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10-20 09:39:08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摘 要:目前,高校管理工作者及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若干误区,制约和阻碍着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只有采取转变观念、重视队伍建设、突出实践、完善课程体系等众多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创业教育的时效性,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误区;对策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尤其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能就业、会创业、就好业已成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对高校创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高校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从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解决就业难,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近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教育部的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高校管理工作者对创业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各高校虽然已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但部分高校管理工作者及在校学生仍然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制约和阻碍着创业教育的发展。

1.“创业教育”等同于“实际创业”

高校的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自主创业者,而且要通过将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大学生掌握从事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既懂专业又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当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放在自主创业者培养上,欲把学生在在校期间或者刚毕业后就培养成能自主创业的人才,这是创业教育上的一个误区,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企业家。

2.“创业教育”等同于“传统教学”

有些高校管理人员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技巧、心理和创业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满足于搞一些创业讲座、举办一些创业设计比赛等,却忽视了创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即对创业者个性与能力的培养。而不少大学生的理想是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创业乃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不仅如此,在对创业的认识方面,一些大学生将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会自己如何办企业、怎样当老板”,盼望能学到“术”,仅将创业教育视作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3.“创业教育”弱化于“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既注重传授理论,又注重教学实践与实习,还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尤其对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来说,学校会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践、在企业对口工作岗位专业“实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学校也会在“专业教育”的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实习等方面,从经费、政策、条件等方面予以全力保障和支持。而“创业教育”很难达到这样重要的地位,学时无法保证,教材开发滞后工作生活实际,全国缺乏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甚至没有专业的教研机构。这显然是把“创业教育”弱化于了“专业教育”,这对我国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

4.“创业教育”师资弱化于“专业教育”

高校的“专业教育”教师有明显的学科知识、专业背景和学习教育经历,在学科专业师资配备中,学校往往会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优先配置。而在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中,“创业教育”目前不归属于任何学科专业,它既需要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教师具有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兴教育类课程,很多高校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能与专业教师相提并论。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些高校即使建立了队伍,教师也大都是各教学单位的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也有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就业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不能像专业教师那样能经常外出接受培训以提高业务素养。因而可以明显看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配备、培养、待遇等方面都明显弱于“专业教育”。

二、解决创业教育认识误区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创业教育

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效机制,而且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开展创业教育并不意味着让毕业生都去走创业道路,而是帮助一部分人尝试创业和创业成功,同时提升大学生的整体从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塑造民族创新精神。因此,各高校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协调机构,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实抓好。同时,还要从两个层面来加强创业教育:一是大众化的,即面向所有在校生,培养每个人的创业意识和素质。二是个性化的,对部分确有创业愿望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和服务,促其能够创业成功。

2.专兼结合,多元推动,重视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未充分体现, 因此,建立高效的师资队伍,使中国创业教育工作迅速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弱化于“专业教育”的情况下,各高校要注重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赴一线的企业兼职,扩大视野,提升素质,达到“双师”效果;要积极从校外企业、业界等选聘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创业名人作为“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走“校企结合”道路,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职称、科研、经济待遇、外出学习培训等方面享有与“专业教育”教师队伍同等的待遇。

3.改革教学,突出实践,营造创业氛围

创业教育需要学生具有实践实习的经历和经验,因而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创业实践与课程学习、专业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开办具有实战操作性质的“创业专修班”、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到企业见习、设立创业沙龙、举办创业大赛、开办创业论坛、成立创新创业促进会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创业教育载体和渠道,不断强化创业训练项目,为学生搭建提升能力的多层次平台,形成重视、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深入性发展,学生可以在接受创业教育知识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认识自我,总结经验,能够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业技能。

4.结合实际,统一规范,完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要培养具有开创性素质的个人,是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之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开创事业、生存发展。但面对创业教育弱于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要组织创业教育开展富有成效的高校,充分吸纳企业、业界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有统一指导性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分学时,建立完善规范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是个系统教育工程,各高校还要根据自身情况,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把高校创业教育融入现有的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

三、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也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实现人生价值。虽然创业教育任务艰巨,但只要高校能够树立创新及创业的教育理念,强化创业实践教育,加强校企互动,构建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网络,真正提高创业教育时效性,就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从而也能减轻就业工作压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伍金庭.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

[2]邢昌华.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责编:思 源

上一篇:又到春季花开时 下一篇:NBL开赛重庆的新外援阿林兹来了 湖北的于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