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电影的性质

时间:2022-10-20 11:28:10

浅析商业电影的性质

在传播学意义上,电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电影公司)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的向受众传送信息,从而影响着受众的一种现代媒介,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而作为其分支的商业电影,一般指为盈利而制作的影片,它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场价值,所以必须以消费者(观众)认可为目标。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多以对视听感官的刺激为方向。毫无疑问,商业电影是面向大众的。与商业电影相对的是所谓的艺术电影,它力图通过电影活动展示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以及表达电影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全新的形式概念和内容蕴涵,并以知识文化阶层观众作为对象。此外,无论在制作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商业电影无时无刻不显示其独特性!

一、制作层面

好莱坞电影无论从叙事结构策略还是叙事技巧策略,都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因而也发展出人们所谓的好莱坞电影模式。其生产工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来简略的浏览一下经典好莱坞电影生产要经过的几十道工序:首先由制片人提出拍片意图,交编剧部门编造故事,确定情节,再到“噱头部”增添笑料,补充滑稽场面,次要情节,然后便到专门设计对话的部门写出对话。剧本定稿后,交由总导演分配给负责各个场面的分导演,安排协调调度……

具体拍摄和剪接中,必须考虑胶片规格,以前一本影片的胶片长度是10分钟,一部120分钟的好莱坞电影就是12大本胶片,一部影片也就是由12个事件来组成,这就是机械性的习惯,也是暗藏在观众心中的习惯,即10分钟一过就期待下一个事件。电影工作者选建桥的材料要权衡长短尺寸和重量,他们以时间为单位裁剪素材,长于10分钟完成的事件,15分钟减掉5分钟就好了,不足的补齐就可以了。时代的进步,现在电影观众的欣赏节奏加快,要求6-8分钟要完成一个小事件,这样一部120分钟的影片要求有16个左右小事件组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部经典好莱坞叙事剧作的创作并完成,并不像一幅画作或小说往往由一个人独自构思创作而成,而是一个集体进行的项目。

从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界定和制作流程中,不难看出,商业电影之于艺术电影,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主体的缺失”。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票房),商业电影必须全力考虑受众的消费心理、欣赏节奏、市场规则及其他外界影响因素,在利益驱动的迎合中,制作者完全在一种功利性需求的推动下去冷静的算计对象,谋求票房,其独特的个性、情感等主体之思在这种策略面前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各程序中片段的机械拼合,集体的理性融汇。

这种主体的缺失,不仅在于电影制作者,受众也被动的卷入其中而不自知。在商业电影中,我们对武侠、科幻、爱情、战争、恐怖、悬疑等类型耳熟能详,这便是商业电影的类型性,他们的共性之一便是用煽情的方式带给观众“震撼”。按照波德里亚的观点: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商业电影的伪善煽情多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消费者(观众)则在消费符号下以某种方式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同时,商业电影作为被各种解释穿透的热媒介,观众在观看中,失去了真正的提问能力,他们都是从答案出发,来推断出问题,这个问题实际是将词汇的定义设置成疑问形式。此外,集体决策结合标准化和统一化制作,将观众的需求塑造成了电影工业所需要的那个状态,从而,观众潜在的个体需求被同质化,主体的差异被抹杀。

二、技术层面

商业电影以票房为核心,以抓住观众心理为重点。因此,在影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表象上,都可以发现其的独特性与相对稳定的模式。在这些特性背后,隐藏的是对观众观看心理的把握,即让电影情节的发展尽量贴近观众的观看习惯和感知心理,以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好奇心,让观众陷入剧情中难以自拔。比如在构建叙述结构的框架上,好莱坞的编剧们新开发出一套叫做“搭桥式”的剧作法,可以用下图表示:

故事进入点 次高潮高潮

Ⅰ ⅡⅢ

序幕 开场(破题) 发展(纠葛) 解决 尾声

以《2012》为例,影片开始,呈现出的是昏黄而刺眼的太阳逐渐消失,太阳、地球和月亮如往常般正常运行,突然,地面上冒出团团熊熊烈火。这一序幕,预示着灾难的降临。一分钟后,画面突然跳转,逐渐告诉观众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地球异常(破题),(4′39″)场面变化,随后展现着各国高层在得知灾难即将来临前的表现,从而调动各国观众本土的种族心情。随着剧情的发展,主人公杰克逊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游玩,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在疑惑中偶然认识了查理,得知地球即将面临空前的灾难。43分钟开始,灾难来临,在杰克逊救家人的过程中,电影的次高潮到来。56分钟后,开始以巨大的画面展现黄石公园的火山爆发,电影进入高潮,随后主人公一家踏上寻找方舟之旅,最后登船(解决);电影末尾世界归于平静,标注0001年1月,改纪年重新开始(尾声)。

在整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影以层层递进的紧张感,扣住观众心弦,当一段情节结束之后,在承接中马上转换,让观众再次充满期待。同时,在视觉效果上,展现出强烈的冲击性,整个城市塌陷,建筑物轰然倒下,飞机越过灯火通明的城市上空,美丽的黄石公园全景等等,一幅幅精美而刺激的画面,庞大的场景,目不暇接的进入观众的眼帘。这种方式,在中国电影里也比比皆是,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中,青翠欲滴的竹海,满原若雪的花海,衣袂飘飘的剑侠,优美的打斗,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氛围。另外如《英雄》里广阔的沙漠,气势如虹的秦军;《卧虎藏龙》中清澈的湖水,山水画般的明清建筑等等,这些商业片中,大多以紧张的剧情,精美的画面,宏大的场景吸引着观众,取悦于观众。

三、语言层面

商业电影中,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语言的运用,对白是重要的表现方式。其功能主要是带动故事情节;表现角色内心;介绍源由、背景、过往;定下调性。商业电影面对的是大众,作为一种媒介,其传送的信息必须要为大众所接受,切近观众的日常表达。在喜剧电影中,语言的表达最具有代表性。如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从《甲方乙方》到《大腕》,从《手机》到《天下无贼》,表现出明显的媚俗倾向、八面玲珑的市侩风格和露骨的商业诉求。从“阿伊土拉公主正式召会我国外交部,请求与你共进晚餐,其间可能会向你求婚”到“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等等,为众多观众耳熟能详。香港导演王晶的电影中,那种无厘头的搞笑,将日常口语的表达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其作品《赌侠》中的“你不找我我无所谓啊,因为你受损失。10点以后别找我,因为我睡了。”

从以上几方面的简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推知,商业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媒介,在本质上是文化工业应有的内容,弱化甚至是造成主体的缺失,这是它本身结构和制作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作为以追求票房回报为核心的媒介,常常利用自身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宏大的场景、媚俗的语言、紧张的情节吸引观众,在叙述过程中,紧紧抓住观众的感知心理和观看习惯,影片有着严格的时间分割和时间限制。在批量制造、同质化过程中,也“生产”着相应的受众。

作者简介:

刘库,武汉大学艺术学系2009级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戏剧戏曲学。

上一篇:如何培养儿童学习古筝的兴趣 下一篇:浅谈音乐专业开设舞蹈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