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20 03:18:06

浅谈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建设是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项大战略,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但各地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建设规划滞后。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但有些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引起财力的浪费,其原因主要是:(1)规划缺乏前瞻意识。小城镇建设仅仅从眼前利益出发,没有考虑到今后发展需要,没有作统一周密的部署,往往先规划,后,先建设,后拆迁。(2)规划缺乏整体配套意识。小城镇内各种公用设施应该相互配套,同时规划实施到一定程度,行政区域应同步调整,实现市政公用设施资源整合利用。

2、小城镇的规模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远未达到适度。小城镇的规模偏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既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又无法对镇域经济产生辐射。镇域规模小,而公务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会加剧农民负担。

3、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导致乡镇政府的急功近利行为。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文教、体育等公益事业,都需要巨额资金。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主要渠道有“以地生财”和“集资建镇”等。“以地生财”是当前各地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国策相矛盾。在实践中,各个小城镇都尽可能多出让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

4、小城镇建设缺乏可持续性。一些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性。(1)环境污染严重。不少小城镇环保意识淡薄,治理污染的能力差,污水废气乱排乱放,各种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过度占用农业耕地。不少地方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耕地,房屋建设过于分散,建新不拆旧等现象较为普遍。过度占用耕地,既不利于小城镇建设后续用地,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1、精心规划,优化小城镇布局。小城镇规划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小城镇规划要在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布点在有经济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的区域。从宏观上、全局上进一步优化小城镇的布局,将小城镇汇入分工明确,布局为合理的城镇体系,利用大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增长点。因此,要对小城镇规划在内的土地,空间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各种建设活动实行有效的调控和管理。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必须得做好:(1)超前规划,逐步实施。小城镇规划既要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为今后小城镇建设留下应有的空间,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2)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规划应考虑小城镇的特点,不能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3)合理安排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4)注意保持和发挥地方特色。

2、集聚人口,扩大小城镇规模。小城镇的吸引力,直接取决于其有机体的多功能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和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力。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做好招商引资,包括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四要积极利用优惠政策挖掘潜力、盘活资产、促进建设,加快人口和生产聚集。

3、多方筹资,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依靠国家和农民是不现实的,而应该进行融资体制创新,拓宽融资源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1)出让土地使用权筹资。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把小城镇经营性用地纳入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筹集建设资金;(2)利用贷款筹资。在对还贷能力和项目回收期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申请低息或免息贷款。利用贷款所筹资金用于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3)引进资金。小城镇依托本地特色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

4、保护环境和资源,促使小城镇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小城镇建设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之步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轨道。(1)将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人类的发展实践证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对经济发展造成灾难性影响。小城镇建设如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就必然受到自然的处罚。作为小城镇所在地政府来讲,一定要根治乡镇企业污水废气乱排乱放的问题,如果限期不能治理污染,则应勒令其停产。小城镇这样做虽然牺牲了一点眼前利益,但实际上通过整治污染优化了投资环境反而会引来大量外来投资,促进小城镇经济健康发展;(2)将小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结合起来。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必须珍惜。在布局上,小城镇与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参考文献:

[1]樊卫宾.发展小城镇与建设新农村[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屈海香.当前小城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

上一篇: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与制约因素 下一篇: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发展福建临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