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时间:2022-10-20 05:38:44

【摘要】高职教育应该是“专才”教育,而非大学本科的“通才”教育,所谓“专才”教育就是应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熟练掌握1―2门过硬的技能,现在是“技能改变命运”的时代。反思现在的一些...

浅析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下称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教育教学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高职院校本身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专业建设发展工作,是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措施中,必须优先做好的工作,因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在高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重点专业、示范专业等专业建设与评选工作,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市场在不断变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提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专业建设也要得到不断的发展。尽管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影响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专业教学计划、学校的师资力量、教材以及校内外的实践条件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四个关键因素

一、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虽然各校现行的专业教学计划较前些年的计划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实事求是的讲离高职教育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课程设置多而广,而不是少而精,理论教学有的不是以“够用”为原则,综合性课程偏少,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等。如果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有专业能够制定相对标准和统一的而各高职院校又可根据地区情况灵活处理和把握的专业教学计划,那么,对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职教育应该是“专才”教育,而非大学本科的“通才”教育,所谓“专才”教育就是应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熟练掌握1―2门过硬的技能,现在是“技能改变命运”的时代。反思现在的一些专业教学计划,未能突出一个“专”字,这种蜻蜓点水般的课程设置和知识传授,培养不了“专才”。

对理论教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比例问题,曾有过激烈的讨论,当然随着对高职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在总教学时数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但仍有少数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这其中有相关老师的利益会受到影响的因素在里面,因为有的课程教学时数少了,老师的课时报酬相应的就少了,老师不能不据理力争,而有的老师认为实践教学时数比理论教学时数来得容易轻松,于是,教学计划改进和优化的阻力就产生了,矛盾也随之而来。有的学校为了平衡某种利益,缓解某些矛盾,对实践课时乘以小于1的系数。

现在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存在学校闭门造车想当然编制出来的,虽然有的事前作了相应的所谓市场调查,但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这种调查形式大于内容,虽有一定作用,但起不利关键作用。而要制定突出高职教育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计划,应该由现场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进来,即:所谓的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员要参与进来,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师资力量的强与弱直接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好与坏,试想一个好的专业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好的师资加以实现,那也是一纸空文。

在师资方面,各校都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培养或引进高素质之才。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双师型教师比重越来越大,师资学历层次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生教师比例大大提高。

但是,由于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大量外聘兼职教师来解决,但由于地区人力资源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外聘的兼职教师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市场在不断变化,今年的热门专业,明年有可能就成了冷门专业。因此,为适应市场需求,稳定学校办学规模,各校几乎每年都增设市场急需的新专业,淘汰或停招毕业生很难找工作的个别专业,而新专业的教师来源于现有教师的进修改行或新进教师。显然,这样的师资力量是满足不了新专业建设需要的,也必然影响新专业的发展。当然,一个成熟稳定的专业,它的师资力量是比较雄厚的;而一个新专业,相对而言它的师资是比较薄弱的;但只要政策有力措施得当,新专业的师资力量也会迅速强大。只是,笔者认为,一个高职院校,不宜一次上很多新专业。

客观地说,现在在校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是缺知识,而是缺技能,缺少高职教育所要求的能够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高水平的技能,特别是年青教师,理论上可以滔滔不绝,实践上却显的力不从心。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必须安排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去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历;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专业能力的实践技能课程可由这些兼职教师讲授。

另外,在重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师德教育。所谓教育德为先,同样教师也要德为先。

三、实践教学条件

高职教育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特别是工科类专业,所谓专业建设与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等于一句套话、空话。由于办学经费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投入方面很难完全满足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进而也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上讲,成熟而稳定的所谓老专业实践设备相对丰富但又相对落后,这是多年的积累和逐年累计投入的结果,但因科技进步加快,市场变化迅速,无法紧跟市场和科技的步伐。而新专业实践设备投入相对不足,在专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学校的投入是非常谨慎的,反过来又影响了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各校惟一能跟上科技进步和市场的恐怕就属计算机了,因为它的受益面太广了,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专业和领域,从经济上来讲投入是相当有效益的,文科类专业或文科类高职院校这方面更有体会。

为解决设备不足和重复投资问题,同时提高设备利用率,国家已开始着手对某些重点专业领域以某些职业院校为依托或单独建立若干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但一些偏远地区的高职院校目前还很难享受到国家这一惠及高职院校的政策。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或解决校内实践设备落后及场地不足的问题,校企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安排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也是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有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实,有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名无实,企业以各种理由拒绝或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前去实习,现在的实习更多的是靠人情、师生或朋友关系等才得以安排,如果政府在这方面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情况上也许就不一样了。

四、教材

教材建设和选用也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建设不是一两所学校能左右的事情。“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3000种左右的规划教材和实训教材,这将对专业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高职教材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教材内容滞后或落后于市场,新技术新工艺在教材中体现较少;二是有些教材对职教特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有的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教材的选用和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体现一个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也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面对高职学生选用的却是大学本科教材,显然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有的教师不同时期的同一门课程喜欢选用同一版本的教材,这种做法也值得商榷。对教材内容有的过于陈旧问题,教师应及时补充相关内容的最新科技。对不同的专业相同的课程选用的同一门教材,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应该是有取舍和侧重的,而不是一视同仁。

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每门课程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和阐述,但很难有一本教材百分之百的符合上述规定,这就要求在教材选用上要严格把关,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纵观上述分析,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牵涉到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自身,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制定相关优惠及鼓励政策;社会特别是企业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借助学校人才优势,为企业自己出谋划策或培训更多人员,同时接纳更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现双嬴;而高职院校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政府,依托企业,相信专业建设与发展会越来越好,教育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

姜建农: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元杂剧士妓爱情剧的文化解读 下一篇:日本现代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