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建设的新思考

时间:2022-10-20 07:39:58

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建设的新思考

摘要:就业工作市场化是人事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从传统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迈进过程中出现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机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场化是就业工作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问题上的反映。

关键词: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化的演进历程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导向。建国至今,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工作市场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个阶段,完全计划型的统包统配摸式(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编制计划和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

第二个阶段,由供需见面逐渐步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198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

二、高校就业市场化的内涵殛其运行机制

就业市场化就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就业市场化的实质就是劳动力走向市场,就业市场就是劳动力市场。

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属于劳动力市场范畴。因此,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与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是相符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包括:

(1)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性,是由市场经济法则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能对高校专业结构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要进行“双向选择”。所谓的“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用人制度,即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场为中介的双选就业制度。而这种双选制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其风险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双选过程中,毕业生既可能选中,也可能落选。二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原有的终生制改为合同制。三是双向就业制度,使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由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再不是等上级主管部门分配,而是自己主动寻求人才。用人单位要想吸引、留住人才,除了要认真落实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外,还要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在供求平衡机制上,从短期来看,会有少数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但从长期来看,受供求平衡机制的影响,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人才的不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优化配置,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其供求关系会达到大体平衡。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人才配置,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提供服务的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其运行的主要内容,是具有自主择业权的大学毕业生和具有自主用人权的单位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洽谈、签约的一系列活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就业市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

1.群体性。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种群体或集体活动,它与一般社会就业市场有着很大区别,后者是长期的、个体性的,求职者单兵作战,以个体的状态进入市场,用人单位同样以个体形式随机分散地招聘。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双方都具有群体性特征。

2.针对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总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举行,并逐渐形成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就业市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具体时间、特定参加对象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招聘和应聘,供求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减少中间环节,克服盲目性,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虽是无形的,却是客观存在的。

3.时限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时限性。毕业生就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毕业生未能完成就业,就要转向其他市场。这段时间通常是在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一般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7月份左右。而一般社会就业市场则不存在明显的时效性通常一直是开放的。

4.宏观调控性。国家要根据每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宏观上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政策上的调控。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毕业生就业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和措施,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浓厚的宏观政策色彩。

三、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建设,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建设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的联动。

(一)政府应在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培育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积极的工作。

强化政府职能,提供优质服务。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包括政策措施的制定,还要包括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和优质的就业服务。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贯通,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更加开放、更加规范的大就业市场。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就业工作的宏观监控;制定相关的法规加以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二)高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要发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战场作用,高校应根据市场反馈,进一步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更好的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应长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首先,根据反馈情况,做到“招生—教学—就业”联动,全面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结构,使之与人才培养挂钩,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深化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才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对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可以考虑根据其要求制定有关的教学计划,实现单位和高校的“无缝对接”以及订单培养。总之,人才培养要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增强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高校要肩负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应注重教育培养学生对经济、社会服务和适应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学生个性能力、兴趣的测评,组织开展提升就业力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个性特点等综合能力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加强丰富、完善就业网站的各项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利用学校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市场。

加强创业教育。高校应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有意识地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敢于体验、敢于挑战科学的胆识和创新能力。要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学生锻炼创造能力的大课堂,社会实践给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更能明白创业的艰辛;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应该打破传统模式,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拓宽专业面,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推广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行之有效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将学业与创业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跨系科甚至跨学校选课或流动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富有个性特点的知识结构。

特别建议在高中期间设置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中学是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职业探索的起点,中学生即将进入大学,指导他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理性选择大学专业结合起来,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三)用人单位应真正享有用人自,成为市场的主体。用什么样的观点来选拔毕业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并且对高校毕业生也有很大的导向作用。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思想道德素质要综合考察,择优录用,以达到用人效益最大化。

(四)学生个人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树立自主意识和使命意识,自主意识强调大学生要清楚认识就业形势和认识到自我价值,应当有自信,脚踏实地,从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长期效应着想;大学生要培养一定的预见性,要学会根据近期的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待和学习内容,努力为将来就业提高适应能力。学生个人只有从自身做起,平时注重自己对喜欢职业的适应性的培养,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前就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从进校起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经过一年级的适应期,了解自我后,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到四年级初步明确并具有职业人的条件,使自己对职业目标认识进一步清晰,把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与职业定位很好结合,毕业时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择,人才问的竞争,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自己适应目标岗位的能力,挖掘自己从事目标岗位的工作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这样就业就成为一件自然而快乐的事情。

当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机制才能不断完善。总之,能把大学毕业生合理地安排在能发挥其作用、推动社会进步的岗位上,这才是真正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中国的“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上一篇:酥菜食俗的文化解读 下一篇:商誉会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