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2-10-20 10:32:02

论音乐教育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讨论一下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

音乐作为人类艺术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生活、情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音乐教育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优良品格,进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小学音乐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识谱、演唱、乐器、音乐欣赏等融进了课堂,丰富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说,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演唱技巧的教法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忽略了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引导,教师应该明白,学生学会唱歌的技巧是次要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成为歌唱家,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欣赏美好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状态。

二、音乐教育应该注入生气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还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正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教师也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注入音乐的生气,并将音乐注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使学生的生活音乐化,使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有精神愉悦的表现。比如说,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童谣的教学,就可以很有效地培养学生愉悦的精神状态。童谣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主要特点为曲调简单、韵律欢快,歌词的取材贴近生活且富有教育意义、富有情趣。这些特点使得童谣具有教学价值,且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童谣的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是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活力的首选。同时,童谣的学习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张茵.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策略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鼓励是智障儿童信心的保障 下一篇:浅议班主任教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