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20 12:28:09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企业在技术手段上的改进,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知识经济条件下必须对原有管理进行创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管理创新

当人类跨入21世纪,一种以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向人类走来。所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必将会对21世纪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知识经济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不再是以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而且还以知识作为新的竞争资源。美国学者托夫勒认为:“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按照自己需要创造资源的能力就越大,那时惟一重要的资源就只剩下信息和知识,知识将是未来贸易的中心。”现行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特殊的资源呼唤特殊的管理方式。一种崭新的管理方式:知识管理,由此应运而生。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必须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而其中管理创新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

如果说新观念或新理论的出现往往标志着时代的变迁,那么,资讯管理等新管理理论的问世,知识产业、学习型组织等新企业形态的出现、商业生态系统、数字神经网络等新经营理念的流行,知识工人、虚拟企业家等新企业角色的登台。无一不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经营管理时代己经悄然来临。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他的新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指出,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受到良好教育的人都将成为社会的中坚.杜拉克说:“世界上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他更一步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战略资源是知识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一般来说,知识管理不同于资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事。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的。然而,知识资源并不像传说的资源如土地、机器设各、资本那样有形易管理,创造知识、分析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无形的活动,它无法被监控,也无法以外力强迫。因而,知识管理开始作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悄然兴起。

二、加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设想

1.加强基础管理

中国传统企业今天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基础管理。企业管理是分层次的,首先是投资决策,这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就是企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能赚到钱;其次是经营管理决策,也就是在具体战略上的实施方案,更强调企业的方法、目标和理念;而第三个层面就是基础管理,是企业基本业务的管理。比如像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从原材料到产成品,包括从产品到销售环节,以及最终到客户手中。在这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衔接的,当中有许多过程控制的问题,像成本控制、资金控制,都属于典型的基础管理问题。

在上述三个层面的企业管理内容中,基础管理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基础管理,其他的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实现。所以,中国企业从整个管理的角度看,基础管理环节是比较差的。我觉得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不缺经营决策头脑,包括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决策方面的水平都不低。但是,当企业有一个好的投资方向,经营决策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时,最根本的差距还是在基础管理的实施和操作上面。

2.企业管理创新应注重四个结合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创造性、开拓性、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把鲁莽行事作为开拓创新,而应注重搞好“四个结合”。

(1)管理创新与坚持市场化相结合。企业管理就是把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科技等生产要素科学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实体的生产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向市场,生产和销售也依赖市场,因此,必须把管理创新与坚持市场化紧密结合,让企业的一切行为自觉服从市场,按照市场机制的规律去有效地配置资源。特别是生产与营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顾客的要求。搞好管理创新,就必须紧密围绕市场,去探索和实施新的管理体制和方法。

(2)管理创新与坚持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相结合。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坚决反对霸道主义,家长作风。在新形势下,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分工愈来愈细,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其知识、经验、技能及思维能力等毕竟有限,这就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个客观要求,即企业的每一项新决策,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精神,在充分酝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管理创新与建立员工风险利益机制相结合。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管理机制、方法和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效益,而要调动员工的“三性”,就必须实行“利益驱动”,根据 “利益驱动”原则去探索企业管理的新途径,这就要把管理创新与员工的风险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如在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模式的管理下,员工通过认购企业的股份,真正成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之一,把风险与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

(4)管理创新与企业特色相结合。创新就体现个性,体现自己的特色。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从本企业的人、财、物、科技条件等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定,因事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切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加消化地盲目全盘地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那种盲目照抄照搬的做法无不以失败告终的。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在新世纪的复杂舞台上参与竞争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艳芬: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创新.现代经济,2007(6)

[2]翁常辉:论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35)

上一篇:健全内部治理规制促进家族治理向规范的现代公...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