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没有“拔尖儿”学生

时间:2022-02-15 05:02:10

为什么我们没有“拔尖儿”学生

通过对地区教育形态多年的观察,笔者发现地区各类基层中小学培养的学生有这样一种现状,即好生与好生之间,学困生与学困生之间在学习差距上差别不大,这种差别不大既体现在同一学习层次的好生之间,也同样存在于不同层次的好生与学困生之间。固然,均衡发展应作为我们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一味强调均衡势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抹杀,阻碍了部分学生“拔尖儿”突出的机会。

教育行业的各项结果与其各项制度密切相关。以学校为例,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无不与教师个人及整个学校的教育思路及教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针对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主要是参照平均分标准,即在历次期终考试成绩中取一个中间值或是根据历年来成绩制订一个平均分标准,超过则奖,若低则罚。这个平均分标准主要针对单科,至于班级则以所有学生各科成绩相加得出总成绩,再除以班级人数得出班级平均分。目前教师奖惩无论是中东部地区的学校抑或是西部地区各中小学普遍采用这种考核评价标准。

这套标准在中东部地区行之有效是因为中东部地区教育基础较之西部地区要雄厚许多,单科平均分基本上都在及格线内,即百分制60分以上。虽然国家对教育给予多项政策倾斜与扶持,但囿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给人们思想、观念等加诸的影响,的教育基础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还显得远远不足。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科成绩普遍在及格线下,以我校为例,历次考试单科成绩最好的往往是藏文,但平均分最好的班级也仅在50分左右,而且这已是远超其他班级同科目及不同科目的分值了,其他各科平均分普遍在30分左右徘徊,纵观历年成绩,这也是多年来的一个平均值。

我们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知道,把一个考十几分的学生提高到三四十分不是太难的事,对一张百分制的试卷来讲,三四十分即是它的基础部分的一半分值。而对于一个考六十分左右的学生,想要把他的成绩提高至七十、八十、九十却绝非易事,因为,百分制试卷及格部分的六十分即是基础知识得分,剩下的四十分往往与能力及发展有关,它需要考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发、自主、探究式地去挖掘,而绝非死记硬背就能掌握。

小学阶段教育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打基础、广认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学生身份的定位,广博其见闻,故此阶段教育不求深、透,但务须使学生尽可能扩大视野,同时打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从教育心理学上看,这样做也符合此年龄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符合正常人成长的认知规律。

初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则在继续打牢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逐步实现向深、透、精的方向转变,务必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抽象思维认知,由完全的形象思维逐步实现到抽象思维的转变,这样做既符合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是为学生在将来的高中阶段学习时适应分科教学做好准备。据美国教育学会研究认为,当今社会,男孩子的心理成熟年龄在14~16周岁,女孩子的心理成熟年龄在13~15周岁。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在11~14周岁,基本上都已在心理成熟期,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学生的心理成熟期与其生理成熟期――人类学家普遍将18周岁作为成人与否之分水岭――尚存在一定的年龄时差,加之青春期萌动、阅历不足、性早熟诸方面因素,故而此阶段学生的心理成熟表现多是不稳定和表象性的。具体来说,此阶段学生处于一个多思多想的年龄,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心理进行正确疏导,使“胡思乱想”走到“善思会想”的轨道上来。

自治区初中阶段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完成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的过渡。教育教学仍是小学阶段教育之延续。相当一部分教师固守旧思想、老观念,不尊重学生隐私及自尊,秉承着“棍棒底下出好学生”的观念,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用棍棒“促使”学生死记硬背,教育观念严重滞后,初中阶段还在围绕着死记硬背打转,一上课就密密麻麻抄一黑板,教师抄得不亦乐乎,学生抄得满头大汗。这种教学模式即是备受诟病的“填鸭式教学”,中东部学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已广泛批判。这种模式培养下的学生死记硬背,不会思考,不会学习,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纷纷经受了从“好学生”到差生的落差,甚至当年风风光光考到好学校的学生又纷纷转学回来,主要原因就是适应不了这种落差,“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界发现“填鸭式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欧美教育的考察,当代教育学界转而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也即新课改的要求。

当前新课改在地区各基层中小学中尚未全面展开,一部分学校及教师碍于既得利益,片面理解、刻意歪曲新课改,宣称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无法铺开,放开时间给学生玩,作业减少势必影响成绩。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小组长能做的,课代表不用管;课代表能做的,班长不用管;班长能做的,我不用管。他放手了,班级不但没垮,教学成绩反而更加突出。一说到改革创新,我们的教师就提出一堆“不适合”“不合适”等的理由,但是你不改,不变,要等谁来变,谁来改?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改,才变?

针对我区初中阶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应转变平均分考核评价机制,欲造就拔尖人才,必先转变当前的庸才培养模式,必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这种矮子里面拔高个的评价机制和孟子说的“五十步笑百步”其实异曲同工,试问,50分和30分、20分有多大差别?但培养拔尖学生和追求平均分效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了平均40、50分,牺牲掉相当一部分学生拔尖、突出的机会,满口的公平、平等,表面上一切为了学生,内心里却是为了讨好家长、领导,成就私利、虚名。

愚以为,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在我区不适合以平均分作为评价标准,而应以年级前十名班级占有多少作为标准。年级第一奖励1000元,第二奖励900元……以此类推至年级第十名奖励100元,各学校可依据自身财力并通过教务人员与广大教师共同协商具体奖励标准,班级及教师之考核评价以本班级总分或单科考入年级前十的学生人数来定优劣,根据考入年级前十的学生及对应的奖励标准兑现班级及教师之奖金。有了奖励拔尖的机制,才会有人人踊跃培养拔尖学生的氛围。

(作者单位 自治区山南贡嘎中学)

上一篇:从构建高效自主课堂看音乐教师角色转变 下一篇:如何做好阅读教学中读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