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时间:2022-10-20 10:02:08

论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摘要]:音乐教育具有非常强的人才塑造功能,当前大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对音乐教育的认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高校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文化人”、“创新人”、“和谐人”、“全面人”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音乐教育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人才培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作为人文教育和以“美”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但由于对音乐课程的目的,特别是音乐对于人才素质形成的功能、意义和作用缺乏科学、深层的认识,因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行为与学生各自所学和将来从事的专业相分离;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适应性、科学性,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策略上更是缺少针对性;教师的思维延续遵循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或进行单一的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式”教学等。其结果必然是使学生对音乐原本所具有的热情消失,音乐课成了真正的辅修课,以致失去了音乐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意义和作用,更谈不上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合格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大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从一定的理论层面加以再认识,以期更好地实现和发挥音乐在合格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一、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人”的培养

在人类学语境中,“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1959年,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在剑桥大学的著名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阐明了文化分裂的症结以及带来的后果,一时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其后,这一文化分裂现象在教育领域称之为“斯诺鸿沟”。而在我们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与多元文化的分裂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与人才培养目标和音乐本体的属性严重相悖,其结果必然造成教育片面化的畸形发展。这一缺失或偏颇,被美籍德裔哲学家、美学家马尔库塞描述为“片面的人”、“单面的人”。

在音乐的生成上,“‘宇宙’――作曲家――作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链,也架设了一个认识音乐意义的可循模式。“宇宙”是一个文化意义的大背景、大系统,作曲家是行为的主体与中介,作品是“宇宙”与作曲家共生的物质化承载体。诠释音乐作品的意义,以作曲家的世界为中心,扩散、引伸到大的文化背景中去,寻求作曲家主体世界与外部客体世界之间存在及可能存在的联系。具体地说,在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长河中音乐的形式结构、美的规则、语言衍展、内容思想和情感意境的过程中,在对音乐家(音乐生产者)主体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性格取向、文化养成、生命精神、创作心态和审美取向加以分析的同时,还必须将其置入到那一引发、滋生和促成音乐行为变化的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地域、文化思潮、意识形态、实践理性、美学取向这一大的“宇宙”系统中。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作出全面、深入的诠释,才符合音乐的本体要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这一过程必然是一个全面的调动主体认知系统并进行文化的内化与整合的过程。因此,从狭隘中走出来,在开放的大系统中来感知和诠释音乐的意义,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促进了文化人的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创新人”的培养

音乐行为,包括音乐的创造、表现、接受,是一个开放的、广阔的创造性过程。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主体生命情感的投入,新的形象、新的体验、新的理解随之而来。童庆炳先生在对“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的论述中指出,“一旦艺术家进入艺术构思的过程,那么他们的活动主要就在情感和想象的领域里展开”。[1]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也就没有音乐家及其音乐创造。进入音乐状态,实质上就是进入了一个创造状态。首先是情感的投入,即“投情”,这是一个主体生命“遇合”投入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对于激活人的创造有着积极的动力作用。任何创造活动都是在情感冲动的促使下进行的,而且情感的参与伴随了创造的全过程,使自身进入一个灵性、鲜活、冲动的状态之中。

而当“投情”之后随之相伴的是思维的展开与再创造。这种富于开放的、广阔的再创造是由音乐本体中非具体性、不确定性特质所决定。正如有一千个耳朵就会有一千个贝多芬。音乐“意义上的”这一特性为活动主体思维的发散与创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对于主体而言,音乐将对其发散思维品质的开发具有积极、直接、有效的作用。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爱因斯坦曾说,“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 “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2]在人类创造活动中,发散思维是最集中的活动因素,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答案。实际上就是在“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中实现创造。音乐行为中广阔无垠、妙趣横生的思维发散对于个体创造能量的开发起到直接的作用。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而人才素质结构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品质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美国学者J.P吉利福特有精辟而概括的描述:“创造性人才就是人体才智体现为发展的完整性、健全性和非压抑性的优秀人才”。[3]2005年7月29日,总理在北京看望“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谈到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时钱学森说:“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4]钱学森的这段话说明了两个深切的问题:一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二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

在全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大学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和对受教育者质量检验标准的建构,不仅仅是使学生习得外显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将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置于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领航地位。透过外显的音乐行为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和想象力、联想力,以塑造其内隐的、活跃的可以触发和引伸创造的思维品质。同时,有目的、有策略地连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从中架起沟通学生全面思维的桥梁,这才能够真正地发挥音乐在创造活动中的功能,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和谐人”的培养

现代美育、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实质意义是一种诗化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它是从塑造学生的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个全面和谐的主体。通过艺术美和音乐美的教育,实现完整的人、诗化的人。1916年,蔡元培先生针对当时从西方留学归来的胡适博士提出的“宗教救国”的主张,喊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时代强音。自此,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艺术美育的先河,把音乐、美术、戏剧等门类的艺术教育引进了高等学府。在其后的不断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广阔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背景下培养造就艺术人才,与在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培养造就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人才,两者是和谐互补、相得益彰的。既有利于人才的智商、情商全面协调发展,又有利于科学与艺术、大学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音乐审美作为一种价值属性是指向于接受主体,体现为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三方面的审美意识品质。从外在形式上表现为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通过对音乐美的形态的感应、洞察和发现,培养其感应力、想象力、理解力和鉴别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自身的投情、参与、体验,使个体的感知和思维器官音乐审美化,培养其成熟的审美经验和创造美的能力,即致力于内在的人化,在审美活动中塑造主体自身,使主体成为一个审美的人。从深层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塑造全面和谐的人。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审美活动就是主体通过音乐美的感知、想象、理解实现自我的优化与完善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品质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谐的主体成为现代人才品质结构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和谐的基础。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张前先生指出,“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改造世界的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对各种美的形态包括艺术形态的审美能力,造就全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大队伍。”[5]美就是和谐,通过音乐美的创造、体验、鉴赏、批评,塑造和实现和谐的自我,培养和谐的人。

四、高校音乐教育与“全面人”的培养

高等教育是合格人才的教育,合格人才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实现两个层次:做人与成才。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是人才品质社会功能的决定因素,而成才是人们应有的追求或提升,二者在相互制约、彼此渗透中获得发展。任何学科的教育,如果忽视了这两个方面,必将是不完全的教育,甚至是失败的教育,这在我们的教育中不乏例证。

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质,美是艺术的本质。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融真、善、美于一体,为大学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理念和参考。实现成才与做人并举,就是全面的培养人、塑造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应注重学生成才的教育,又应注重如何做人,做什么人的教育;既应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又应注重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既应注重音乐学科的本体性和规定性,又应注重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整合;既应注重艺术形象思维的培养,又应注重科学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启迪;既应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注重非智力水平特别是个性品质的渗透与提升;既应注重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又应注重人文与科学二者互动互补的和谐发展。在教育理念、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科观点的传授上,既应注重系统性、实践性、时代性、前瞻性、终身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及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开发;又应把个人与民族、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创设“情境―陶冶―教化”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知情并进,德才双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音乐学科更高层次的的育人功能。

音乐教育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也是时展的需要。实施高校音乐教育,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本体的特殊性,只有深谙学科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才能利用学科的资源优势有机地塑造人、培养人。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顾全合格人才的培养。这样,大学音乐教育才能在高校教育合格人才培养的系统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120.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91.

[3]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6.

[4]李斌.亲切的交谈: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N].光明日报,2005-07-31(1).

[5]张帆.专业音乐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3.

上一篇:悠扬的中国风 下一篇:音乐多元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