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电子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10-20 09:19:28

胎儿电子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1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5-01

我院2011年引进迈瑞SRF618B5型电子胎心监护仪,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对孕产妇进行胎儿胎心的监护计300例,现将情况小结于下。

一、关于几个术语的意义

①基线率(FHR)是指胎心在安静状态下既无胎动又无宫缩时的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临产的病人为两次.宫缩间隙期的胎心率,正常范ha为120一16obpN。②变异度:预测胎儿状态最主要的胎心率,特征之一是分为短变异和长变异两种:短变异是指瞬间的胎心率不规则变化,通过胎心心电来测定;一长变异是指曲线的波型,衡量每个正常波型,就要看频率是否达到2一5次/分,幅度5一20bpN。③周期性变化:指宫缩时基线率变化,如:加速或减速或无变化。④反应型是指20分钟内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幅度)15bpN。持续时间讼15“反应型病人应于一周后进行复查。⑤无反应型是指20分钟内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少于2次或加速达不到幅度卜15bpN,持续时间>15“应延长监护时间,到40分钟,如仍不能达到为无“反应型”则需24小时后再进行复查。⑥C.S.T阴性:是指宫缩时不伴有任何胎心率的变化,意味着胎儿情况良好。⑦C.S.T阳性:是指晚期减速,但必须有重复性,即连续三次以上才能说明胎盘的血液灌注量有异常(不足).

二、产前监护情况

我院现阶段只采用外监护法,外监护的特点是方法简便、无痛苦,在第一产程一早期应用效果甚好。

1.基本方法要求环境安静,监护前产妇休息5一10分钟以便测量血压。取半坐,安放宫缩探头及胎心探头,描记从线率、变异度、胎动、宫缩等。用微型电脑打印日期、时间、住院号等资料;!:分析结果,隔5分钟打印一次,计监护时问20分(胎儿宫内睡眠周期为20分钟),若无胎动者则延长为40分钟。图形结果表达如下胎心基线率:反应型(N.S.T)为110一15ObpN,无反应型(N.5.‘I’)为110一zsobpN;胎心变异率:反应型5一15bpN,无反应型>sbpN;加速:反应型幅度>15bpN,持续时间丫15“无反应型

2.监护结果

①图象正常250例:无论是阴道分娩或有指征剖腹产者。所生新生儿好(八p举r评分均高)。

②对高危病人12例如高血压,妊毒症,孕过期,妊娠合并心脏病,肝脏病,血液病决定适时剖腹产者6例

③对一般临床表现正常妊娠者,进行监护发现有些孕妇自觉胎动正常,超声多普勒听诊也无异常发现,但进行监护后,却意外发现胎心有问题,引起胎心异常的原因多数为脐带受压,经过改变,吸氧、静滴三联药物后症状好转,可继续观察12一24小时再复查,仍不好转,结合临床重新考虑处理。300例中有8例属此情况,经剖腹产证实确系脐带绕颈或缠络躯干四肢。

④临床检查有问题者20例,超声多普勒检查胎心快、慢或不规律或听不清,用监护仪检查发现胎心率变化超过正常范围,变异度较大,微电脑报告,胎心分离,有胎儿宫内危急报警,当出现这种情况仍需进行全面检查,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情况,不能急于马上作剖腹产。有14例经吸氧:,三联药物后胎心又好转,数日才顺产或剖腹产均获活胎。

⑤妊32一38W孕妇要求保胎者10例,最好每3一7天监护一次,结合“B”超及有关化验,进行全而分析作出处理方案。

⑥产时监护由于产妇进气、胎头下降受压监护图形不清楚难以认别,感染机会多,故产时监护我们没有使用。

三、体会

①监护仪:可以预先发现胎儿在宫内危急情况,’尽快决定及进行抢救,以降低围产期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②监护仪提供的数据只表示胎心率瞬间变化及连续动态变化与胎动,子宫收缩三者之间关系。从图型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使产科医生掌握主动权以便正确适时处理病人,这是监测目的。但是,是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处理必须考虑很多因素、由于此项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判断经验有限。因此不能期望把胎儿监护结果作为临床处理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病人的病史,全而检杳如其它的实验室指标综合分析估价。对图形的识别也应全面估价,多个参数如基线率、变异率,周期性变化及它们的动态变化及产程宫缩强度、频率,产次,产程进展的速度,产科合并症等等。所有这些构成相当复杂的因素。重要的问题在于实际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判断和诊断,更好的正确恰当处理病人。③对监护仪使用.一定要照操作规程进行探头固定的部位、松紧度要适宜,要爱惜好探头,不能碰撞摔坏,否则影响图形和探头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尽管监护仪的使用,具备许多优点,但由于监护仪提供的数据只表示胎心率及官缩情况,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病史,体验及其它有关化验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值。

上一篇:自拟降压茶辅助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电解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