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衣食住行

时间:2022-10-20 06:59:12

上海人的衣食住行,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上海人的才智

在不少人看来,上海人的生活很精致并非在于财力雄厚与物力充裕,而在于精打细算和善于当家。上海人的衣食住行,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上海人的才智。

先说上海人的“衣”。曾经流传这么一句话:“广州人什么都敢吃,上海人什么都敢穿。”这基本反映了上海人对穿的热爱和重视。上海人爱“面子”,而穿恰恰是人的“面子”的外在表现。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上海人面对衣食住行所需解决的问题,能有所作为的往往是“衣”。

上海人长期受到商业社会的熏陶与影响,“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的观念根深蒂固,“只认衣衫不认人”的习气也有所占染。旧上海的电影里,那些小知识分子、小职员、小市民们总是西装毕挺,实际上也只有可怜巴巴的这一套衣服。他们对这身唯一的“行头”十分爱惜,晚上睡觉时要整齐迭好放在枕头底下压平,以便第二天出门时依然挺括。上海闲话中有“洋装瘪三”一语,“瘪三”尚且需要“洋装”,更何况有着职业的普通市民呢?可见上海人对衣着的重视与追求是有传统的,其中既有自我尊重,又有些许虚荣。

在计划经济年代,什么都要凭票或凭证供应,大大限制了上海人的穿。在供应困难时期,上海人发明了“节约领”,并很快在全国推广。这种“节约领”不仅省钱省布,还在于衣着上能保持“体面”。过去虽然物质贫乏,但制度规定还是很严格的,穿着没有领子的汗衫背心是不能上班、上学,甚至不能乘车。“节约领”确实意义重大,功不可没。而现在,社会日益开放,上海已成为中国的“时尚之都”,“老克勒”也由“贬”为“褒”,上海人正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再说上海人的“食”。上海人在“吃”的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节俭,另一是喜欢尝鲜。上海人不喜欢大吃大喝,也不爱大鱼大肉,在家的日常三餐是比较节俭的,这尤其体现在上海人吃“泡饭”的习惯上。“泡饭”是上海人特有的“吃法”,即把上日的剩饭用水煮一下,更省力的是用开水泡一下便成。“泡饭”一般用酱菜、乳腐佐饭,吃起来很爽口;讲究一点的是,用剩饭和剩菜一起煮,成了鲜美可口的“菜泡饭”。可以说,年纪在四十岁以上的上海人都是吃“泡饭”长大的。上海人在注意节俭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满足自己的口福,喜欢吃时鲜货。二三月里的春笋、四五月里的蚕豆、清明节前的刀鱼、深秋时节的大闸蟹以及其他时鲜蔬果,虽然刚上市价格不菲,上海人也总是要趁早吃、尝个鲜。

在凭票凭证供应年代,上海曾经出现过“半两粮票”,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有人说这是上海人的“抠”,也有人说这是上海人的“精”。“半两粮票”是一个绝妙的创新,用它可以买一根油条或一块蛋糕、两个生煎或锅贴,这是上海人对“吃”的精准化安排。同时,这种无奈之举也成为“上海人小气”的“佐证”之一。上海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街,其中集大成者,当属老城隍庙小吃无疑,这里的鸡鸭血汤、油豆腐线粉汤曾经让英国女王、西哈努克亲王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也是上海人在吃的方面的神奇之处。

“住”一直是上海人感到尴尬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上海人。上海开埠以来,大量的移民不断地涌入上海,上海滑稽戏有个经典剧目《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是解放前上海小市民受欺压的悲惨境遇。尽管《七十二家房客》有点夸张,但也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上海的住房紧张。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除了滚地龙、棚户区外,老上海的民居等级依次为弄、里、坊、村、公寓、别墅等。村、公寓、别墅等一般又称为新式里弄,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弄、里、坊等的主要建筑为石库门,存在的年代也较为久远。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约有20万幢石库门房子,占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石库门原是设计为一家一户居住的,由于大量人口的涌入,后来往往演变成“七十二家房客”。解放后,上海人居住紧张的状况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青年人结婚无房、三代人同居一室或两对夫妻共处一室等现象也很普遍,搭阁楼成为上海人缓解住房困难的新发明(也催生了违章建筑)。上海人会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一间小屋也要放上“三十六只脚”撑一撑面子。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上海以石库门为特色的弄堂居住格局正逐渐为居住小区所替代。

最后说上海人的“行”。上海是最早有公共交通的城市,早在1914年就有了英商电车公司创办的无轨电车线路。在半个世纪前,上海的公共交通不仅有汽车、电车、有轨电车以及轮渡等,在郊区还曾有小火车、小火轮。上海还曾有人力交通工具――黄包车和三轮车,高级管理人员上班、医生出诊以及走亲戚等,一般都会叫上一辆黄包车或三轮车。笔者小学时候的一位语文老师,她每天就雇三轮车到学校。到了上世纪60年代,黄包车和三轮车就先后消失了。

“出行难”曾是长期困扰上海的问题之一。市内交通紧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乘车涌挤,高峰时在车厢内一平方米平均有13双脚挤在一块;二是道路堵塞,坐车从徐家汇到杨树浦几乎与乘火车到苏州、昆山的时间差不多。为了解决“出行难”,公交部门也想了不少办法,如调度上有高峰车、调头车、区间车等。公交车辆也由一个车厢的汽车、电车改成了两个车厢连接的巨龙车,为了多“装”人,还设计了无座位的“大篷车”。在道路交通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些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高架道路的建成、地铁轨道线的出现,大大缓解了上海人“出行难”的问题。

现在上海人出行不仅靠公共交通,还有私家车。除了买房,买车也成了越来越多的上海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目标。许多“有车族”购物、旅游、上班都自己开车,已不习惯乘公交车,以致“出行难”变成了“停车难”,不少小区车满为患。这是生活质量提高后带来的新问题,也是城市管理要解决的新课题。

上一篇:跨国并购:馅饼还是陷阱 下一篇:马斯洛学说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