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将通过技术改建“绿色港口”

时间:2022-10-20 03:31:24

意大利将通过技术改建“绿色港口”

意大利威尼斯港和拉斯佩齐亚港日前在罗马与国家电力公司签订协议,将启用“岸电”系统以减少船舶停靠时的污染,建设“绿色港口”。

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专家解释说,在船舶停靠港口时,这套系统可由码头向船舶供电,船上的主机可以关停,从而减少船舶柴油发动机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同传统的船上发电相比,运用这套系统可减少约30%的二氧化碳和95%的一氧化氮排放,并大幅度降低噪声。

据介绍,作为“绿色港口”,除了启用“岸电”系统外还必须采取另外一些环保措施,比如建设港内电动交通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此外,轮船在港口停靠时还应使用低硫燃料。

目前,罗马附近的奇维塔韦基亚港已经安装了这一系统。因此,不久后意大利将建成3个“绿色港口”。

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

日前,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在唐山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组织召开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经过审议,基本通过了初步设计方案,这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曹妃旬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由河北港口集团控股投资建设。工程拟建于曹妃甸港区一港池的西岸线,在煤码头起步工程北侧,共建10万吨级泊位和7万吨级泊位各2个,5万吨级泊位1个,码头岸线总长1435米,设计年吞吐量5000万吨。主要工艺设备为翻车机3台、堆料机5台,每台额定能力均为6840吨/时;取料机7台、装船机4台,每台额定能力均为6000吨/时。

工程自2009年10月29日成功组建了工程运营管理单位――曹妃甸煤炭港务有限公司,同年12月11日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正式立项。目前,曹妃甸煤炭港务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施工前的招投标准备等前期工作,工程项目正按计划进行。

长江上游航道系统治理全面完成

2010年2月27日,满载1000吨货物的“安吉818”轮,顺利通过长江上游著名险滩铜鼓滩航道。这标志着经过我国航道部门的5年建设,长江重庆以上航道的系统整治已经全面完成,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即使在每年的桔水期,1000吨级船舶或3000吨级船队也能从重庆驶达宜宾。

长江上游重庆至宜宾航道全长370公里。整治前,该航道仅能通行500吨级左右的船舶,且不能夜航。长江航道局从2005年开始分三期先后对重庆至宜宾航道进行了整治建设。治理后,重庆至宜宾段航道水深由1.8米提高到了2.7米,航道等级由四级提高到了三级,能够满足1000吨级船舶全年昼夜通航,船舶安全航行更有保证。

2020年重庆建成长江七游航运中心

重庆正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准沿海”城市。到2012年,重庆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框架;到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据重庆市交委数据显示,目前重庆水运货运运输平均运距为1268公里,居全国内河第一;船舶平均吨位居全国内河第一;货运周转量占全国内河四分之一。重庆港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枢纽港和内陆开放高地重要窗口。

按照规划,重庆将借鉴上海航运交易所和天津航运服务中心经验,组建重庆航运与口岸服务中心,建成集海关、检验检疫、铁路、航空等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电子网络数据交换平台。同时重点打造“九港三江”,所谓“九港”即江北寸滩、果园、万州新田、涪陵龙头港等9个集港口装卸、物流和临港产业为一体的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物流枢纽。同时打造主城朝天门、丰都名山等支撑长江三峡国际精品旅游的高等级旅游码头。建成以长江干线、嘉陵江和乌江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干支联动高等级航道体系,推动长江干线小南海枢纽、嘉陵江和乌江全江渠化工程和三峡库区重要直流航道开发建设。

到2012年,重庆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将达到1.5亿吨、集装箱500万标箱。水运年综合产值500亿元。到2015年,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步形成。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8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700万标箱。5000吨级船舶成为主力船型,水运年综合产值达到700亿元。到2020年,全市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2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000万标箱。水运年综合产值1000亿元。全面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天津建设第二港口吞吐量两亿吨

作为天津“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吞吐量两亿吨的第二港口――天津南港正在渤海西岸的盐碱滩涂上加紧建设。

截至目前,起步区5000吨建材码头西岸线已经基本成型,东岸线计划今年6月建成。码头建成后,将为冶金、建材等企业提供服务。

距离天津港近30公里的天津南港,规划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现有陆域38平方公里,港池航道水域约38平方公里。根据现有规划,天津南港开发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9-2013年):形成西侧港池,岸线长度6公里,水域面积约7.5平方公里,码头建设等级为5万吨级。第二阶段(2014-2018年):码头航道达到10万吨级。第三阶段(2019-2023年):航道码头达到10万吨级以上,港口吞吐量达到两亿吨以上,形成以大宗散货物流、保税物流和业主码头为主的港口物流体系。

新航道和码头的建设将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码头等级由小到大依次发展。近期主要满足工业生产需要,远期向港口转型,使其具备物流功能。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天津港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6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航道最大可进出30万吨级船舶,最大水深-19.5米。2009年,天津港货物吐量突破3.8亿吨,排名世界第五。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天津新航道和码头的建成,不仅可以缓解目前港口和城市在空间关系上的冲突和矛盾,支撑天津港口整体做大做强,亦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天津传统的城市发展脉络。

明德重工30000吨散货船铺设龙骨

2010年3月5日,明德重TMD024-30000LBC-05三万吨大湖型散货船5#铺龙骨仪式在3号船台隆重举行,船东、船检代表及明德重工领导和相关人员出席了铺龙骨仪

而2月26日下午,明德重工首制3万吨大湖型散货船(MD016)命名仪式在舾装码头隆重举行。“教母”阿莉恰亚那拾克女士、波兰PZM公司分公司主管马留士・亚合末维奇先生等船东、船检、外贸公司代表及明德重工领导、员工代表共约300多人参加了此次庆典活动。

3万吨大湖型散货船是经由圣劳伦斯水道航行于美国、加拿大交界处五大湖区的散货船之一,以承运煤炭、铁矿石和粮食为主。由于圣劳伦斯水道通航区域极为特殊的要求,该船型在长度、型宽以及桥楼、吃水深度都作了周密的设计。船长约190米,宽23.6米,型深14.6米,设计吃水10.1米,设计服务航速达14节,主机采用瓦锡兰6RTA48T-B船用柴油机,配套可调桨。“MIEDWIE”是明德重工与波兰PZM公司签订的8艘船中的第一艘船,入DNv和PRs双船级社。船东方波兰PZM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干货散装船和船舶经营者,是世界上名列前十的船东。

广东中远船务第十五艘57000吨散货船开工

2010年3月6日,广东中远船务东莞厂NB区钢加工车间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首制船船东印度APJ公司在广东中远船务建造的第二艘57K载重吨散货轮(N220)在船东代表、LR船级社代表以及造船部门干部员工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该轮是广东中远船务建造的57K载重吨系列散货轮中的第十五艘,也是广东船务建造的第一艘入英国劳氏船级社(LR)的船舶。

新港船舶重工开工首艘火车轮渡

2010年3月1日,天津新港船舶重工为粤海铁路建造的2艘琼州海峡跨海火车轮渡首制船开工。该轮渡总长188米,上层为旅客舱,二层为汽车甲板,底层为火车甲板,可装载火车货列44节或客列18节;13米长载重汽车35辆,小汽车16辆;载客1508人。新港船舶重工此举奠定了建造跨海火车轮渡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上一篇:美国船级社通过首个三合一减排系统 下一篇:美国参议院提议立法推动海上风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