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取弃土场选址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0 08:42:56

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取弃土场选址及防治措施

摘 要:以安徽省新建铁路庐铜线庐江至铜陵段项目为例,进行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取弃土场选址,对选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

关键词:铁路;取弃土场;选址;防治措施

1 工程和项目区概况

新建铁路庐铜线庐江至铜陵段项目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线路从安徽省庐江县引出,经芜湖市无为县,至铜陵市铜陵县终止,线路总长115km。设计铁路等级为国铁一级,设计时速120km/h。全线路基长72.11km;特大、大中桥梁24座,总长40.569km;全线设车站10座。工程总占地面积521.6hm2,其中永久占地427.35hm2,临时占地94.25hm2;全线土石方开挖321.32万m3,回填565.28万m3,借方278.66万m3,弃方34.7万m3;共设置取土场8处,弃土场6处。

项目区沿线具有长江中下游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mm,蒸发量900mm。土壤大致分布规律是:在冲积平原和河漫滩一带,以潮土、水稻土为主;在岗地、丘陵山地上,广泛分布红壤土类、黄棕壤、石灰土等地带性土壤。地貌以长江冲积平原和二级阶地(岗地与坳谷)为主,丘陵沿线零星分布。项目区位于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属安徽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执行水土流失防治建设类二级标准。

2 取弃土场选址

2.1 取土场

取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环境、运输条件等,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经综合考虑选定取土场。取土场一般优先选择在坡前岗地、旱地。为了减小取土场占地面积,在施工方便,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取土深度。设计时考虑边坡的稳定性,结合地质情况确定取土场开挖边坡。

本项目需借方278.66万m3,规划取土场8处,分别为白兔山、油坊、张村、下冲、侯家、汉王村、松院、王圩村,占地面积26.83hm2。取土场地貌类型为山地和岗地,占地性质主要为林草地。

2.2 弃土场

弃土场选址原则:交通方便,尽量减少临时施工道路长度和弃土运距;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和林地,尽量选择在容量大、占地少的山坳或水塘;尽量远离河岸,不侵占洪道;尽量避开公路和村庄的可视范围;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

工程全线弃方总量为34.7万m3,弃方主要为清基土、拆迁弃土、围堰淤泥、钻孔弃土以及其他无法利用土方。根据沿线地形及交通情况,铁路沿线布设高头胡家、吴家院、山东村、谢家桥、奈家冲、西山岭共6处弃土场,总占地面积6.42hm2,弃土场地貌类型为凹地,占地类型为林草地。

3 取弃土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3.1 取土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沿线设置取土场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道路、高程、面积及周边水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沿线取土场数量8个,除桥梁外,路基共长72.11km,也就意味着每9km设1处取土场,而且取土场的选址考虑了大的填方路段及站场。取土深度根据取土场地形条件确定,岗地取土深度大多为10m,取土结束后,其与周边地面高程基本齐平,优先恢复成耕地;低山取土最大深度16m,取土深度为所选取的山坡高程至山脚,并采取边坡防护措施,取土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成林草地。

取土场选址不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避免发生崩塌和滑坡。型式为山坡及岗地取土,占地类型主要为疏林地,满足少占耕地和林地的原则,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各取土场选址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限制性规定之列。各取土场相对独立,新增水土流失不会造成大面积危害。根据各取土场土壤、植被条件,地表具有一定的抗侵蚀能力,为了尽量减少项目施工对当地耕地占用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对取土场施工迹地全部采取复耕或林草措施。

3.2 弃土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沿线弃土场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道路、高程、面积等情况进行了勘查,弃土场的设置根据区间集中弃土情况,从分布情况看,每个县级行政区划各设置两个弃土场。弃土场基本为凹地和未利用土地,根据沿线公路及铁路建设情况,合理选择已经弃土的区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施工便道和拦挡措施。所在凹地汇水面积不大,不会因雨水造成大面积冲刷。

根据实地查勘,各弃土场选址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限制性规定之列,在占地上尽量避免了占用基本农田。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弃土结束后进行覆土造地,土地利用方向主要是耕地或林业用地。

4 取弃土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4.1 取土场防治措施

4.1.1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取土前,对取土区采取表土剥离措施,剥离厚度按30cm考虑,后期用于整地复耕或植被恢复用土。

土地整治:根据取土区布设情况,岗地取土区施工结束后,其高程与周边地面基本一致,可采取土地整治措施予以恢复,优先恢复成耕地交还给当地村民。山地取土结束后,对取土场迹地进行平整,恢复植被。

边坡防护:山坡地开挖形成的边坡采用攀缘植物防护,设计栽植爬山虎。当开挖边坡高度超过6m时应设置一道马道,马道宽度2m。

截排水沟:取土场周边和开挖坡面应修建排水设施,拦截坡面上方来水及引排周边集水。为防止坡面洪水直接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和坡面滑坡,在取土场周边布设排洪沟与原排水系统连接,水头高差大于5.0m的陡坡地段,设置消能设施。

4.1.2 植物措施

取土结束后,对取土场形成的平面进行覆盖表土,整治后撒播狗牙根草籽;山坡地开挖形成的边坡采用攀缘植物防护,设计栽植爬山虎。

4.1.3 临时措施

取土场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在取土场的一角,并采取袋装土拦挡,项目区降雨集中且丰沛,施工年限近3a,需在其表面撒播草籽进行防护。

取土场采取分层分级开挖,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料在雨水作用下沿山体流失,需在开挖面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

4.2 弃土场防治措施

4.2.1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施工前剥离表土,用于弃土场后期覆土绿化。

拦挡工程:本项目弃土场容量在3.0~15.0万m3之间,弃土高度基本为8.0m,因此必须在适当位置修建挡渣墙进行拦挡,以防渣体失稳破坏。挡墙墙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采用M10浆砌石重力式结构,其整体稳定性好。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需对挡渣墙抗滑、稳定进行分析验算。

排水工程:弃土场周边应修建排水设施,用以拦截坡面上方来水及引排周边集水。为防止坡面洪水直接进入弃土场,导致松散的渣场危害,在渣场周边布设截洪沟与原排水系统连接,因截洪沟与原有水系水头高差不大于5.0m,不考虑设置消能设施。

4.2.2 植物措施

弃土场堆放结束后,渣顶高程基本与现状地面高程齐平,宜采取土地整治措施,整治后土层表面撒播狗牙根草籽防护。

4.2.3 临时措施

弃土场表土剥离后需临时堆放,采用袋装土拦挡,考虑堆放表土顶面,拟撒狗牙根草籽防护。

上一篇:关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及其应用趋势的分析 下一篇:常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问题和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