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改造好的地主富农摘帽是不是得罪了多数人?

时间:2022-10-20 05:44:43

一些同志对给改造好的地富分子摘帽想不通。他们认为这是削弱无产阶级,解放了“四老”(地、富、反、坏),束缚了“三老”(老贫农、老干部、老党员),是讨好少数人,得罪多数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湖北省组织原贫协的专职干部,深入实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大量事实证明,经过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剥削除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了,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同贫下中农、中农等其他劳动者一样,都已经成为集体经济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农民。首先,从经济地位看。经过、合作化,消灭了剥削制度,走上了集体化道路。从那时起,阶级关系、生产关系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对武昌法泗公社长虹、菱米、永新三个大队的调查,1979年总分配金额为810312元,贫下中农出身的社员3283人,占总人口66%;劳动力1221人,占总劳力66.6%;分配金额554871元,占总金额68.5%;人均收入138.55元,劳均收入454.49元。中农等其他劳动者出身的社员1188人,占总人口24%;劳动力445人,占总劳力24%;分配金额173430元,占总金额21.4%,人均收入145.98元,劳均收入389.73元。地富出身的社员504人,占总人口10%;劳动力195人,占总劳力10%;分配金额82011元,占总金额10%;人均收入162.55元,劳均收入420.5元。以上情况说明:尽管阶级出身不同,但经济来源都是靠劳动所得;不同出身的社员,不再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经济上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其次,从政治态度和表现来看。党和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对剥削阶级分子进行了长期的监督、教育和改造。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遵守法纪,参加集体劳动,认真改造思想。随着经济地位的变更,他们的政治态度也变了。从建始县先锋大队的一次“评功表模”活动来看,这个大队总劳力786人,评出劳模和积极分子484人,占61.6%。其中贫农出身的劳力363人,评出模范296人,占81.5%;中农出身的劳力326人,评出模范147人,占45.1%;地富出身的劳力97人,评出模范41人,占42.2%。这次评比活动是在1978年进行的,当时还没有给多数改造好的地富分子摘帽,因此评比中对他们抠得较严。即使这样,他们中间仍然评出了一批积极分子,而且所占比例不少,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一论断,既说明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又说明它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以经济为依据的,一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不存在了,一定的剥削阶级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客观条件。党的政策早有规定,地主经过五年改造,富农经过三年改造,表现好的,可以摘掉帽子。只是由于过去在“左”的错误影响下,党的这项政策未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实践证明,中央的决定是正确的。摘帽一人,解放一群。南漳县利民七队一个地主分子,79年摘帽以后,更加热爱集体,处处实干苦干。当年生产队买回1500只小鸭子安排他放养,按规定死亡率可达20——30%。由于他日夜守护,精心喂养,只死了70多只,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集体创造了财富。宜城县黄冲大队10个地富分子,原来因为年老体弱队里没有安排他们参加生产。摘帽以后,10人中有8人主动要求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钟祥县安桥大队21个地富分子摘帽后,和他们的子女184人都参加了农会。他们高兴地说:“原来没有摘帽,一家几代愁;前年摘了帽,现在都参加了农会,全体农民都成了一家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可以一心一意干四化了。”政策是路线的具体体现。有了正确的路线,还必须有正确的政策,才能保证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给改造好的地主富农摘掉帽子,是党的政策的落实和体现,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是拥护的,欢迎的。他们深有体会地说:给少数人摘掉帽子,不是得罪了多数人,而是团结的人更多了,调动了更多人的积极性。

上一篇:陈景润尊师的故事 下一篇:怎样开展羽毛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