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如何渗透互动教学的思想

时间:2022-10-19 11:37:32

浅谈体育如何渗透互动教学的思想

[摘要]全面发展与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是现阶段素质教育改革的最高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快速实现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先决条件就是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互动探究能力,为步入社会之后需要的各项生存技能奠定厚实的精神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互动教学;氛围;参与度;意R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7001

小学阶段是体育学习的初级阶段,更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因此,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创新教学。基于此,教师从营造和谐及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运用思维与情感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调安全意识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合作意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体育教学中互动教学的策略,展望了互动教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前景。

一、营造和谐及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学习兴趣与热情向来都是前进的最佳内驱力,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对开放式的体育课堂失去兴趣,大部分学校出现学生一到体育课就都回教室写作业的奇怪现象。因此,为了改变现在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教师应迅速摒弃单一化、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释放、身体的放松和心情的舒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领域内的新鲜活动产生双倍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腾越、立定跳远、跳高这些高难度项目时,教师不要着急去给学生进行示范,应该先提示学生在训练腾越、立定跳远、跳高这些动作要依靠哪些器具?这些器具有哪些特点?提出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才会自主地去观察本节课要运用到的器具,从而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训练,审时度势地为每个小组指出他们的优缺点。这样一来,既可以鼓励学生,又可以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及时改正,体现了互动教学的思想。

二、运用思维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小学设立体育课堂主要以训练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的运动为主,但是并非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这些运动对于他们来说就有难度。因此,在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利用敏锐的思维向学生总结他们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不能经常让学生自由活动,要适当控制他们的活动范围。作为学生做运动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记录练习的时间、次数等具有代表性的成绩,以此来不断鼓励学生多进行训练。

例如,训练“越过障碍物”这一项目时,学生通常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这一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还是体育课的必做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化险为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由于小学生的情商没有达到正常人的水平,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手足无措。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杠杆、垫子等制造一些障碍物,提高学生快速穿越障碍物的能力,利用身体的灵敏性不断提高他们的速度和效率,为以后的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责任意识

不可否认的是,体育课是所有课程中危险系数最高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不敢给学生布置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就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这样“瞻前顾后”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更多锻炼身体的本领。所以为了赢得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双丰收,教师要对体育课上存在的隐患具有鲜明的预见性,规避重器械会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同时,教师还要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向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切勿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例如,玩老鹰抓小鸡、开火车、丢手绢等游戏时,教师先说明游戏规则,保证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会发生危险。同时,教师不能在旁边看着学生单独玩游戏,而应该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去,深切感悟学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情感,这样更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在游戏过程中不小心造成失误导致学生受伤,教师要迅速做好预防措施,并对受伤的学生进行医药的处理,还要对其他学生做正面教育,提醒每一位学生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小学生养成仔细行事的良好习惯。

总之,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贯穿于体育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奠定小学生良好的身体基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将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到锻炼身体上。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使用互动教学模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动作要点、运动注意点等通过互动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责编蓝祝丹)

上一篇:浅谈信息教师教学语言设计艺术 下一篇:浅析阅读方法指导的有效策略