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

时间:2022-10-20 07:07:12

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

一.英美文学的传统教学面临困境

英美文学传统的教学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大部分。由于英美文学原著的语言难度大、篇幅长,加上课时少等因素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只好偏重文学史或偏重作品选读,总之很难两全。偏重文学史的课侧重讲授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梗概、主题、创作风格等知识,作品选读仅是方便文学史教学的补充。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在偏重作品选读的课上,教师也只能就文学作品(小说、戏剧)中的几个段落进行阐释分析,学生则是浅尝辄止。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得“头昏脑胀”。在这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无法对英美原著拥有任何完整的、感性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他们没有话语权,只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至于他们的创新思维、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在学习了英美文学一两年之后,他们有可能连一部完整的英美文学原著都没有阅读。时至今日,由于经济大潮的影响,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毕业后就业的优势,他们自然把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向了商务英语、高级口译等实用价值高的课程。现在,很多学生,甚至包括一些教师都认为“文学无用”。这些学生上英美文学课,仅仅为了几个学分,他们的学习缺乏热情。英美文学的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即便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也是“启而不发”,其中原因很显然:学生课前没有通读原著,他们对原著缺乏一个完整的、感性的认识。这是因为英美经典原著(小说、戏剧)篇幅长、语言难度大,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前不可能独立读完。在课堂上他们自然成了知识“灌输”的对象。应用英美文学原著改编的影视辅助教学之后,这种问题迎刃而解。因为通常只需两个小时,学生就可观摩一部原著影视。他们从中能够获取的是完整同一的感性认识,包括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的历史背景。影视艺术是构建在现代科技,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之上的一门综合艺术。从影视艺术中,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到英美经典原著蕴藏着的艺术魅力。

通过影视观摩学生获得了对经典原著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具有完整的、统一性的特征。他们因此在英美文学课上有了一些“话语权”。在把自己的感性认识与教师的“有的放矢”的深刻剖析进行对比之后,他们对原著的理解不断深化。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人文素质都得以提高。

2.直观翔实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是“……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学原著影视在这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原著影视,学生不仅能学习文学名著,更能对英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了解。现代影视艺术具有动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演员的生动表演、逼真的生活场景,它能把重大历史事件,细微的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谈情说爱等等社会习俗生动地层示出来。学生在影视艺术营造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渐渐习得了丰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原著影视提供的逼真的、感性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特别的“情景教学”。影视编导,为了影视艺术自身特点的需要,都会对文学原著改编。他们会舍去原著中并非十分重要的东西,突出表现真正重要的文学内涵。因此,学生从影视艺术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

3.新增的英语视听实用技能

学生在英美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可以学到一些文学史知识;通过作品选读,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提高。不过,英美文学课与他们的视听能力的提高没有直接关联。这就是为什么以往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当他们观看英美原著影视时,仍然感到困难重重的一个原因。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衍生出一种“实用功能”,即学生的英语视听能力在英美文学课上同样得到培养。

无论在课前或课堂上,学生只要通过原著影视的观摩就能培养自己的英语视听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长达两年的学习中,其中包括学生课后的自学训练,临到毕业时,他们对原著影视的视听理解能力势必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原本“无用”的英美文学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多了一项实用的视听能力的培养。英语视听能力的增强更加有利于他们毕业之后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

4.来源于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学生对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心理学都告知我们,学生习得知识绝不是一个被动的“输入”过程。学习者必须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习得过程之中。只有当学习者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对要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大脑才会因适宜的刺激而产生灵感,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它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成功之母。

学生对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还可能促使他们认真阅读英美名著,特别是在他们观摩了一部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影视之后。在今天,任何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小说),要想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往往要依赖影视艺术。近几年,社会上掀起的一次次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潮,都是因为大众观看了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影视后产生的效应。影视艺术的发展史虽然短暂,但是它对推动经典文学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三.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策略

1.影视艺术与语言艺术的优势互补

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虽有很多优势,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因为传统的文本阅读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韵味”。同时,影视是视觉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理论上它们分属不同类型。再者,影视编导在拍摄制作时,为了影视艺术的需求,都会程度不等的对原著改编。这些决定了影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所处的困境预示了影视辅助教学的特殊意义。我们在应用影视辅助教学的同时,应该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值得借鉴的种种做法,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英美文学教学大纲》定的教学目标。

2.英美文学原著影视的甄选

根据英美文学原著改编的影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最大程度上“忠实”于文学原著,没有明显改编痕迹的“移植型”:再就是融合了影视编导对文学原著的个性化理解的“再解释型”:还有一种就是完全背离文学原著而别出心裁的“再构思型”。就影视文学自身而言,这三种类型都是影视艺术,不分伯仲。但是,从我们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出发,我们毫无疑问的应该遴选“移植型”和“再解释型”的影视。因为 它们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风格等文学的基本层面上忠实于文学原著,因此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目标。

针对影视编导在处理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风格等基本层面上与原著明显不一致的改编,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向同学说明。因为文学原著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影视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有效“中介”。

3.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1)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片

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总的来讲,让学生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最佳。但是,由于课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课堂上完整地播放原著影视有时困难较大。我们能够变通的方法也很多,例如:把英美文学原著影视片压缩后放到校园网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并布置几条相关的思考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购置一些英美原著影视片,在学生之间实施原著影视片的交流,以利相互帮助学习。另外,英美文学课的教师也可以有计划的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如《英美名著影视欣赏》,以便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互补。(2)影视的剪辑与对比式教学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结合课程的讲授,播放一些影视剪辑。影视剪辑应该是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或教师难于口述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影视剪辑插入到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部原著影视不能剪辑太多、太零碎。

时至今日,我们能够搜索到的影视资源越来越丰富。就以英国文学为例,有关丹尼尔・迪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萨克雷的《名利场》、汤姆斯・哈代的《苔丝》等原著影视,就存在几个不同的版本。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不同的版本,施展对比式教学。另外,原著影视中的字幕(中文,英文)也是我们根据教学环境进行调节的有效手段。

四.结束语

实施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所可能遇到的障碍将是人们保守的教学观念。因为有人会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有“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之嫌。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人们的教学观念的变化。正如国内一些学者所表明的那样:“传统的‘文学史+选读的教学模式’应该终结了”。

上一篇:探讨聚光灯在拍摄人物专题片中的运用 下一篇:简论电影美学的理论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