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与图像转化

时间:2022-10-20 11:21:46

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与图像转化

摘要:在图像文化普遍盛行的当今画坛,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图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图像转化的角度解读在图像文化语境下,现代油画展中照片对创作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图像;油画;摄影;现实主义绘画

中图分类号:J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70-01

在图像文化普遍盛行的当今画坛,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摄影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图像化”成为一种潮流,并因商业成功而广为流行。照片――以及源自照片模式的广告、报纸、杂志和源自摄影品味的审美习惯――已经决定性地改变了传统美术和传统的审美标准,包括艺术作品这一概念本身。著名的英国艺术史家恩斯特・H・贡布里希在他的著作中甚至认为摄影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根由之一。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利用摄影从事再创作的艺术手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生活在充斥着图像文本的世界中,以致有些人一度认为“绘画已经死亡”。其实,绘画不会死,只是它的语境发生了巨大转化。

这种转化在当下的油画创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当实技巧为主的油画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图像转化的问题,尽管这些优秀作品大多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但从整体上看,画家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回归叙事的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对图像的复制与转化也是当下画展显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一方面,画油画的程序必然是“先拍照,再画画”;另一方面,“照片已变成如此无所不在的视觉经验,以致我们现在到处可见到制造出来拍照的艺术作品。”对于创作主体而言,以前的艺术家要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构思,收集素材,并绘制大量的草图,最终完成一幅作品。但凡了解艺术史的人都知道,在传统的具象绘画创作中――包括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画面形象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对象写生获得,其目的是要造成“似真”的幻象。正是根据这一原则,传统的油画创作也随之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整的创作模式。而现在的画家却很少去写生,现场写生的过程已经被方便快速的照相机所代替,有的甚至通过电脑软件就能够完成创作。然而在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从生活到艺术”的“制像原则”却一直未曾从根本上被撼动。

曾几何时,美国波普艺术反传统的创作方式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人们指责它亵渎了伟大油画典雅而又高贵的传统,进而使油画变成平庸低俗的大路货。笔者认为,简单用“抄袭”与“模仿”的大棍子来打人是不对的。比如,从印象派画家德加到超极写实画家克洛斯,再到德国艺术家里希特,都从自己创作的需要出发,巧妙地借鉴了摄影的元素,从而扩展了绘画的表现空间及艺术语汇。联系到国内当代艺术画坛,可以看到,已经有不少中国当代油画家根据摄影进行二度创作,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如果进行一番深入地分析,我们发现,根本的原因是:当下的生活已成为影像的大集合,结果就造成了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真实”。艺术家们如此而为乃是希望穿越图像的表层,直击生活的本质。可以看出画家对于图像的选取、剪裁以及在语言转化上,从精神层面把握画面主题的表达。对于具象绘画来说这种转换是必要的,否则将与摄影图片无异。因此,存在于图像文化语境下的具象绘画,如何在照片和铺天盖地而来的图像化视觉现实中脱颖而出,是现实主义画家应该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也曾经是油画家陈丹青所担忧的问题:“二十多年来的中国具象作品,几乎都用照片。没有照片,我们无法画画。用照片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在‘利用照片’还是在‘画照片’?”“利用照片”和“画照片”是油画创作中对图像转化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手法,按照德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著名文章中提出的看法,艺术工作的特征在摄影时生了变化。机器“使得复本取代了孤本”,造成了图像的“崇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的转变。“在机器复制时代凋谢的那种东西恰恰是艺术品的光环。”本雅明也把艺术品的“绘画性”看作是机器复制的图像所不具备的独特品质。无论如何,图像本身是“无罪的”,关键看创作者在图像利用时所采用的转化方式。如何利用和怎样转化图像的问题,已经明显地凸现出来。许多青年写实油画作品中的形象,具有明显的照片复制特点,更令人遗憾的是,画面没有任何打动人或引人注目的地方,无论在绘画技法方面还是在主体选取上都是相对失败的,更不用说画面精神内涵的表达。简单复制的模式对于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也难怪陈丹青在文集中感慨中国油画日益偏离“纯绘画”而普遍成为手工制作的“图像”。当然从整体水平来看,当今大部分画作都能够脱离图像的限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画面的主题。

当代的艺术格局是多元混杂的,呈现出媒介多变、文化多元、观念多样的特征。不少具有艺术原创和个性独创的画作中,图像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不同风格、题材的作品。尽管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消解了原创艺术的韵味,但是具有独立性、自由性的油画作品仍然有其存在价值。

注释:

[1]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90页.

上一篇:人性的失落与归复 下一篇:浅谈素描的形式与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