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多方位综合治疗探讨

时间:2022-10-20 11:45:59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多方位综合治疗探讨

[摘要] 目前对溃疡病的临床研究,已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但如何既保留传统中医的特色,又有现代科学的新内容,笔者认为应以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为重点,融合中西医认识为一体,在论治方法上多方位综合治疗,提高中医对溃疡病的诊治水平。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医;多方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71-01

消化性溃疡(简称溃疡病)属中医“胃脘病”范畴。纵观中医学对溃疡病的认识,呈现出在脏腑定位上以脾胃为中心,病机病性以虚为重点,治疗以辨证施治为主,这些认识为现代中医诊治溃疡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笔者认为应以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为重点,融合中西医认识为一体,在论治方法上多方位综合治疗,提高中医对溃疡病的诊治水平。

1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溃疡病在中医证候学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脾胃虚寒、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治疗多通过整体辨证、归纳病机,采用相应的温中健脾、调肝清胃、疏肝和胃、理气活血等治法,已取得肯定疗效。但对于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只强调整体治疗是不够的,随着胃镜的普及和病理组织学等检查的应用,在重视传统辨证论治方法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溃疡病灶的局部治疗。近年来有关外用类中药内服治疗溃疡病取得良好疗效的大量报道正说明这一点。如锡类散、赛胃安、加减生肌散、乌贼骨粉、田七粉、儿茶等,具有敛溃疡、护胃膜、制胃酸、生新肌的作用,对加速胃黏膜的修复、促进溃疡的愈合质量大有裨益[1]。

2辨病用药与特异治疗相结合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出现了不少特异治疗的方药,如大黄、槟榔、枳实、枳壳、白豆蔻,有促进胃肠收缩、增加胃动力的作用;如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等有制酸治疗的作用;白芍加甘草、佛手、川厚朴、元胡、徐长卿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和镇痛作用;白及、滑石等药有修复、保护受损黏膜的治疗作用;黄连、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丹参、田七、赤芍有抗感染、抗Hp、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丹参、莪术、三七等具有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血循环的作用;四逆散具有抗酸性胃溃疡的作用;四君子汤和柴胡疏肝散健脾疏肝能分别恢复脾虚和肝郁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正常调控[2]。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寻找一些中药的特异治疗作用,参考现代医学治疗溃疡病的基本模式,选用中药的特异治疗作用配入组方中,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又一途径。

3辨清分期与辨证施治相结合

本病可分为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活动期的治疗应立足于辨病治疗,愈合期、瘢痕期则以辨证为主。笔者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该病症状多样,常有各证型纵横交错,互相兼夹,而脾胃虚弱是根本,胃络瘀阻是关键,寒热虚实是表象,治疗则以清热化瘀、健脾益气、温络活血为主,方选自拟溃疡汤,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桂技、蒲公英、川黄连、田七、陈皮、佛手干、乌贼骨等。寒温适宜,虚实同理,共奏健脾益气、清热化瘀、调节整体之功效。经对210例溃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治愈率为86%,总有效率达98%。愈合期、瘢痕期为溃疡修复阶段,病情趋于缓解期,治疗以脏腑辨证为主,脾胃虚寒,治宜温中健脾为主,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以抗胃黏膜损伤,增加胃黏膜血流和前列腺素E2,促进溃疡愈合;肝胃不和,治以疏肝和胃为主,选用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陈皮、佛手之类,以达肝气条达、胃气自安、气机调畅之效;气郁化火,治以清降肺气,理气疏肝,选用百合、台乌药之属,以达肺气肃降、诸气皆调、气行痛止之功;脾肾阳虚,以温补脾肾为主,选用白术、干姜、肉桂、补骨脂、附子,以达补火暖土、脾胃健运之目的。在脏腑辨证用药中要特别注意脾胃的生理特点,“脾宜升则健,治以燥药升之”、“胃宜降则和,治以润药降之”的治则。并根据病情选用一些具有抑酸解痉、抗菌护膜的中药配入方中,使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

4 治疗与预防相结合

溃疡病由于病程长,复发率高,顽固者,常年不愈,反复发作,所以强调治疗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有一定意义。通过系统、科学治疗,提高溃疡病愈合质量,减少溃疡病复发。所谓系统治疗,就是活动期溃疡病人通过接受科学治疗达到高质量愈合后,还必须接受阶段性的抗复发治疗,以体现中医学“治未病”学术思想[3]。

要求患者做到,其一,养生调摄,对可能诱发溃疡病复发的因素进行自我调节,避免对胃黏膜有损害的饮食和药物,在溃疡病活动期宜半流食或流食。其次在选择用药时,宜避免辛香走窜。应避免对胃黏膜刺激强的药物或西药副作用,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其二,溃疡病与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强度有关,七情所伤,气机不畅,应结合调心,疏导病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促进疾病早日康复[4]。其三,饮食疗法,如用猪肚1只,何首乌60 g,小茴香20 g(炒)。猪肚洗净,装入二药扎口,加水煮烂,去药渣,食肉饮汤,日服3次,3 d服完。12个猪肚为1个周期。其四,如常灸足三里、中脘,或摩、按、揉、推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等均有健胃理气、增强防御因子的作用,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提高机体抗溃疡病复发的能力。其五,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等运动为宜,可根据各人体质不同而选择。

总之,对溃疡病的诊治,要以中西医结合为重点,多角度全面认识病因病机,多层次进行诊断,多方位开展综合治疗,只有这样方可提高溃疡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唐旭东.中医药抗溃疡病复发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医杂志,1995,12:746.

[2]李军.胃脘痛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3,2:144.

[3]翔.中药治疗胃痛体会[J].中国医药学报,2001,1:75.

[4]金璇.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7,3:61.

(收稿日期:2008-01-07)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下一篇:脾胃论治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