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材中节前语的使用方法

时间:2022-10-20 06:44:58

谈初中数学教材中节前语的使用方法

摘 要:新课改的颁布与实施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个优秀的教学方法被教师们一一挖掘出来。新课改不单是对思想教育上的改革,还对教材进行了改革,许多教师的教育事业感受到了新教材的新颖之处,但是在新教材的运用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新教材中节前语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教材中节前语运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节前语;方法和经验

时至今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在新课改实施的几年里,许多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拥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师们感受到了新课改教材的特色,以前版本的教材使教师们非常的头痛,而现在教师们的目标清晰了,在“新理念”的教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问题的背景。

一、使用节前语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节前语的了解是否有深度

从近几年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新教材中节前语的使用和关注都不高。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若是对编者编辑的内容没有深度的了解,就不能充分地表达出编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有教师明白了编者的用心,才能对节前语进行关注,使用节前语的频率才会提高。

(二)教师的态度是否端正

态度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了个人的素质,态度也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是否端正能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很重要的,备课能使教师对教材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能有效地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让学生能更加容易地学习。而教师是否备好课能直接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是否对学生负责。

(三)教师是否能让节前语发挥它真正的意义

许多教师只能简单的讲解节前语,但是不能真正地去发挥它的意义。节前语是对本章知识的介绍和总结,有着引导本章知识的作用,教师只有认真地了解和分析节前语,才能对本章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多少在于教师掌握本章知识的多少。

二、使用节前语应认识到几点

(一)节前语是转变数学观点的缩影

新课改中指出,数学课堂不单单要考虑到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经历问题,把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通过实践进行解答。

(二)节前语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几点意识

1.应用的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目前数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高峰阶段,它被应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但是现在的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丝毫的应用意识。教师应让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掌握节前语的内容,这样对运用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教师可在上课前结合节前语对学生介绍,让学生对有理数有简单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同号的有理数相加法则,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容易得多。

2.创新的意识

相对于以前的旧教材,新教材中的节前语也算是一种创新了,在教学中教师对节前语的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应受到固定的思维束缚,要大胆地进行创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修改数学教材中的节前语。比如:在讲《平行线》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章的重点,那么教师可以根据本章的重点来自己设计节前语,让学生们明白重点是什么。

3.主次的意识

一节课45分钟,教师要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规划。节前语固然很重要,但是学习节前语的目的是为了给后面的主要知识进行铺垫,所以要分清楚主次关系。先引导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模糊的了解,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一头一尾式的方法,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总之,节前语的引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先对节前语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数学知识是以大块的形式排列的,在章节的设计中很少有承上启下或者内容相近的章节。许多时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无从下手,因为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新的知识面,这时节前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研究和分析能让学生对本章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学习的时候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知识的难度。

参考文献:

李海东.初中数学课标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象牙山县新港中学)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构建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