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课堂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20 09:18:13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现状分析

在全国新课程已经全面推进的时候,我校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作为一名化学老师,认清当前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其改进、发展的方向,对落实课改、培养人才、提高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积极意义。

根据多年来一直在农村初中教化学的经历和近几年来对我校初中化学课堂的思考,把我们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以下的列举。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我们学校地处较偏远的农村,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里的化学老师年龄普遍较大,对近年来我省推行的新课改思想接触较少。这也是我们农村初中化学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老师虽然参加过这方面的学习,可是学规学,回到学校里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教学,感觉还是原来的用起来得心应手。比如说,许多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对元素及基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的教学仅停留在表层的重复操练,而忽视了新课改要求的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等的培养。甚至出现老师让学生死背化学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而忽视对学生实验操作思路、方法的指导,还有些老师要求学生默写化学概念、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而不帮助学生理解,揭示其中的规律。

记得有一次,听取了学校一位老师的常态课。课前,这位老师叫了一位学生上讲台默写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这位学生把氧化物的概念写成了“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正确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老师并不是给学生去评析错在哪里,而是让该生站着把书中氧化物的概念读了三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主要指向的是知识的记忆,这样便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二、重“预设”,轻“生成”

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多“预设”,少“生成”。课堂教学以教案为中心,严格按课前备课的内容展开,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都具体到按时间顺序分别书写在教案里。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发展了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教学目的是否真正达到?学生能力是否提高?就不重要了。这种以课前的预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它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程序化、机械化,缺乏生气和乐趣。要使老师和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在我们的预设中多包涵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生成,备课时多备学生,将以往的“显性教案”转向“隐性教案”。

三、重“讲”,轻“做”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重要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一些难点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的理解。同时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我县许多农村初中,由于学校重要条件较差,化学实验需要的许多仪器和药品都不足,有些学校在以前“两基”检查时配制过一些,可后来一直没有补充,导致一些基本的化学演示实验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做学生实验。老师平时养成了不做实验的习惯,没有实验用品也不愿意找一些生活用品来代替。以至有的老师在实验课时“动口不动手”,以“讲”代“做”。他们认为,做化学实验只是验证书上已经写出的结论,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去记、去背,既能节约实验用品,也能节省时间。有些老师上课时也会做些演示实验给学生“看看”,那也只是机械的模仿,做到了书上写出的实验现象就大功告成,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去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

两年前,听取了我校一位化学老师的公开课,这位老师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的实验时,学生当时的兴致很高。可后来看到老师打开止水夹后,水位上升不到1/5,而是小于1/5时,不由的都泄了气,纷纷说实验失败。这位教师也“从容”地收拾好实验用品,说了句话,算是打个圆场。他说:同学们,今天的实验失败并没什么关系,大家只要记住书上的结论就行。这位教师没有及时分析本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次实验导致数据偏小的各种原因。却轻描淡写地将自己的“失败”加以掩饰,充分暴露了我们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重要性认识不足。

四、重多做题,轻拓展延伸

化学属于理工类学科,当然离不开适量的题目练习,特别是进入总复习阶段。一些化学老师却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练习与讲评的关系,往往练的多,讲评的少。还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去讲评,认为讲评就是告诉学生答案。较好的教师会告诉学生如何得到答案,于是出现了许多初中毕业班的墙壁上贴满各科的答案。有时在学校,通知某位老师说下节课去听他们的课时,便出现“这节课我讲习题,没什么听的,下次上新课再听吧”。却不知道上习题课也是最难上的一种课,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选择性的讲评,还要对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错误作详细的讲解,从中找到解题方法。讲完了之后,还应该出一些类似题目和拓展延伸题型让学生加强和巩固,最终达到教师讲一道题,学生会一类题的目的。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出现的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究其根源就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理念上没有强调“以学生物发展为本”,把学生当成充满活力的个体,从“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考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精选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并力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希望通过这次对农村初中化学课堂现状的分析,让更多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可以让一些教育专家、化学教学能人对目前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上一篇:机械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