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10-20 01:52:53

浅谈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在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许多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今后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使今天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科技”和“素质”两大挑战中成为强者,必须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促使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够和谐发展,为他们幸福人生打好基础,这是孩子们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科学素养培养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是常识教育,也不是只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

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再是单调的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的做法:

一、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

每一个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才能提高他们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没有什么东西能逃出他们的注意之外,尤其是他们越不知道越被禁止的东西,他们就越想探个究竟。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探索力绝不亚于科学家,因此,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是要给孩子讲什么科学知识,而是要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感受世界的神奇,让孩子保持持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引导中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发展孩子的认知需要,然后逐步的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孩子对知识、学习发生兴趣,产生求知欲。孩子生来都有聪明的天性,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们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而事实上,孩子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后就会转变成惊人的勤奋和毅力。

所谓的天才,不仅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儿时期对科学的求知欲没有被扼杀,并得到了顺利的发展。记得在参加培训时有位老师说“如果你们不能教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知识,也请你们口下留情,保留孩子那份对科学的好奇心吧!”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也是可告诫自己对孩子的好问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教学态度。例如,有一次,在晨间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活动场上的塑胶毯居然会产生“白烟”,于是我引导孩子去解开“白烟”的神秘面纱,经过主动探索,在活动的最后孩子们知道了“白烟”就是水蒸气,是因为积在塑胶毯里的雨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冒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在可能的情况下我都会带着孩子们自己去揭开谜底,尽可能的去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二、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

孩子们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很深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连大人也不知道答案。如:天大还是地球大?人为什么要叫人而不是叫树、草什么的呢?人为什么会有两只眼睛而不是三只眼睛呢?面对这些问题你该如何回答呢?

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得不到支持与扶植,那么好奇心会逐步衰退。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对任何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总要主动的进行探究,总会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并且寻根究底。所以面对孩子的好问,我认为首先应表扬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在探索周围的世界,想了解自然的规律,希望大人告诉他许多的“为什么”,大人应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解答或者引导,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并继续发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要有启发性,对那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给予简单明了的回答;对于那些有较复杂的逻辑关系的问题,要引导孩子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孩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如果真的不懂,可以求助网络或者《百科全书》,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话讲给孩子听,无须多讲,他问什么答什么,讲这个年龄段能理解的。大人在平时还应该多学点有关的科学知识,以便把握孩子的心理,在回答问题的语气、逻辑想象和实际示意上适合孩子的兴趣和口味,使“答孩子问”取得教学、心理平衡和孩子好感的三重效果。

三、引导孩子学会思考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征,他们的思维品质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喜欢问却不善于思考,总希望大人回答。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克服依赖性,自己寻求答案,那么他的思维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他们被其一事物或者现象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便会异常活跃,探索欲望也就特别的强烈,同时也最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日常中都应该敏感的抓住契机,给予及时的随机指导,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应该在平时要经常关心、观察孩子的一日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及时的支持和鼓励,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并为幼儿创造条件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设计科学探索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思考“为什么”。

四、教孩子树立一种精神

在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后还应该让孩子树立一种科学的精神,培养孩子向科学家学习,在活动中有独立性、创造性、求异性,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只有树立了这种不畏艰苦、勇敢坚强的精神,才能接受科学教育,还应该帮助幼儿主动的在生活环境中去探索掌握科学的方法、本领和技能,让每个孩子的思维想象力、观察分析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幼儿探索活动中要明确孩子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绝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家长和教师都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心境、表情和谈论的变化,要努力设计引导性的问题,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同时还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集体分享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幼儿的发展和终生学习都有重要意义。

面对社会进步的潮流,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加强孩子的教育,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为了让孩子们将来生活的更美好,让我们从孩子的幼年起就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幼儿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为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的成功奠定一个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修瑾.开发孩子潜能的黄金法则.气象出版社2009(194页).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淘宝网营销成功对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启示 下一篇:房产测绘与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