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有效讨论的几个着力点

时间:2022-10-20 04:55:59

化学课堂有效讨论的几个着力点

摘要:有效实施课堂讨论,正确认识是前提,问题设计是关键,过程扎实是保证。问题设计必须紧扣教材、难易适中、多元开放、拓展思维。过程扎实必须选准讨论时机、把准讨论节奏、适当引导启发、及时反馈总结。

关键词:课堂讨论;前提;关键;保证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25-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讨论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启发和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要使课堂讨论取得满意的效果,就必须对课堂讨论的有效实施作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1认识到位――有效课堂讨论的前提

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彼此启发,拓宽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还可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团结协作、友好相处。但需要强调的是,课堂讨论必须服从教学需要,当学生无法依靠个体力量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或疑惑,不得不借助集体的智慧、群体的力量来合作攻关之时,通过课堂讨论,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学会分析、交流、合作和分享彼此的成果;同时课堂讨论不是简单的放羊式的自由活动,不是把动态的讨论过程预设为固定化的操作流程,更不是把主动发展的学生限定为固定的答案,而是期待讨论中出现思维的碰撞,进而让教师在讨论中提高教学智慧,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滋养。

2 内容充实――有效课堂讨论的关键

课堂讨论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引发学生观点交锋、积极思维的动力。因此,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进行有效课堂讨论的关键。

2.1紧扣教材,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紧扣教材,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叶圣陶语),抓住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如在“原电池”学习中,演示并让学生观察有关实验现象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铜片上的气泡是什么气体?该气体是怎样生成的?(2)电子是哪种金属失去的?电子是否通过溶液流到铜片上?这些问题均涉及到原电池工作原理,由于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生对这一重点知识也就理解透彻。再如新教材中有很多“规律型”讨论题,其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就有13个,这些题目不难,学生愿意讨论,讨论的结论带有规律性,容易让学生有“成就感”。

2.2难易适中,有利于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驱动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因此,课堂讨论的问题应精心设计,注意难易适中,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如在“盐类水解”学习中,让学生讨论“CH3COONa溶液为何显碱性?”这虽是一个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但问题较难,要求过高,学生根本不知从何下手。如果设计成一些递进性的问题: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有哪些电离平衡?(2)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3)到底是何原因使其溶液中c(OH-)>c(H+)?(4)Na+离子为何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这样学生就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不知不觉的讨论中,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使讨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学中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即用“问题组”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深刻理解有关知识。

2.3多元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工业硝酸略呈黄色的可能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这一课题,可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1)工业硝酸呈黄色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由硝酸的不稳定性,得出可能溶有NO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可能含有Fe3+,也可能同时含有NO2和Fe3+。(2)通过哪些方法检验其中含有NO2或含有Fe3+?经过讨论,学生提出很多方案,如通过加水、通O2、冷却(考虑NO2与N2O4平衡问题,观察颜色变化)、加热等方法检验其中含NO2;通过加KSCN、足量NaOH、淀粉―碘化钾、C6H5OH等方法检验其中含Fe3+。接着让学生议一议这些方案是否都可行,为什么。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讨论,(3)若可能既有NO2又有Fe3+,怎样检验(讨论检验顺序)?这里每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唯一,课堂讨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学生创新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

另外,常见的开放性问题还有很多,如问题和结论间有多种思维途径或循序渐进的思维环节,如证明铜与镁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醋酸是弱电解质等问题。同一问题因思维途径不同而产生多种不同的结论,如Mg(OH)2溶解在浓NH4Cl溶液中原因,并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2.4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也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倡导发展学生的思维,强调使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所以,讨论的问题应考虑是否能充分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寻求课堂讨论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充分而有效地展开,真正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如“还原性Si>C,反应2C+SiO2 Si+2CO为何可发生?”这一问题的讨论可克服思维定势,突破旧的思维框架,打开新的思路。如讨论“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出现蓝色再褪去的原因”,可让学生广泛联想,发散思维。再如在动画模拟了三种不同状态物质的微粒间距后,让学生讨论“从微观角度看,1mol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体积决定于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思维得到了有效展开,教学难点便也迎刃而解。

3 过程扎实――有效课堂讨论的保证

3.1选准讨论时机

讨论的最佳时机是在需要的时候展开讨论,这就涉及到讨论时机的及时捕捉和准确把握。如需突出重点和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时。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主要问题。如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时,为了加深理解,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根据你对溶解度及反应限度、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需要巩固总结时。讨论是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即使教师的讲解非常到位,也决不意味着学生全能接受。若对课堂讲授的内容及时展开讨论,让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则可有效地使知识变成学生思维的产物。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知识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学生思维积极性很高,提出了多种方案。从学生提供的方案中,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把握了化学平衡的特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此时若能抓好这类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往往比教师的“独白”效果更好。此外当学生产生“愤悱”心理状态时组织讨论,效果也很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把准讨论节奏

一方面,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等学生有了一定的想法和观点后再组织讨论,此时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才会深入,才会有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另一方面,要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尽情发挥。如果讨论的时间过少,交流就会受到影响,相反,讨论时间太长,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到后来讨论会演变为“闲谈”,讨论的效益会大打折扣。

3.3适当引导启发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等待、观望,或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或学生尚未察觉的重点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引导启发要适时、适度,不能过早,过早会剥夺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影响讨论的深度;也不能太晚,太晚会使学生处于消极无望状态;不能过度,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疱,侵占学生思维的空间,将学生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切不可利用巡视机会给学生不必要的暗示,以免剥夺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如“钠表面的氧化物和铝的氧化膜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外观形态和性质相同吗?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一样吗?”在组织学生讨论前,可引导学生注意审题,首先弄清从哪几方面进行比较(外观形态、性质),为主要问题(保护作用)的解决适时设置台阶,然后请学生发表意见,进行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回忆两个“科学探究”以及实验3―1的过程和结论,以此扩大学生比较归纳的容量,提高知识范围的跨度、思维的密度。如果再就学生得出的“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不一样”的结论,给出证据,则可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

3.4及时反馈总结

讨论问题时,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和分析后,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或结果作出的反应,因此,教师要及时反馈、总结。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发生的变化等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指出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避免在以后的讨论活动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习雄.论讨论式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化学教学,2007(2):18-19.

[2]周辉兵.让教师成为课堂的有效管理者[J].教学月刊,2007(4):43-45.

[3]林佩君.课堂提问的设计一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6):12-14.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以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谈教学设计 下一篇:化学新课程“定量实验”的作业设计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