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时间:2022-10-20 06:14:26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摘 要] 本文结合吉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玉米地空间的利用率,实行清种的形式来获得生态效应,改变玉米地下的生长状况和环境,这样玉米的根系就可以获得更加宽裕的生长空间,优化玉米地的土壤结构,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 玉米 大垄双行栽培技术 推广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72-01

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地垄上种植2行玉米。大垄双行栽培采用的垄距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正常情况下,玉米垄距会设置在100-120cm之间。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可以保证玉米产量的稳定增长。

1 玉米品种选择

1.1 玉米品种生育期选择

在选择玉米品种之前,必须对吉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吉林地区的实际条件来选择,这样才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处在生育期的玉米必须种植在第一温带,当玉米处于生育期2个月时就需要把第一温带的玉米移植到第二温带,需要注意的是生育期的玉米一定不能进行跨区移植,而且生育期的玉米积温不能低于155℃。

1.2 玉米品种株型的选择

如果采用通透的玉米栽培方法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玉米种植的密度,这样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实现玉米高产。玉米最佳选择品种有以下几个:一是紧凑型,二是半紧凑型,三是中矮杆品种。

2 整地工作

整地工作是玉米栽培的关键环节,整地工作必须结合玉米栽培的实际形式来开展,合理计算玉米垄距,玉米小垄距可以保持在70-75cm之间,玉米大垄距可以保持在135-145cm之间。如果吉林地区夏季降雨量比较少,就需要结合玉米耕作制的要求来开展整地工作,耕深需要保持在21-24cm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整地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坷垃等问题。

3 适时播种

3.1 玉米种子的精选处理

在选择玉米种子时,以下几种是必须去除的:一是毒变,二是瘪粒,三是破碎,四是遭受病虫害,能够留下的玉米种子必须是颗粒饱满的,而且要整齐一致的。在玉米开始播种之前,必须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晾晒的时间为一周,在玉米种子晾晒完成后,就可以浸种催芽。

3.2 确定适宜的玉米播种期

玉米播种期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土壤的温度,二是土壤的含水量,三是玉米品种特征。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播种,先播种岗地,后播种洼地,先播种沙质土壤,后播种粘重土壤,玉米的播种要在同一时间短完成,这样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成活率。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吉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前开展玉米播种工作,当耕层达到6-12cm时就可以开始播种工作。处于第一温带的玉米种子可以在4月中旬进行播种,处于第二温带的玉米种子可以在5月初进行播种,第三温带的玉米种子可以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

玉米播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机械播种,二是人工播种,机械播种可以提高玉米播种的效率,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需要采用人工播种的方式。玉米播种的深度需要结合土壤的特点来确定,一般玉米的播种深度会控制在4-7cm之间。如果玉米种植地区的土质比较好,土壤的含水量比较多,但是玉米种子的拱土能力不强时,玉米播种的深度就需要浅很多,控制在2-4cm即可。如果玉米种植地区的土壤相对疏松,而且含水量较少,但是玉米种子的拱土能力比较强时,玉米播种的深度就可以稍微深一些。

3.3 合理密植

如果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就必须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并结合以下因素综合考虑:一是吉林地区的实际情况,二是玉米品种特点,三是地力水平。如果玉米播种间作比例相对较大时就需要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如果玉米播种间作相对较小,就需要提高玉米的种植的密度。如果玉米的植株比较高,就需要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如果玉米的植株比较矮,就需要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如果玉米种植土壤的生产水平比较低时,就需要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如果玉米种植土壤的生产水平比较高时,就需要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

3.4 科学施肥

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避免玉米出现早衰的问题就需要科学施肥。如果玉米的种植密度比^大,而且玉米的品种属于紧凑型,那就必须合理计算玉米的施肥量,合理选择玉米施肥方式。如果施加的是农肥,可以把施肥和整地工作结合在一起,采用以下施肥方式:一是撤施,二是条施,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不能少于9%,肥料的使用量需要控制在23-31t/hm2。

3.5 加强田间管理

在玉米播种完成后需要观察玉米的出苗情况,并做好补苗的准备,补苗可以采用坐水补苗的方法。在玉米出苗以后还需要进行产前深松,产前深松一共需要进行三次,每次间隔半个月左右。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玉米的病虫害防治,避免玉米出现病虫害,影响玉米的产量,增强病虫害预防意识。除草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果玉米地中杂草过多就会影响玉米的生长速度。玉米的收获是最后一个环节,为了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就必须加强玉米收获工作管理。对于一些比较早熟的玉米品种,种植人员可以在玉米授粉后的第50天开展收获工作,对于一些晚熟的玉米品种,可以在玉米授粉后第60天开展收获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玉米从选种到收获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涉及的方面比较多,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种植产量,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但是,种植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之前必须对吉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作用。吉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种植地,该地区必须不断引进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才能提高该地区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4 结语

在选择玉米品种之前,必须对吉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吉林地区的实际条件来选择。如果采用通透的玉米栽培方法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玉米种植的密度,这样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实现玉米高产。提高玉米的产量,避免玉米出现早衰的问题就需要科学施肥。

作者简介:田军,(1963.8.15-),男,汉族,吉林省伊通县人,大学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

上一篇:“五谷惠”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玉米肥效试验... 下一篇:论侧柏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