度,需进行相应的跟踪管理,包含了:监测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作用的城市环境监测计划;明确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权责;对规划建设项目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

指导。

4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4.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将自然地理信息与人类各种活动通过数字化而有效结合起来。GIS是分析、预测人类活动及影响的最有效工具,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在通过计算机技术得到相关的空间信息,因此,GIS已广泛运用于资源评价、城市规划等。

4.2 生态合理性评价

根据规划前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等情况,与规划后做对比,分析出规划后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合理性评价的要点在于分析规划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开发程度。分析土地的生态敏感程度,能确定重点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不宜建设与合适建设区域。经过生态合理性评价,分析规划过程土地利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否违背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城市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通过分析城市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环境维持稳定的城市发展最大潜力,进而提升城市规划的生态合理性。

5 案例分析

以广东省肇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规划分析:

(1)环境目标一致性。“三废”治理达到100%,西江及一级、二级支流水质稳定并且按照环境功能分区达标;工业节水重复使用达到90%以上。这些都与《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环境目标相一致。

(2)生态格局一致性。肇庆市北岭山与鼎湖山属珠三角背部生态屏障;西江为全省规划中的生态廊道的一部分;规划中将北岭山、鼎湖山及栏柯山全都定位禁止建设区域;与《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生态格局一致。

环境分析:

(1)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影响。规划中肇庆市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将增加45万,人口增加将带来以下环境问题: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减少耕地面积;城市供水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增加;巨大的能源压力。

(2)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规划中肇庆市中心城区面积将扩大一倍,对生态环境必然带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负面影响,新增用地建设将自然景观变为人工景观,破坏了原有生态,使得水、气环境质量降低,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严重等;二是正面影响,城市总体规划以北岭山、鼎湖山及栏柯山等为绿色背景,结合西江等河流沿岸的绿色廊道,与城市绿化带形成点、线、面的生态环境。

(3)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规划中工业用地将增加,同时工业所带来的三废排放量将增多,对城市水、气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建在西江上游地带的工业区不仅给城市带来环境压力,而且给下游城市佛山的水环境带来威胁。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环境污染治理与整治。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重点治理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禁止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制定专项水资源保护方案,保证供水的安全。在加强治理工业粉尘污染的同时,加强对颗粒物排放源的专项治理。

(2)产业转型与建立循环经济。肇庆市加大对旅游业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水平,减轻环境影响。引入耗能少的高新企业,积极建立资源循环系统,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率,使之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3)区域绿地建设。创建区域绿色体系,加强区域内绿色用地的规划治理力度,保证区域内生态环境。

6 结语

现今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市场利益驱使使得规划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影响。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结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把我新形势下的变革,是城市总体规划不断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将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王吉华,刘永,郭怀成,郝明家,张鸣.基于不确

定性多目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科

学学报,2004,24(5).

[2] 董家华,包存宽,黄鹤,舒廷飞.土地生态适宜性

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长江

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

[3] 叶良飞,包存宽.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综述[J].四川环境,2012,31(1):134-140.

上一篇:影响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不良因素及改善措施 下一篇:浅谈市政综合管沟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