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会计寻租行为

时间:2022-10-20 07:00:26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会计寻租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

摘 要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自身对会计信息的优势把握,经常会通过相应的会计寻租行为来攫取一些社会经济资源,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又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寻租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持。本文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会计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会计寻租行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寻租 信息不对称 会计准则弹性

一、会计寻租行为概述

寻租活动是指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零和博弈,具有负的外部效应。资源配置过程中,当出现权利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 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攫取它,同时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谁能对会计信息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谁就能攫取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公共租金”。会计的独特性,使得会计寻租行为应运而生。

宽泛的会计寻租行为包括准则游说、盈余管理及会计政策选择等,而会计寻租的主体则包括政府部门、审计部门及企业等等。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高管人员角度出发,从寻租理论出发对企业高管人员的相关会计行为进行浅述。

二、企业高管人员会计寻租行为产生条件分析

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高管人员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会以自利为动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作出一些利己的行为选择,这是高管人员会计寻租行为产生的根本动机。

信息优势(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手段,主要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管理层对原始会计信息的获取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作为外部会计信息的最终者,对最终会计信息的反映具有决定权。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成为高管人员进行会计寻租的前提。

会计准则的弹性。在会计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现行会计准则给予企业很多自主选择权。企业经营的多样性,使得会计准则不可能对所有的会计行为作出一一规定,企业经营的独特性,又使得企业对会计准则的选择完全一致。因此,企业在对会计准则的执行过程中,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弹性,比如说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等等。总之,会计准则的弹性和会计政策的自主选择性为企业经营管理层的会计寻租行为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空间。

三、企业高管人员会计寻租行为的表现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高管人员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不同的会计行为实现其寻租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企业高管人员可能进行的会计寻租行为进行介绍:

首先,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员,当面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和股东站在统一战线,为了实现企业内部利益目标而进行相应的会计寻租。

面对金融机构等企业外部债权人,高管人员往往会和股东站在一起。债权人在作出借款决策前主要会考虑企业相关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到期时能够收回本金和利息,还会和企业签订一系列的限制性条款。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为了确保借款的取得,管理人员很有可能会通过报表粉饰以“达到”债权人的财务指标和限制性条款要求。

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公开披露信息的要求,企业不得不向市场报告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可能会根据市场的预期反应,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以此实现企业目标。例如: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可能更看重一个企业盈利的增长性和稳定性,基于此企业经营者可能会通过操纵收入及费用确认的时间在保证一定增长性的同时平滑收益,以此稳定企业股价。

第二,作为公司的经营者,管理层相对于企业股东,可以说是企业的“外部人员”,因此管理层与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所难免。此时会计寻租行为是经营管理层实现自身利益损害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高管人员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接受所有者的委托,在努力经营企业的同时也会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包括薪酬激励、个人享受、社会地位等等。而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将企业委托经营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股东必然会产生利益的冲突。当产生利益不一致时,高管人员出于自利目的,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自身利益并损害股东利益,产生道德风险。

当面临巨大利益诱惑时,经营管理人员可能会以牺牲股东和大众投资者的利益而追求个人财富的实现。薪酬激励和业绩考核制度是股东对经营管理人员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手段。经营管理层为了追求企业的业绩奖励实现个人利益,往往会在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调整经营业绩,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备受争议的股票期权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其初衷是为了实现经营管理层和股东利益的长期一致性而建立起来的,然而制度本身的缺陷反而使它成为管理层进行会计寻租实现自身利益损害股东利益的工具,在美国安然和世界通信的相继破产案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扮演了重要角色。

面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企业高管人员会采取不同的手段通过改变会计信息来实现其寻租的目的。

四、会计寻租产生的经济后果

寻租行为的存在没有使社会总财富增加,它不仅造成社会财富的不公平转移,而且导致社会生产效率降低和社会财富的浪费。而会计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会产生直接的经济后果。企业高管人员的会计寻租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计寻租行为需要经营层花费一定的成本,承担必要的风险。

第二,会计寻租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致使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自己从中牟利。

第三,经营层的会计寻租行为严重降低社会生产效率,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会计寻租造成的信息失真严重干扰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造成市场机制严重失灵,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阻碍经济良性发展。

五、有效改善企业高管人员会计寻租行为的几点建议

由于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广泛性,会计寻租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也十分严重,因此如何改善这种会计行为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会计寻租行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提高信息透明度。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寻租行为产生的前提,因此要想有效改善会计寻租行为首先必须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地位的平等性。

第二,完善现行会计准则制度,统一会计规范。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改进会计制度中不完善的方面,增加会计准则刚性,减少会计寻租空间。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控制企业制定会计决策的弹性,强化对会计估计和会计变更行为的执行要求。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内部审计地位,提高企业内部信息透明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关注会计寻租风险领域,并进行有效风险控制;提高企业奖惩制度的合理性,加强对高管人员会计行为的监督;制定合理的企业薪酬激励制度,追求企业业绩的激励是经营管理人员实施会计寻租行为的重要动机,企业的业绩考核制度无疑就成了高管人员的目标指示,因此制定合理的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引导经营管理层行为的作用。

第四,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完善会计法规责任追究制度。会计寻租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高管人员是钻了监督惩处缺失的空子。现行法规制度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打击力度明显偏弱,而且对会计寻租行为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以致企业的高管人员有恃无恐,因此会计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同时鼓励公众参与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增强公众责任意识,并进行适当奖惩。

参考文献:

[1]孙秋美.会计寻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7.

[2]章涛.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及其对策分析.会计之友.2009(8).

[3]张晓燕.针对会计寻租行为的策略分析.时代金融.2010.02.

[4]李建英,李志强.寻租理论与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体制改革.2003(2).

上一篇: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的现时思考 下一篇: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