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认识

时间:2022-10-20 12:24:03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认识

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带动了教师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由传教布道者逐步走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面对新课程条件下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性的问题,广大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作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与努力,他们在创设问题情景、展示学习过程、组织学生活动、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等方面作出了探索,经受了新课程实践的磨练和洗礼,我就实施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谈一点认识。

一、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我在基层学校听课时发现,实验教师都感受到数学新教材备课难,课堂操作更难,难就难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完全改变,教材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难在要凸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难在要突出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难在要用个性化教学替代模式化教学上;难在教师角色的转变、理念的转变上。而这些“难”最终落脚反映在操作层面上就是一个数学教学设计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具、学具准备费时间,教学情景难创设、活动难组织、过程难展开、教学突发事件难应付、课堂进程难调控,教学任务难完成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教研实际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想法:

1、创设一个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情景。我们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加工,就地取材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活动情景、故事游戏情景或实验情景等,用一个好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加教材的感染吸引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爱学数学。

2、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数学即活动,无活动的数学将失去生命力。在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迭》的教学时,一位老师让学生课前自制各种盒子和收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子,课上

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盒子展开与折叠,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学生这些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了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观察、实验、制作、测量、猜想验证、讨论交流、阅读、游戏、竞赛、表演等一系列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设计要从活动的内容、任务、形式、组织、到达到的目标、使用的材料、涉及到的问题、活动的程序等方面做一个全面计划安排,要在备课中书面反映出数学活动设计。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去猜想,去探索,把数学活动要作为学生知识生成、知识建构的载体来加以重视。

3、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问”,一堂好的数学课一定会以好的问题为前提,数学问题设计得好,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它可以调控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进程。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把数学问题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线索来处理。数学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数学内容的重难点,首先设计“中心问题”或“核心问题”,然后围绕“核心问题”向前后辐射,设计与之相关且有梯度的“问题串”来,最后考虑设计问题的提出时机,问题的展开与分析探讨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另外,备课时一定要书面反映出你的问题设计,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问,随心所欲的问。

二、对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体会

1、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汲取、去积累、去更新,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终生需求。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要自觉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与学生一道成长,与新课程一同发展。

2、要提前做好数学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山区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必备的教具和学具,对课程需要的教具、学具等材料,我认为不能等、靠、要,应该在教学前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自制准备妥当,切忌临阵凑合应付。要搜集相关的课程资料,备写实用、富有特色的教案,课前多回味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梳理教学程序,修正细节,查漏补缺,使教学准备万无一失。

3、尽力挖掘和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以感染、吸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数学。在听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日历中的方程》一节课时,一位老师让学生任意勾出日历中一数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并说出三个数的和,这位老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三个数是多少,这样的教学情境瞬间激起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非常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算的。因而,我们倡导用新颖的数学教学情景来感染学生,用数学的逻辑美、对称美、形式美来吸引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数学资料来熏陶学生,用数学强大的应用性、基础性、工具性来激励学生,让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

4、转换教师的角色意识。数学新课程就是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化过程,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所以,我们固有的角色意识要予以改变。要从“蜡烛型”、“园丁型”、“工程师型”、“桶型”的角色意识中走出来,要做“太阳型”的教师,要做“掘井人”和“找泉人”,把温暖和阳光洒向学生,把“清泉”、“流水”留给学生。要以引导者代替指导者,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以情感教育代替唯智教学,以促进者、合作者、代替权威者、主宰者,要以一个研究者、学者、艺术者走进课堂。

5、倡导大家搞好每节课后的数学教学反思、总结。总结得失,提炼教学所思,记录学习笔记,积累教学资料,撰写教学后记和数学教学论文,促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和 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上一篇:在野趣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下一篇: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