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艺、降低美洛西林聚合物

时间:2022-10-20 08:04:44

优化工艺、降低美洛西林聚合物

摘要 美洛西林钠是一种高效苯咪唑青霉素类抗生素,从胃肠道吸收困难,常用其钠盐供肠道外给药。;但常引起过敏反应,威胁着患者的安全。β-内酰胺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与其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含量有关。为了用药安全,控制聚合物要从源头开始,美洛西林酸作为美洛西林钠的起始物料,降低酸的聚合物,对钠盐质量的提供至关重要。本文从美洛西林酸开始,通过工艺改进,优化了工艺,降低了聚合物的含量。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抗生素;聚合物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182-02

1 课题简介

美洛西林钠属于第三代半合成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常引起过敏反应,威胁着患者的安全。β-内酰胺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与其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含量有关。由于结构不同的高分子杂质通常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故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只需控控制高分子杂质的总量,就可以达到控制致敏物质的目的。2012年美洛西林酸大生产的聚合物均在0.15%左右,与新标准≤0.10%相差甚远,此外降低美洛西林酸聚合物的含量,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大量的小试,并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改进了美洛西林酸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聚合物的含量,从而降级了患者用药的风险,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2 目标值

今年生产的美洛西林聚合物平均指标不高于0.06%,没有不符合内控标准批次的发生。

3 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问题概况:

从2012年生产情况来看,全年共投产380批,产出5800Kg,质量指标如下:单杂0.2,总杂0.65,聚合物0.08。但此结果仅代表等度检验法下的情况,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梯度检测法走向成熟并运用于实际大生产。通过复测,部分批次未达到合格,同时出现新的检验指标:单杂≤0.5%,总杂≤1.0%,聚合物≤0.10%。这就要求美洛西林酸必须优化工艺,进一步改善质量指标,才能成为合格产品。

根据分析讨论,考虑到工艺所涉及到的参数和因素,活动小组成员认真制定活动路线:排查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因素?验证最佳范围④在最佳条件下进一步优化工艺⑤实验走向大生产巩固运行。通过摸索,我们找到降低聚合物的几种具体途径:

1)调节pH值

pH作为反应的影响因素之一来说,是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能够打破原有的反应模式,氨苄西林与美洛侧链将会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展开激烈的反应,也就是营造一个偏碱性的条件,即在原有的基础上,调节pH范围在9.0-11.0之间。通过调节pH更加促进两种基团的充分交换与结合。

2)降低温度

在反应要求的范围条件下寻找更适宜的界点,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两种原料的活性基团有一定的活性范围,如果低于10℃,基团活性减弱,不能充分参加反应;如果高于12℃,就超过了反应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最佳温度范围在10℃-12℃之间,既能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又能保持保持基团的活性,有效地减少副反应。实验还发现,温度对聚合物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起初,在没有控制温度之前,生产出的美洛西林酸的聚合物十分不稳定,上下波动比较大。如下图:

3)及时消泡

在氨苄西林溶解与加侧链反应过程中,随着搅拌的运转,料夜中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加碱时,氢氧化钠会漂浮在液体表面,很难快速和料液混匀。这样就会造成,在线PH计的测量不准确,到后期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加碱过量。同时,碱漂浮在液体表面也会导致局部过碱,使得氨苄西林降解,导致产品的收率和质量下降。所以,在反应过程中缓慢加入丙酮,起到消泡的作用,进而解决了操作中因具有大量的泡沫而无法正确判断的难题。

4)精细化操作

丰富的生产经验告诉我们,生产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不同操作人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距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少人员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工段不断加强对岗位人员GMP知识的培训,深入掌握工艺控制点和精细化操作的培训,严格清洁生产的培训,并且工段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加强生产的巡检,对操作怠慢的员工就现场培训。这一系列措施,很好的提高了员工素养,达到了精细化操作的要求要。

4 结论

4.1 完成情况

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2013年所有批次的美洛西林酸聚合物指标完全符合并低于内控标准。正是由于质量的提高,为钠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为钠盐扩大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美洛酸的产量呈现出饱满的态势,如图:

4.2 经济效益

据统计,2013年美洛西林酸前10个月的均成本是300.06元/Kg,产量是120000.3Kg,那么相比2012年350.15元/Kg的成本降低总金额(即产生经济效益)为:

(350.15元/Kg-300.06元/Kg)×120000.3Kg=598.93万元

同比2012年产量58000Kg相比,2013年产量也增长了一倍之多。

参考文献

[1]王太岑,美洛西林钠的药理和临床[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9,1(6):431-436.

[2]赵建西,汪开敏,金少鸿.青霉素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和本质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质,1981,1(3):129-144.

[3]蔡珊英,胡昌勤.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8(2).

上一篇:基于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溴酸钾滴定法测定冶炼工业废水中的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